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出一份闲情逸致

时间:2022-07-31 04:28:32

如果阅读是一种休闲,那么学习就可以是一种享受。这种境界在语文教学中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关键看教师是否愿意给自己一份闲暇,给学生一份自由。早在两千多年前,《学记》就曾有过精辟的论述:“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更直接:“只有当孩子每天按照自己的愿望随意使用5~7小时的空余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全面的人。”

给教师自己一份闲暇,就是对学生进行闲暇教育,给学生足够的自由,指导他们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将学习融入到日常的生活各个环节中,寓教于乐,引导养成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的习惯、技能和技巧,从而分担课堂负担,提高闲暇生活质量的一种教育。闲就意味着教师要将自己从一个讲授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将话语权更多地留给学生,更多地让自己作为一个引导者和感染者。闲不是简单地放,这其中收与放的艺术,才是教学中真正的艺术。

一、闲暇课堂趣味多

1.教学目标的生成多元化

我们理解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动态的、发展的、可变化的、具有生成性的,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动态变化,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交流、逐步形成的。 所以,不必拘泥教参的框架,面面俱到,可以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加以调控。如果一节课可以在一个点上完成一次精彩的交流,形成一次激烈的碰撞,完全可以将其他目标弱化或是放在下一个教时中完成。课堂上自由的呼吸会使思维活动也信马游疆,学习主体在一种完全开放的心灵背景下找到新的视角、新的观念,或者在旧观念之间建立新的联系,从而激发了创造力,打开课堂上的一种新局面,即兴生成一种新的教育资源,而这种资源一直是我们可遇而不可求的。在讲《端午日》这篇文章时,讲到赛龙舟、捉鸭子这些湘西民俗,讲到乡土文学的魅力,学生们热情高涨,尤其是班级中的一些外地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更是将课堂当成了演讲堂。下课后,学生记住了小山村中端午夜蜡烛的海洋,记住了焚香祭祀的祷告和别具一格的祈福形式,更忘不了因此而引发的一场关于民俗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大讨论,保护民俗文化,为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多做贡献的热情,在学生的作文和周记中持续了一个多星期。后来回想当时,如果我当时一味追求课堂目标的完整性,一定不会有这样的教学效果。

2.亲近文本的方式自由化

真正的语文教学应当给更多的空间让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学生与文本完成了对话,才是真正的交流。让学生亲近文本,就应当让学生自己选择方式,并非是教师认为该进行读书的环节就应当读书,该到了思考的环节就应当思考。比如同样的一篇文章,因为阅读主体的情况不同,选择切入文本的方式会大不相同。《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游记,有的学生是用阅读完成背诵的,有的学生是用书法完成背诵的,还有的是用绘画完成背诵的。即使是在阅读中,有的学生让老师和同学欣赏到了配乐朗诵,还有的学生给这篇文章谱了曲。真是切实让人感受到了名篇的魅力,展示了文学的强大的包容力,更让教师看到了学生真正鲜活的个性。

3.淡化所谓的“教学模式”

模式并非不可取,可怕的是追求模式的程式化。当模式以程式化的面目在无形中控制了课堂的自由程度时,淡化甚至打破是必要的。“同一种活动方法,不可能适合所有的学生,在考虑方法时要注意体现学生的个别差异。”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曾满怀深情地说:“就我而言,感觉上得最好的语文课,是我给学生读小说、诗歌、报告文学课外读物的时候,或把看书的思想情感通过课文倾泻出来的时候;而在学生心目中,这样的语文课也是他们最盼望甚至最神往的――不必死记硬背‘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之类的‘名句’,不必……;有的只有心灵的舒展、情感的流淌和思想的奔涌!”一节真正的好课,应当让师生完成心灵的互动,让人与文本完成心灵的互动,而不仅仅是采用了什么样的教学模式、运用了什么样的教学手段。教师在选择教学手段的时候,更多关注的是这种手段或模式的运用是否出自学生的意愿,能否为主体服务。有一次听《黔之驴》公开课,教师将一篇古韵十足的文言文换以二维动画的形式贯穿全课,看到学生饶有兴味地盯着大屏幕上的卡通形象,不知可笑还是可悲。失却了文言味的文言文,还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文言文吗?

