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对幼儿艺术教育的影响

时间:2022-07-29 11:24:05

动漫对幼儿艺术教育的影响

摘 要:艺术教育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幼儿教育培养起来的艺术细胞,能够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促进作用。艺术教育通过对事物之间的感受、理解以及创造,能够陶冶孩子的情操和发展智力,促进其个性的发展,使其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然而,在多元化因素影响下,动漫对于幼儿的艺术教育逐渐发挥了作用并对于幼儿艺术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动漫能够以灵活的形式和视听感觉体现美的感受,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动漫;幼儿教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4-0229-01

一、动漫和幼儿艺术教育的含义

(一)动漫的含义

动漫一词最早起源于日本,而在中国,动漫是动画和漫画的合称,主要与动画片、漫画等等有着必然的联系。动画对于幼儿来讲,逐渐成为一种具有吸引力的娱乐形式,它通过动画和漫画以电视等多种媒体形式出现,对于幼儿的精神世界产生了巨大的作用,逐渐发展为一门艺术。它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载体,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对于幼儿艺术教育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二)幼儿艺术教育的含义

艺术教育主要是指在学校通过传授者传授给幼儿的艺术教育活动。因此,有部分学者把幼儿艺术教育界定为“指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对受教育者所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艺术影响,学校是其主要的实施场所。这种教育的主要施教场所是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

二、动漫对幼儿艺术教育产生的影响

(一)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动漫作品是设计者根据生活的体验以及人物形象的感受,结合自己的艺术特点形成的一门具有夸张想象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是进行动漫创作的基础,这对于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幼儿通过观看动漫,能够从中看到夸张、虚幻以及奇特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能够调动他们的想象力,使他们能够在虚拟的世界里感受不一样的东西,能够从在生活中得不到的体验从动漫中得到无穷的乐趣。在视听方面,将动漫引入幼儿园的舞蹈等各种形式中,通过特殊的人物动画和感人的故事情节,配上优美的音乐旋律,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以此培养他们的个性,这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提高学习效率

动漫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它能够以轻松的学习气氛带动幼儿的学习氛围,能够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能够集中注意力,从而达到学习的效果。动漫能够通过艺术的特点,集合舞蹈、音乐、美术和文学等各种信息元素,使幼儿能够获得大量的信息,充分起到教育的作用,提高学习效率。另外,动漫视听相结合的形式有利于幼儿从感官上接受信息,在幼儿的心理发和学习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在娱乐形式下的学习方式能够对幼儿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在幼儿观察力极低的情况下,通过动漫的形式能够延长幼儿学习的时间,达到教学的目标。

(三)陶冶道德情操

动漫根据不同的场景和画面,能够使幼儿在故事情节中感受人物关系带来的各种情感,这种情感通过幼儿观察别人的情绪,能够使幼儿的心灵产生共鸣。尤其是在积极的故事情节中,这种行为能够促进幼儿的行为方式,使幼儿产生更大的模仿力。动漫中体现的真、善、美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幼儿的成长,以美的感受带动幼儿的心灵。一些关于亲情的动画片都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这给幼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对于幼儿关注亲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激发了幼儿的内心世界。

三、动漫融入幼儿艺术教育的原则

(一)遵循幼儿教育的认知原则

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遵循幼儿的认真原则。这主要是指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来进行教育,从幼儿的心理活动范围和情感的表达出发,具体表现为年龄、性别和文化背景等特点,才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动漫艺术教育。“兴趣是一种基本情绪,它是与生俱来的,它具有很强的动机作用,处于动机的最深处,儿童早期的感知和注意活动都是由这种动机所驱使的,求知欲、探究欲望正是早期兴趣的具体表现。”[2]在幼儿的小班教育用尽可能使用新鲜的画面和简单的故事情节,这有利于幼儿的接受。而在大班的教育上故事情节可以进行复杂化或者使用具有挑战性的游戏,这有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水平,培养学习兴趣。因此,遵循幼儿教育的认知原则尤为重要,这不仅仅关系到幼儿能够具有良好的智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寓教于乐的原则

幼儿对于动态和明亮和的东西产生一定的兴趣,因此,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将动画和漫画相结合,化静态为动态,使幼儿通过声音、色彩和形状等各种形式进行感官,体会动漫带来的艺术效果,这有助学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吸收的能力。比如幼儿在画蓝天的过程中能够配上音乐、下雨的乌云等各种生动的画面,这既能使幼儿感受天气的变化,还能够使幼儿产生兴趣。另一方面,在音乐中引入动漫的主要目是为了让幼儿在健康和谐的音乐中快乐的成长,传统的音乐忽视幼儿的发展特点,并不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播放动漫故事,并配上音乐的讲解,能够加深幼儿对于音乐的理解程度,更好的学习音乐。另外还可以通过“美术、律动、舞蹈、歌唱、表演,以及对文艺作品的欣赏等活动,以促进大脑左右半球协同活动,进一步拓展儿童的心理潜力”。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的融入更能够发挥动漫的艺术效果,达到幼儿教育的功能。

(三)内容贴近生活的原则

每个阶段幼儿的认知能力不同,这就造成了每个阶段幼儿的接受能力也有不同。因此,要根据不同阶段年龄的心理特征要选择合适的题材,从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出发,才能够使幼儿在教学的内容中获得知识,体会到动漫带来的快乐。小班的幼儿具有极强的观察力和模仿力,因此选择的内容要偏于简单。中班的幼儿比较活动,能够运用自己的感官世界去独立思考问题,这就需要选择具有想象力的动漫内容,以此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智力。大班的幼儿具有强烈的合作意识,表达方式也逐渐增多。因此,在选择内容上,要倾向于图片等素材适应动漫的教学内容,这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贴近幼儿的生活个,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表达形式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这将有助于培养有的发展个性。

四、结语

在信息化日益迅速变化的背景下,幼儿艺术教育如何运用动漫艺术提高幼儿的教育,是现代社会艺术教育的主要方向。因此,这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手段,运用动漫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才能使之健康发展。动漫相对于传统的而艺术教育具有良好的教育功能,它能够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和精彩的视听感觉,集中表现了动漫带给幼儿的艺术魅力。动漫作为现代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涉及到美术、音乐、舞蹈等多种方面,这也是幼儿成长时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动漫的生动形象和灵活的表达形式能够适应幼儿的成长,是动漫艺术的一大进步。

参考文献:

[1]魏传义.艺术教育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2]张莉.儿童发展心理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上一篇:浅析中西教育模式下课堂教学的差异 下一篇:基于互联网商业模式下的广告创意教学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