传统美德 自主养成

时间:2022-07-31 08:19:12

传统美德 自主养成

当中华文化开始摆脱弱势文化形象,挺直腰杆再次走向世界的时候,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便有了新的了解与自信;当国人下定决心“走自己的路”的时候,对中华文化又有了新的选择和期待;当我们再度用新的眼光打量中华传统文化的时候,赫然发现它竟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它就是——国学经典!

近年来,我校以国学经典教育与养成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方式,着力提高少年儿童传统文化的修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运用国学校本教材,把传统经典教育引进校园,从传统文化教育的视角入手,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和身心发展规律,把“文明礼仪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内容,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行为规范。

一、读经诵典是开始

传统美德来自何处,源于何方,蕴藏何地?我们认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来源于中华民族文化,要想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首先就要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必须学习中华民族文化,而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是国学经典。因此,我们认为读经诵典是传统美德教育的开始。我们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通过“接受—欣赏—背诵—应用”四个环节,达到传统美德教育的目的。

我校组织优秀语文教师和骨干教师,搜集、整理、编辑成有我校特色的校本教材《国学》,这套教材分低、中、高段三册,内容涵盖《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孟子》等精彩选段和唐诗、宋词等经典篇目。

2.选编内容,烂熟于心

(1)选编。各年级段根据养成教育达成目标,从校本教材《国学》中摘选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内容,分成“学习、生活、文明”三大块。

(2)背诵。学生利用早读、午休等时间把这些“养成教育内容”熟读成诵,烂熟在心。

(3)讲解。教师利用班队会时间以通俗易懂的话语向学生作解释,让学生明了烂熟在心的这些“经典养成教育内容”,并用它们来指导、引领自己,发挥自己教育自己的功效。

二、感恩教育是基石

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中,一直以仁爱精神为传统美德。我们的老祖宗孔子就十分强调仁爱精神。“仁者,爱人”是孔子一直倡导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仁爱精神中,敬家长、敬长辈、爱兄弟姐妹、尊师长、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和睦邻里、扶助弱者等等,在我国盛行了几千年,成了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美德。我校把感恩教育作为对学生道德教育的基础,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使其根植于学生心中,开花结果。

感恩教育活动从“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感恩祖国”整体推进,活动能紧扣“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中秋节”“重阳节”“国庆节”“春节”等,在节日氛围中加强感恩教育。如:春节用传统方式给父母拜年,算一算自己一年花了父母多少钱,记一记父母的生日,做一顿父母喜欢的饭菜,给父母敬上一杯茶,给父母写一封感谢的信等。通过这些点滴小事,孩子们亲身体验到劳动的艰辛,体会到父母养育之恩的伟大,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孝敬。学校积极营造了感恩活动的氛围。

三、礼仪教育是抓手

让每个学生都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不仅是自身道德修养的需要,更是人际关系融洽、社会和谐、时代进步的需要。我国是礼仪之邦,作为新时代的学生,绝不能丢失我国自古以来就非常讲究的礼仪、礼节、礼貌。

为了使礼仪教育落到实处,我们通过“讲、学、说、演、练、查、评”,促进学生从礼仪意识到礼仪行为的转化。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等系列主题活动,利用班会课、思品课等,讲解礼仪常识、礼仪规范。学生讲礼仪小事例,学生学习行礼的规范动作,比一比谁行礼最规范。在体育课上练,在课间操练,在队活动中练。这一学期,我校还专门制定了学生行为习惯考核评比制度,要求学生做到“坐有坐相,站有站样,走有走姿”;规范言语,强化使用文明用语。由校值日生对全校的学生行为表现进行监督检查。通过每月一次的“校园之星”评选,树礼仪之星;通过每月一次的文明班评比,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我校逐渐形成了“坐姿站姿腰挺直,请教问答先举手,递接物品要双手,用心听讲不走神”的课堂礼仪和“不跑不闹不争抢,轻声慢步靠右行,遇到老师(同学)问声好,礼让风度满校园”的校园礼仪。礼仪教育将在我校更进一步深入,让我们的学生真正懂礼、习礼,做到守礼、重礼,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文明礼仪伴我行”。

四、国学活动是途径

小学生年龄小,意志力薄弱,理解力不强,如果只是一味地诵读,很难维持对经典的兴趣,这样经典的育人功效很难发挥,“润物细无声”的局面会不复存在。为此,我们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经典融于活动之中,化枯燥为快乐,有效地提升了诵读效果和育人功效。

1.“诵一诵”活动

首先,班级利用晨会、午读和课前两分钟开展“诵一诵”活动:诵读经典教育内容,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要养成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学校定期举行经典诵读比赛,用竞赛形式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

2.“讲一讲”活动

《孔融让梨》《黄香温席》《凿壁借光》《头悬梁锥刺骨》《程门立雪》《孟母三迁》等经典小故事,就是生动、有形的教人做人的故事。学校可根据计划开展班级、校级的讲故事比赛。在准备讲、听时,学生自然而然受到故事中的主人公的熏陶,“经典”的引领作用自然发挥出来了。

3.“演一演”活动

每年国庆节和六一儿童节等重大节日,我们都组织学生开展文体表演活动,学生大胆地将《游子吟》《凿壁借光》等经典故事精心改编成剧本,搬上舞台进行表演。一年级小朋友表演的武术操《三字经》更是有模有样。这些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才能,又使学生接受了“经典”的教育。演者身临其境,观者投入其中,润物细无声。

4.“唱一唱”活动

学生都喜欢唱歌,学校将学生喜欢的歌曲的词改为“经典”内容,让学生传唱,在吟唱中引领自己。

5.“玩一玩”活动

此活动指在游戏时诵读经典。传统的“丢手绢”“跳皮筋”“老鹰捉小鸡”等游戏,小学生们百玩不厌。为让传统经典与传统游戏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我们鼓励学生大胆创造。他们自主选择节奏感较强的《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笠翁对韵》等篇目,配上节拍,课间边游戏边背诵,使单调乏味的背诵变得趣味无穷。学生乐此不疲,受益匪浅。

我校努力营造经典育人的浓厚氛围,形成了较独特的国学教育校园文化,为学校平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如今的校园,追追打打的少了,你谦我让的多了,乱丢果皮纸屑的少了,爱护花草树木的多了……我校提出的用传统美德育新人,抓养成教育出实效的德育工作新思路,以国学教育促学生养成教育的一些做法,也受到了家长、社会的广泛好评。?

上一篇:学生阅读的“量”与“质” 下一篇:愚公移山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