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的经营之路

时间:2022-07-30 12:34:13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的经营之路

高等职业院校要适应时代对职业教育的新要求,必须做战略性的改革和发展,才能使办学规模、办学水平、办学模式、办学体制都上一个新台阶。达到新水平。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和技术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基地,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04年底,全国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1047所。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60.5%,从在校学生数和院校数来看。高等职业教育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计划经济时期,高等教育实行的是国家统招统配制,学校是买方,无论办得好与坏,有国家制度做后盾。家长都会送学生来。用人单位也会录用毕业生。近年来,市场经济不断深化。人才需求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院校也进入了市场运行,毕业生国家“包分配”的做法也成为了历史,学校由买方变成了卖方,不再是中心、主导、上帝,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自己也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与企业一样去改革创新,去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为经营方式。与市场保持“零距离”,更具有改革的活力。

一、以服务为宗旨,紧贴社会经济的发展

学院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社会的需求。有没有竞争力,是能否办好高职教育的关键。为此,学院制定了以服务为宗旨,凭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经营思路。即所办专业既要以服务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前提,又要以电子学院的办学优势为基础,以便尽快形成自己高职教育特色,争取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从而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紧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决定了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建设的重点。这对职业教育及其专业设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专业设置是否科学合理,是职业教育提高质量和效益、满足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所以职业教育要密切注意人才市场变化,依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一个地区的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是否合理,最终要看它同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是否适应,对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否产生重大的影响:而就一个职业学院而言。专业设置必须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必须根据学院的实力,把握和超前预测市场走向。从专业设置寻找突破口:同时,不断改造老专业,赋予老专业新内容,使其成为优势专业,以满足人才市场需求。在设置和调整专业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超前性原则

所谓超前性就是至少提前3年预测人才市场情况,预测3年后人才的需求状况,从而设置专业及其招生规模。学院每年都要大量搜集人才市场的需求、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划、经济运行情况的信息,并走访一些这方面的专家学者,请他们一起预测未来人才需求情况,为设置专业提供有益参考。

(二)地方性原则

高职院校的创办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为中心,所以地区高职院校首先的一个任务就是服务于地区经济建设与发展。本地区的经济增长情况、人才需求情况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晴雨表。所以学校在办学上坚持地方性原则,与电子信息方面和经济方面的领导及专家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给学院反馈有用的信息。

(三)灵活性原则

所谓灵活性原则就是教学目标市场化,根据人才、劳务市场的需求和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增减专业,确定招生规模,不管是传统专业还是新增设的专业。如果符合社会的需要就继续或扩大专业招生规模:如果不符合社会市场的需求就坚决缩小或停止招生,从而拓展学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空间。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就业、转岗以及下岗再就业的需求,则是高职教育的立足之本。所以,学院在培养高职人才的同时,还应灵活地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一些短期培训班,使学院为地区经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二、以就业为导向,充分考虑产业对人力资源的新需求

高职毕业生就业率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关键标准。就业是民生之本,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高职教育的生存发展。为了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学院应坚持以毕业就业率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积极开展配套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构建“因材施教”、“多证通行”、“产学研结合”、“工学交替”为基础的教学体系,有效的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促进学生就业起到重要作用。

(一)因材施教

人的禀赋和才能千差万别,而教育教学却需要规范要求和循序渐进的安排。这样在教学制度上就出现了统一的规范与个性发展差异的矛盾。以往的教学制度长于统一要求,严格规范,却缺乏适应不同教育对象的灵活性,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有特殊才能的人的发展潜能,或是能力稍差人的正常发展。作为高职院校,又是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的教育基地,所以在教学制度上就一定要实施规范与选择兼备的形式,“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在课程设置上。分设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增加选修的内容和学时,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科选课;在教学安排上,设置不同进度的快慢班,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同时,学院还注重对外交流,与多所院校联合办学。打造高精尖人才,开展校际合作等。

