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博弈浅析

时间:2022-07-28 07:08:40

信用博弈浅析

摘要:目前,我国生产企业的信用已经呈现严重的问题,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商品的信心,并抑制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隐患。文章基于博弈论的理论框架,建立一个信用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信用缺失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博弈;生产企业;信用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3—0033—02

我们的历史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信用自古就有。民间早就有“一诺千金”、“童叟无欺”的说法,这是前人对信用具体的诠释。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主要体现在商业领域以及个人流通领域,信用是对一个企业及个人的评价,是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存在的,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的作用及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它可以很快成就一个企业,树立企业的品牌,也可以在一夜之间摧毁一个企业,作用之大是难以想象的。因此,研究信用存在的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是必要的。

1 理论依据及模型构建

信用既然对一个企业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就对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这里,为了更形象的表现它们之间的博弈关系,我们构建一个模型,以此对企业采取诚信或者欺骗的方式,会对消费者造成怎样的心理负担进行合理的分析。

这里,我们做以下假设:在市场上,只存在一个生产者和一个消费者,生产者采取的策略是诚信或者欺骗,消费者的策略是购买或者不购买。不同的主体采取不同策略的同时,主体获得的收益也会因情况的不同而改变。我们以表1的形式来说明经营者和消费者采取不同策略所获得的不同收益。

很显然,在一次性博弈中,唯一的纳什均衡是经营者选择欺骗而消费者选择不购买,即(欺骗,不购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并不清楚经营者采取的策略,这样在买家和卖家之间出现信息的不对称。当消费者第一次购买产品之后发现自己上当了,就不会再次去购买相同的产品或者去同一家经营机构消费,这时,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就自动结束了,这种情况下,生产者的收益为6,消费者的收益为—2。当消费者购买的产品符合货真价实的原则,消费者再次购买同样的产品时,就会到经营者的商店中选购,这时,生产者的收益为3,消费者的收益也为3。并且这种博弈是无限重复博弈,除非经营者采取欺骗的策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博弈才会停止。

当生产者采取欺骗的策略时,它的收益现值为:V=6。

当生产者采取诚信的策略时,它的收益现值为:V=3+3&+...=3/(1—&)。其中&为贴现因子,根据生产者采取的不同策略,我们发现在生产者采取诚信策略的情况下,当且仅当3/(1—&)>6,即当&>1/2时,生产者选择的策略才能达到最优,这时生产者选择诚信会比选择欺骗更好。

2 信用缺失的原因

2.1 信用管理的外部环境弱

中国社会普遍缺乏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规范,是有着深刻历史背景和社会原因的。我国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是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型而来的,由于之前的信用基础建设已经赶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远落后于同步的经济活动,所以,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信用管理基础非常薄弱。我国信用缺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个人信用制度不健全。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没有居民个人的信用记录,没有我们个人的包括考试诚信、贷款诚信、经营诚信等一系列的全部资料,有些用人单位想要调取个人全套资料以便考察时,并没有合法或者合理的途径取得。另一方面,对于企业,缺乏基本的信用管理机构和制度。企业是我们国家经济最基本的单元,企业自身很少有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对企业自身及顾客的资信情况进行系统的管理,更加缺乏专门制定的信用管理的基本制度。

2.2 信用中介机构市场化程度低

我国虽然有信用服务的市场运作机构和信用产品,但是总体来说,能够提供高质量信用产品的机构还很少。大部分经营分散,市场规模比较小,在这个行业中并没有建立相关的信用评级机构或者调查机构。由于市场的不完善,再加上监管的不到位,没有形成整体的行业规范,就导致了中介服务业不能健康的发展。

2.3 政府行为不规范

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调控与监管是必要的,因为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做出必要的举措是为了保证经济能够正常的发展。但是在调控和监管的过程中,政府往往会出现“越位”和“缺位”。党内的一些现象严重的失信于民,导致一些人坑蒙拐骗、毁约欠债,严重的败坏了社会风气,这阻碍了我国经济正常运行,影响了社会秩序,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必然造成社会普遍的不信任和责任感的丧失。

2.4 缺乏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法律建设滞后

国家对于信用管理体系方面的立法和执法都存在严重的不足,法制建设相对滞后,这与同时发展的经济是不同步的,现行的法律法规还不足以对各种各样的失信行为形成有力的约束和制裁,而有些地方还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对于失信的惩罚往往都点到为止,缺乏应有的严格的失信惩罚机制。

2.5 疏于道德教育导致诚信意识淡薄

在我们的教育当中,对于道德及诚信的教育不够,之前很长一段时间诚信问题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诚信的教育并没有与时俱进,与飞速发展的经济形势相比较,人们对于道德及诚信意识是很落后的,没有形成“诚实为荣,失信为耻”的社会风气。

3 社会信用缺失的治理对策

3.1 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体系

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单元细胞,培养企业的信用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应该看到信用是一种无形资产,它带给企业本身的不仅仅是一种信誉荣耀,更是一种能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效益的资产。国际社会承认这种资产,并强调它的作用,肯定它带来的效益,这应该引起我们高度的关注。企业员工是企业运行的动力,应该具有很好的信用意识,从进入公司的时刻起,应该把公司的信用看作自己的信用,每个企业在履行合同的时候也要时刻以信用作为担保,这是公司与公司之间、公司与客户之间能够保持长期合作关系的关键所在。

上一篇:重大科技成果智能评价体系模型研究 下一篇: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