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师德建设 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时间:2022-07-29 05:11:28

加强师德建设 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关键词]师德建设;教师群体;思想道德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师德建设是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是建设适应素质教育的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客观要求,必须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从总体上看,广大教师普遍热爱教育事业,注意关爱全体学生,涌现了一大批爱生胜爱子,爱校胜爱家的优秀教师群体。但不可忽视的是,师德建设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有教育内部的原因,更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师德建设是一个永恒的历史性课题,也是一个常新的教育战略课题。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于广大教师加强引导。

一、了解学情,落实教育教学常规,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不仅要了解学生学习方面及心理和生理等方面的特点,也要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社会交往状况,同时加强师生感情交流,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学生所到之处即是教师应到之处,学生活动时间即是教师工作时间。创造条件,经常深入各个角落,观察学生表现,体验学生生活。学生工作要与时俱进,不能无视、压制学生的正当需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从关心和教育的愿望出发,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要提倡树立宽广的服务观。一是服务于全体,不厚此薄彼,好生差生都是生,做到一碗水端平,让所有学生同乘一辆前进的车。二是服务于全面,对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习成绩以及身体素质都要悉心关照,促使其全面发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批评教育的恰当的时间,场合和方法。坚持辩证的、发展的观点,表扬其优点、批评其缺点,表扬其良好的动机、评析其不良的后果。

二、重视言教,建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绿色通道

身教重于言教,但不可替代言教,因此,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要充分认识“言教”的作用,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立体化地营造教育的氛围。

首先教师要认真学习,掌握有关未成年人的各项法律法规,同时掌握大量的具有积极作用的宣传材料,作为“言教”的基本素材。掌握这些素材如同建好大厦的地基一样,是决定整个未成年人教育质量的关键。

其次,教师要充分运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在学科课堂教学中有心、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每一节课的教学都不是纯粹的知识教学,因为人是充满理智和情感的,任何知识的教学都是附着在人与人交流的基础上的。因此,只要教师在课程设计时,在课堂教学操作时,“目中有人”,就一定能够取得一定成效。

再次,要科学合理地组织各种德育活动,积极引导学生认知,如固定的班会,节日的庆祝活动等。很多学校十分重视每周的升旗仪式,但把这种仪式化为师生之间的自觉行动,那么学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会充满生动的旋律。

三、身正为范,发挥榜样力量,提高教师群体的道德素养

现代社会家长和学生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无可厚非,但教师职业本身就应该洋溢人文气息。我国古代、现当代很多学者包括理工方面的,他们都有很深厚的人文修养。教师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具有将追求学术成就、传授专业知识与国家、民族的振兴联系在一起的优良传统。人文精神体现在他们的人格、信念、操守以及道德规范之中。作为教育者,教师人文精神的失落必然影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教师的社会责任感、人格、处世哲学、价值观念等人文素养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巨大的。

要考虑建立评选区级师德标兵的评选制度。在此基础上,通过报告会和巡回讲学等形式,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的活动。通过教师表彰、编写《红烛颂》专辑、办好学校橱窗等形式,树立典型,加强导向,弘扬主旋律,把师德建设与创名校、育名师相结合。

各学校要根据有关规定相应建立定期表彰制度。教师要“为人师表”,核心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要定期表彰奖励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形成有利于师德建设和未成年人教育的舆论导向,充分利用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提高我区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水平。同时要认真纠正在师德建设方面存在的带倾向性的问题,对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视情节轻重依法给予相应的批评教育、行政处分。

要特别强调教师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要切实把好教师入口关,择优选聘教师,依法管理教师队伍,对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要坚决取消其教师资格,坚决清理出教师队伍,保证教师队伍的基本素质。

四、与时俱进,树立科学发展意识,自觉优化教学行为

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教育不是知识的发售、更不是单纯的灌输,教育有教育的发展规律,学科教学有学科教学的特点,教师应该潜心研究教育的自身规律,研究学科教学的规律,选择公正合理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教育学生。目前教育中之所以出现一些教育中急功近利、缺乏诚信的行为,主要还是由于教师自身缺乏科学发展意识,不能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造成的。

教师要树立终身发展的意识,要成为追求真才实学的榜样。教师不能满足于先学于学生,而且要坚持继续学习,坚持终身受教育。随着形势的发展,高科技突飞猛进,让人感觉到一停止学习就会落伍。当今的时代,教师只有具备了学习的能力,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与学生沟通,才能获得生存的社会位置。教师要进行系统的进修学习,不仅要抓好学科业务的学习,还要了解最新的时代科技信息,更要抓好思想理论、社会科学理论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不但要自身保持一种勤奋学习的能力,还要把这种学习能力无私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特别在目前教育实现新课程的大背景之下,要通过师生互动,以学论教,以学促教,以教促学,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教师更加尊敬,师德和学德才会共同完善。

上一篇:建筑绘画课程培养能力与职业能力的研究 下一篇:浅谈线阵列扬声器系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