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程初中数学教学法

时间:2022-04-28 02:26:54

试论新课程初中数学教学法

摘 要:本文阐述了新课程初中数学教学法,即创新“十环节”教学法,强调了数学教学既要注重基本环节又要注重创新环节,这样才能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 环节教学 创新教学 高效课堂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无定法”是说数学教学没有永恒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即使人们公认的某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法,教师在实践中也必须因校因人(指教师)、因时、因学生、因教材而异,这就是所谓的“无定法”。

下面是我在教学中常采用的环节教学法,不过并不是说在每一节数学课中的每个环节都要用到,一节课抓住几个环节也就够了。所有环节中每一环节所占时间,哪一环节需强化或减弱,则须因内容、因学生而定,不可强求一律。

一、初中数学教学的环节是预、题、读、听、思、问、记、议、练、结

1.预。

预即预习。在有些同学中,有忽视预习的现象。他们说,光复习已学过的东西时间就不够,哪来的时间预习。其实,如果课前预习好,准备充分,就会提高听课的效率,课后复习时间便大大减少了。

2.题。

题有两层意思:一为解题,有些题目需教师引导学生梳理、细解;另一层含义是教师课前向学生出几个自学题或思考题,目的是为学生学习新课指路。

3.读。

数学教学中常常是重讲轻读、重练轻读。其实“读”也是数学教学别重要的一环节,一个题目读通了、读懂了,自然也就理解了、会做了。

4.听。

现代数学课堂重练、重讨论、重交流、重探索,而淡化了讲,即要求精讲。精讲不等于不讲,既有讲便有听。当然,有时学生不爱听,教师也得进行一点反省。如由于教师备课不充分,讲得缺乏条理性、艺术性,一类问题重复嗦,激不起学生听课的兴趣。

5.思。

思即思考,即听课要动脑,即深思。为什么要深思?

(1)深思才能解惑,故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迷惑)”。

(2)深思才能加深记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你对问题思考得越深,记忆就越牢固。”

(3)深思才能更好地领会所学的内容。会“思”的学生往往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加深理解和记忆,联系实际应用所学到的新知识解决过去思考过却没有解决的问题。

6.问。

学数学要善疑好问,因为学习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教师一方面来说,在数学课中精心设问是很重要的。

7.记。

记,主要指在听课时怎样做笔记。我认为,数学笔记在于记住有代表性的、教材上没有的难题、特殊的解题方法,以便记一解十。

8.议。

议的形式主要是讨论。在新课学习之后,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课后的思考题,或教师队提出的自学题,分组进行讨论,各抒己见,然后教师加以综合、分析,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口头表达能力。

9.练。

对于数学课来讲,练习是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为目的的实践训练活动,因此,对老师所布置的练习,必须按时独立完成,老师对练习也应及时批改。

10.结。

结是把当堂学过的新知识进行全面归纳,使知识条理化;同时,也要注意把新知识纳入旧知识的体系之中,使知识系统化。小结时,我们还要指导学生及时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取长补短。

当然,教无定法,在每一节课中更注重“十环节”中的哪个环节,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摸索与实践。

二、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环节

新的数学课程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基于这一新数学教学理念,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改革或创新我们的数学教学方法:

1.“探究――主体参与型”教学方法。

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教学模式。其教学过程的基本思路:首先,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教学一开始,教师要创设数学发现活动的环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他们提出开放性问题。其次,观察情境,形成问题猜想。可让学生针对教师或本人提出的问题进行适合自己的数学活动,包括模型制作、游戏、实践操作等。再次,调动发散思维,研究问题。最后,触类旁通,灵活应用。

2.“交流――互动型”教学方法。

单元、综合复习、习题课和数学活动课的教学可采用这种模式,即“呈现问题――引导回忆――课堂辩论――归纳总结――灵活应用”。此模式以教学内容为媒介,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

3.运用多媒体教学。

运用多媒体技术,我们能按照数学知识间的相互关系,把相应的课本、练习、习题、解答以及相关的学习资源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以超文本的方式提供给学生,这对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外自学都是非常有利的。

当然,教无定法,在每一节课中,不仅要注重“十环节”教学,还要注重教学方法环节的创新,这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摸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习为良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数学教学通讯,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5。

[2]王安通 浅谈数学环节教学.教与学,湖南教育出版社,2012,5。

上一篇: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下一篇:借用多媒体领略古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