二、闲暇课外天地广

闲暇语文学习的主阵地应当在课外。语文学习是最具个性化的学习,最能体现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的差异,也是最需要尊重差异性的学科。 课外不强调学习进度的统一和学习方式的划一,既弥补了课内一定程度的统一化带来的弊端,使课内知识得到了合理延伸,又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尽情发挥。聪明的教师都会用课内教学来指导课外学习。

最大的收益应该就是阅读。在课内,阅读受时间的限制,受环境和条件的限制,而课外的情况就不一样了。首先在选择上就有很大的空间。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风格和喜好选择读书的书目,还可以自由控制时间段,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方式选择的多样化意味着趣味化的增多,各种手段的加入也拉近了文学与艺术、文学与生活的距离,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化性格的凸显。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还可以很好地补充、发展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弥补学校教育中教学内容的不足,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知识结构。

所以,每节课或是每篇文章结束,都要有真正意义上的课外阅读作业,或者是相关文章的链接,或者是相同题材文章的推荐,形式多样,主旨不变。讲《都市精灵》,课外就有要求学生推荐一篇相同主题文章的作业。《我们从来就不是为人类活着》的散文在第二课时上推荐最成功,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幽径悲剧》中分析了悲剧中人性的愚昧,链接阅读余秋雨的《道士塔》,由于主题很深刻,我引导学生用了一周的早自习才完成对这篇文章的解读,真正的工夫当然都在课外。两年以来,我们班级里的学生中产生很多《读者》迷、《意林》迷,有外国文学小专家,还有金庸的粉丝、余秋雨的追随者。

其次是写作。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语文是一门需要活动、实践、交往、对话的学科,尤其是对于写作来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们在沉重的课业负担下,生活较为单调。学校语文课堂学习也会有活动、讨论,但往往急于达成既定的“目标”,而不能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进行。丰富的课外活动可以增进学生们的交往与相互了解,使他们走出狭小的自我,了解社会、了解人类、也了解自己。“变封闭分散的个体为密切相连的群体”,是学生个性发展的源泉和基础,是对写作最好的帮助。生活的来源丰富了,学生之间的接触多了,情感自然有丰富之处。更重要的是,像网络博客这样可以让学生锻炼自己写作能力的平台增多了,在这样宽松的环境里,学生有话可说,有真情可交流,并且使锻炼的自发性增强,使表达成为一种真正的需要。当学生将尽情诉说视为一种幸福时,他们就会相信写作就在身旁。我有自己的博客,写自己的文章,我也会访问学生们的博客,尊重他们之间美好的协议。批阅摘抄的时光是我一周最快乐的时候,我能在那么多美丽的文章背后,发现那么多颗追求美好的心灵。

语言、文学学习的关键是习惯,习惯一旦养成,就受益终身。所以,教师本身要富有人文积淀,要有激情,不是教育学生,而是感染学生,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让学生从自己的生命中萌发出这种习惯。我们完全可以让这个习惯的养成过程充满轻松和惬意,让这种习惯本身成为一种财富和享受。只要我们愿意,闲暇就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方法。

参考资料:

1.张国珍《论闲暇》,《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年第2期。

2.〔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

3.李兆新《应重视发挥语文学科的闲暇教育功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第16卷第1期。

4.《教育心理学参考资料选辑》,山东教育出版社。

5.褚树荣《教室的革命》,浙江教育出版社。

6.余党绪《不能迷信“教学目标”》,《语文学习》 2004年第2期。

7.李镇西《心灵飞翔的时刻》,《中学语文教学》1999年第4期。

上一篇:教育,也请慢慢来 下一篇:在课前预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