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作文写作能力必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时间:2022-07-28 01:41:02

提高小学作文写作能力必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素质教育飞速发展,作文教学也随之转变了教学观念,使作文具有了多种交际功能:概括事物意义,与人交流感情,影响教育他人,自我表现、自我教育、创造新经验等。具备较强的文字运用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方面。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引用学生的话就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其实这两点正是作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使学生下笔有神,乐写、善写呢?

一、 积累材料,丰富文库

中华民族是一个泱泱大国,物产丰富,有着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历史的长河里激起过多少朵晶莹的浪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学宝库里有多少脍炙人口的杰作。如《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语言华丽多彩、生动活泼,内容深邃,意义深远,因此值得学生学习、借鉴。要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的各种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不作限制,越广泛越好。要教育学生随身准备一个记录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录下来,像背书似地牢记在脑海里,随时积累写作素材。另一方面,要教会学生从社会中汲取原始素材,提醒他们留意身边的任何事,学会评价、鉴赏美丑、善恶、人生世态。要尽可能创造条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多了解社会,多接触大自然,组织参观、游览,使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样,使学生不但会学习、能分析,而且见多识广,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

二、 有感而发,缘事而发,积极写作

“文学贵为有感而发、缘事而发。”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文为心声的道理。有许多学生写作时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他们总认为要写有意义的事,要写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影响颇大的大事,而对于鸡毛蒜皮、琐碎小事则感到无必要写、没有内容写。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学生对生活缺乏体验,心中缺少对生活真切的感受。因此,常常一节课过后,有的学生作文本上仍然孤零零地躺着一个题目。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要激发学生的生活联想,形成生活积淀。生活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的宝库,我们身边每天发生着不可计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为此,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做到“日忆”,即每日一忆,对当天发生的事情进行一次回忆,想想有什么事可以成为作文素材。对“日忆”的要求即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情在脑海里演一遍电影――这是会想;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思考可以把它写成什么作文――这是记得。为了带动全班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日忆,我经常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比赛,看看谁说得数量多、质量高。比赛时,我总是以身作则,跟学生一起参赛,说一说今天有哪些事可以写成作文。他们听了,心悦诚服,大受启发,纷纷举手,争相发言。也有的学生觉得事情不少,可惜没有意义,不能写成作文,因为他对“有意义”理解很狭隘,以为只有好人好事才算有意义。其实不然,凡是对自己或他人具有教育作用、对事物的认识程度有所提高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比如:因为“我”上课讲小话、插嘴、不遵守纪律,被老师批评了,这是坏事,但是有意义,它使“我”认识到我做错了;班里的两名同学打架,这是坏事,但是它使“我”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要求学生把这些事情记叙下来,积极动脑,写成一篇篇有血有肉、棱角分明的佳作。打破这些框框,学生纷纷开始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变得有意义起来,这就为写作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材料宝库,不再为无事可写发愁了。

三、等级打分,激励学生

具体做法是将作文分为A、B、C、D四级。在第一次评改时,教师有意识控制A级人数,只有极个别优秀作文可打A级,修改后有进步的可升级。对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善于抓住进步点、闪光点,稍有进步便予以升级。同时辅以“表扬信”等通知家长的形式,家校结合,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持久的写作兴趣。

四、师生同评,写有所成

乍一看,大家可能认为这是笔误,甚至有的有经验的老教师会提出质疑:“我从教几十年,没有听说过‘师生同评’这句话。每次作文讲评,都是我一言堂,学生洗耳恭听。”其实这并非笔误,而正是笔者所要强调的。现代教育飞速发展,教育观念也有了本质的改变,提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诚然,学生是一个有意识、有自觉性的人,而不是任教师摆弄的胶泥或装填的料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以及个性特征、知识水平、人格尊严,学生有其自主作用和独立倾向。因此,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与学生平等相处,在课堂上形成平等、朋友关系。平时,教师可当堂宣读学生写的作文,引导他们仔细聆听,说说哪些作文写得较好、为什么,启发学生评价。学生兴趣激发了,都积极踊跃发言,教师再宣读作文评语,学生惊讶地发现自己的评价与教师的有的如出一辙,有异曲同工之妙,就会产生一定的成功感、荣誉感,会更有信心,争取继续写出佳作,并积极投稿。一时还没有习作发表的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练笔,作文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班级里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愉悦的氛围。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笔者相信,长期持之以恒,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勤劳的小蜜蜂,多思考,多练笔,一定能培养出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上一篇:借用多媒体领略古文魅力 下一篇:试论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古诗词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