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采运作业与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时间:2022-09-06 05:13:38

森林采运作业与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森林采运作业;森林可持续发展;有效措施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林业建设取得一些进展,同时林业的“两危”引起林业工作者的重视,森林采运工作者也开始重新审视采运作业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及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关系。对于一个森林采运工作者来说,应该了解什么是森林可持续性发展,以便使自己的工作适应森林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对森林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1.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最早是由环境学家和生态学家提出来的,国外学者从20世纪70年代初就萌生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到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世界委员会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其主要含义是指能够满足当今需要,而又不牺牲今后世世代代的需要的发展,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调整技术和机构的变化方向,满足当今和今后人类的需要,把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及区域看成是由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多因素组成的复合系统。进入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成为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的重要范畴,在制定发展战略时,追求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一种潮流。

2.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不是一回事,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持续发展一般是就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而言,而可持续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在内,而且还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较经济持续发展要广泛得多,内涵要丰富得多。

3.森林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森林可持续发展指在没有不可接受的损害条件下,长期保持森林的生产能力和再生能力以及森林生态环境系统的物种和生态多样性。满足当代和子孙后代在社会、经济和精神方面的需要。林业可持续发展是指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物种、遗传多样性及再生能力的技术发展,保证有丰富森林资源和环境,满足当代和子孙后代的需要,还要发挥林业的各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精神方面的效益。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林业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

二、森林采运作业与森林可持续发展

1.采伐。森林可持续发展是以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生态环境为基础的,而森林采运是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即生产木材的作业。建国以来,我国林业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但由于缺乏对森林地位和作用的全面认识,森林采运一直沿袭传统方法和模式进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立足于木材生产,导致资源基础削弱,退化甚至枯竭,并影响到环境和生态的平衡,造成林地逆转的结果。森林采伐对迹地环境影响很大,使土壤枯枝落叶厚度减少、林地破坏,地表土层含水量也将发生逆转,使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减少,春夏季地表径流增加,引起土壤侵蚀,而集材作业是森林采运作业的重要工序,由于强调发展机械化作业和提高效率,不考虑生态效益,集材机械的行驶和木材的拖拉,严重破坏地表,引起幼树和活立木的损坏,这常常是由于不按规章进行采伐和集材造成的。采伐方法对林分影响最大,伐木顺序和伐木方向与森林的损害相关。不合理的采伐作业,弱化了林分并给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影响水和空气的纯洁,影响动植物区系,景色和森林品质,采伐剩余物对生态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因为它增大了森林的可燃性,造成病虫害,不利森林的净化,防碍营林作业。

2.修筑道路。在林区规划和修筑集运材道不合理时,给森林生态的破坏是值得考虑的,特别是东北内蒙古林区冬季的冻板道设计和修筑不够标准,采伐后严重地损害了森林生态环境,过去规划道路时,很少考虑环境的要求,例如:占地大小、坡度稳定、排水等对环境影响应达到最小,不合理的筑、养路作业也会引起山坡地面的冲刷,滑坡和塌方,在筑养路作业中,总要开扩地面,不合理的取弃土,很容易破坏地被。

3.木材水运。木材水运作业会污染水质,淤塞河岸,降低湖泊和河流的生态功能。

4.排碳。森林大量减少,使大气中的CO2含量增加,造成“温室效应”。据测算,每采运1m3木材排放6kg碳,到2000年,我国木材总产量为13 087万m3,相当排放7.85×105T碳,对人类生存的环境也有一定影响。

三、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1.提高人们对森林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水平。人们对可持续发展,森林可持续发展乃至林业可持续发展,还不能说完全清楚和理解,若再与本行业结合起来,就更需要宣讲森林可持续发展的由来、评价标准等,使每个林业工作者对森林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有一个大的提高。

2.制定和调整森林资源政策和法规。为确保林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制定和调整森林资源的保护、发展政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政策以及相应法规。首先应继续实现限额采伐和消耗资源的约束机制。森林资源是“上帝”的赠品而不需付费,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没有反映,看不到“森林赤字”对经济和社会的危害。同时,应处理好经济核算与森林资源存量的关系,纠正森林资源价格扭曲和造成环境恶化的政策。

3.处理好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向国家作个承诺而已,更重要的是要向中华民族的后代负责,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大量砍伐木材,破坏环境,森林可持续发展是个过程,需要时间、努力和坚持。不能只在口头喊森林可持续发展,要付诸行动。

4.调整好森林采运的技术方向。既然森林采运作业对森林可持续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就应在作业技术上地行改善,以适应生态环境要求。例如,合理确定采伐方式,采用小型机械集材,减少对地表和幼树的破坏,在伐区合理确定林道网密度等。加强森林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及应用技术的研究,在我国这方面仅仅是开始,应吸收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成果。在研究作业技术时,就应考虑保护森林资源和环境,应建立森林采伐作业的监控系统。

5.制定森林采伐和森林保护的标准和建立评估体系。当前,迫切需要制定更多森林采伐、森林保护的标准和建立评估体系,并进行规范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规范采伐作业并对森林保护起到推动作用。

上一篇: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之管见 下一篇:牙买加体系:运行特征与制度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