(二)多证通行

即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等多证通行。学历证书主要体现学术性能力,而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主要体现职业性能力,两相结合才真正可以代表高职校院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实行多种证书通行制度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能力,随着我国对知识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强,必然会在劳动用工制度、劳动力市场的准入制度等方面更加完善,如果提前作好了这方面的准备,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为“能力为本”的制度提供了保证。为此学院应坚持以能力为本位来安排教学内容,在课程改革方面要本着公共基础课为专业必修课服务的原则,公共基础课要坚持“精练、适用、够用”的原则。在遵循知识内在联系的前提下,大胆取舍,重新组合;同时。兼顾部分学生急需升学的需求。专业必修课的设置和课程内容要满足毕业生的就业需要和择业需求,做到与本专业劳动技能鉴定的要求相统一,使学生毕业时能取得一个或多个职业资格证书,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求得生存和发展的保证。另外,“双证”的沟通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所谓“双证”沟通指的是职业教育中的学历教育(以学历证书为标志)与职业资格培训(以职业资格证书为标志)之间的一种融合、互认和沟通,其实质就是两类证书内涵(即综合文化水平与职业技术/技能等级)的衔接与对应。

(三)订单培养

高职教育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取决于其综合能力能否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高等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出发点就是有一定技能的现代化工作人员。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

毕业后都会走进企业从事某一方面的工作。职业教育是产教结合为主的教育,说明人才培养必须依靠学校与社会机构的合作伙伴关系,所以高职学校也必须与相关企业联起手来,学校科为学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及岗前培训提供场所。并为学生就业提供机会;企业则可在学生上岗前对其能力有所了解,也为其选拔更适合自己的岗位的人才提供选择余地。

三、以人才为根本,为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劳动后备军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办好高职教育的根本,为了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源源不断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后备军,学院应积极实施“人才强校”的战略。同时,借鉴市场经营成本与产出的理论,加强成本与效益的通盘考虑,通过经营学校,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在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强调教育的产出,强调育人质量和效果。

(一)学院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中之重”,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科学规划,制定政策。一是鼓励在职教师考研、进修。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深挖他们自身的潜力。对于高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学校为其提供住房、现代化的办公条件。二是加强教师培训,教师接受培训力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聘请企业专家或工程师在学院普及性地培训教师。另外,在高职教师的资格认定上实行“双师型”资格认定制度。所谓“双师型”教师主要是指既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专业实践的教师。

(二)学院还要改变教师队伍静态管理模式,实行专兼结合、以聘为主的管理制度,调整、提高教师队伍的结构和素质

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是学院的立院之本、发展之基。尤其是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环境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的情况下,学院必须狠抓教学质量工程,一方面狠抓了教学常规,要求教师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备课上课,严格规范教学全过程及每个环节:另一方面狠抓教学评估和教学督导。利用学术委员会评课、教学质量督导组评估、教师互评、学生评教等一系列措施,促进高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为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在调整专业的同时,深化课程改革

调整教学计划,依据现在被广泛应用的“宽基础、活模块”的改革思路,在各专业建立起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的课程结构,使课程设置做到“需用为准、够用为度、实用为先”。同时提倡院内自编教材,全面开展多媒体教学,努力使培养的学生成为掌握高新技术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

(四)在教学管理方面,实行教学班为基本单位的“学分制”管理模式

把学生各门课程的学习成绩、各项技能的考核结果。以及学生的特长、业绩等都折合成学分。只要修满规定的学分就允许毕业,并优先推荐工作。实行“学分制”为学生创造了自我发展的宽松环境,还可克服因生源基础的参差不齐和课程设置“一刀切”造成的“教”和“学”的矛盾。

综上所述,作为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人才的质量最终要由社会来检验,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如果是社会需要并充分认可的,那么它就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否则,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与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目标相匹配,从经营的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制度创新出发,营造环境和条件,有利于培养对象更好地服务社会,并勇于参与社会的竞争。这不仅仅是学校对学生与社会应负的责任,更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上一篇:浅谈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 下一篇:浅谈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及财务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