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究

时间:2022-07-29 02:00:00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究

【摘 要】当前,民办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仍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结合实践经验,从三个方面就民办高职院校如何构建适应其学生心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粗浅探讨。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民办高职院校 学生 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较之普通公办高校大学生,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因其生源的特殊性,学生也自有其特殊的心理特点,如自我效能感较差、自信心薄弱、自律性不强等等,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较多。基于此,民办高职院校如何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构建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意义深远,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一、建立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要做好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要的是建立起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其一,让心理学走进课堂,以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正规化、常规化、专业化。课堂内容应从不同年级和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出发,突出重点,分清层次。如,做好新生的第一堂入学教育课,加强入学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以帮助学生调适好心态,从而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对于大二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情绪困惑、恋爱心理等调节工作;对于即将毕业进入工作岗位的大三学生,则强调人生职业规划、择业心理调整、职业生涯发展和职业道德培养等,帮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人生新的阶段。

其二,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全方位多载体地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学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可利用校园网、校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刊、校园广播、宣传栏、板报、现场咨询、心理信箱、心理QQ群、微信群等多种渠道,在学生中广泛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形成一个人人关心心理素质,人人重视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在耳濡目染中提高学生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助能力,从而有效预防可能发生的各种心理危机。

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

长期以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均以课堂传授为主,教学方式单一落后,学生兴趣不高,造成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之间存在隔阂,难以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高职院校应结合学生的特点和遇到的问题,完善教育方法,利用多种渠道和方式开展工作,以充分发挥心理教育工作的作用和功能。

其一,将素质拓展训练与传统的心理教育结合起来。拓展训练作为一种参与式的教学,其教学重点就是自我体验,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在实践训练中真正理解和学会如何突破自我、如何与人交往、如何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等多种技能,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其二,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进行有机融合。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更为复杂,有必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进行有机融合,通过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去化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如,可以将公寓开辟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阵地,把学生公寓区设置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如此,既贴近学生生活,又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以及存在的问题,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及时而有针对性地对症辅导。此外,还可以借鉴德育工作的手法,采取专题讲座、小组讨论、团体辅导等形式,开展各种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教育,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的双重提高。

三、建立民办高职院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高职学生正处于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并迅速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心理变化尤为激烈,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冲突和矛盾,一旦这些矛盾冲突不能得到合理的疏导,长时期积累,就会形成心理危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因此,有必要积极构建起科学合理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其一,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制度。当前,心理测试系统已经在很多高校得到普及,民办高职院校可结合学生的心理现状和特点,引进符合本校学生特点的心理测量量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普查,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辅导,有效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尤其要注意具有轻生及自杀意念、各种神经症、人格障碍等三类特殊学生的教育辅导,初步建成由学院心理咨询中心、院系团委书记、辅导员以及学生心理委员组成的三级网络,力求将学生的心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

其二,建立学生心理异常情况监测网络。为了有效预防及消除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各种隐患,还应积极构建起以学生心理队伍(学生心理社团、学生心理委员)、辅导员及班主任队伍、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专业老师、兼职心理教师等为主力的心理异常情况监测网络,用以指导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咨询和危机干预工作,一旦发现学生心理异常应及时反映并协助开展工作,从而预防可能发生的各种心理危机。

其三,实施心理健康干预措施。通过多种方式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实施心理健康干预,最大限度地控制心理疾病的发生率。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程;针对筛选出的有心理困惑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个别心理咨询;运用心理学等专业知识与技能,通过设计和组织一定的团体活动,引发团体成员的主观体验和感受,巩固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构建学校、家庭和朋辈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支持系统,多方合力共同促进心理问题学生的健康成长;等等。

总之,因多方面的局限,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存在较多的问题,也并非一朝一夕即可完成。本文从实践方面就如何做好相关工作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但仍需不断探索和创新,以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龙木.浅谈民办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科技视窗,2013(31):233.

[2]刘玮玮.浅谈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师,2014(20):13.

上一篇:试论企业报的版面设计 下一篇:浅析高职教育产学合作长效机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