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院校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构建研究

时间:2022-07-28 08:08:16

中医药院校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构建研究

摘 要:随着大健康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社会对医药类创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也对中医药院校的创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中医药院校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存在着创业目标不合理、缺乏创业氛围以及创业实践缺乏理论支撑等问题,中医药院校应该从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支持体系三个路径出发,构建一个满足社会及学生需求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7-0148-0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创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有开拓性的个人,为社会提供具有首创能力和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等能力的人才。一个成熟的创业教育体系应该包括合理的目标体系、完善的教学体系及实践体系和良好的支持体系。创业教育本身就是实践性的教育,它通过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

一、中医药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全球创业经济的兴起,大批创业型人才的出现,有力地刺激了经济的增长。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凸显。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首次引入创业教育理念以来,创业教育已经在我国各类高校开展了近十五年。《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表明,我国2014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率为2.9%,而且主要集中在销售领域。创业率较低、创业领域较窄、创业效果偏离期望是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革产业结构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被视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创业创新的焦点。在以“生物―社会―心理―环境”大健康模式下,各国医疗策略的发展由治疗疾病为目的向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为目的转变。中医药“治未病”的理念与现代医学模式的目的不谋而合。促进中医药特色的健康产业的发展将成为我国健康产业发展的一个创新点。健康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人才。中医药院校的创业教育应该更加深入地思考:我们应该为社会培养具有怎样的创业人才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创业人才需求?

二、中医药院校创业教育现状

中医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普遍较晚,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实践,中医药院校在创业教育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中国整个创业教育成效远低于预期的大背景下,中医药院校的创业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下面从创业意识、创业教育模式和实践以及创业课程体系几个方面来看中医院校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创业意识

创业意识是进行创业活动的主要动力。创业意识可以用多个维度来衡量,李志等认为创业意识可以包括创业情感意识、创业需要和动机意识、创业价值意识和创业素养意识等。广州中医药大学的调查发现,有78%的学生对自主创业不了解或从未做过规划,而且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创业能力不足,没有创业方向。从创业动机和需要上来看,多数学生把创业作为“找不到工作”或“工作单位不理想”的后备选择,主动选择创业的学生较少。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调查则表明,中医院校学生创业动机和需求不强、热情不高,普遍认为自己缺乏创业的能力和素养,同时认为创业价值和风险并存。天津中医药大学的调查表明,有超过70%的学生表明对创业感兴趣,但当问及“毕业后立即创业”的问题时,仅有5.4%的学生回答是。多数学生认为自己的知识、技术积累不够,同时不知道该如何创业。另外,就是非医药专业学生创业意识强于医药专业学生。中医药院校学生创业意识较弱,缺乏创业动机,把创业当作无奈之举。这与中医药院校学科单一、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和归属感较强、职业规划单一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创业教育形式和实践模式

目前,我国中医药院校的创业教育形式和途径主要以下几种:一是开设“创业教育”通识课。二是进行创业竞赛训练,包括培训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以及“天堰挑战杯”中医药创意设计大赛等。三是开设创业讲座及沙龙。四是参加KAB(know about business)创业教育项目,目前成为KAB创业教育基地的中医院校的中医药院校有长春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以及南京中医药大学。五是建立创业中心、创业园、孵化园等实践基地,进行实践式创业教育。一些中医药院校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和优势,初步探索了自己的创业教育模式。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采用“两仪四象八卦模式”来开展创业教育,以必修课和辅修课为理论基础,考虑“支持因素、激励因素、指导因素和评价因素”四个方面的因素,建立“理论知识模块、案例分析模块、专家专题讲座模块、实践模拟模块、比赛练兵模块、选择性实习模块以及跟踪指导和评价模块”八个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模块。南京中医药大学先声商学院构建了“实训+团队”的创业教育模式,用多元化的教师指导团队全程指导学生在创业实训基地的创业活动。福建中医药大学则依托“孵化中心”,为学生提供创新教育实践平台以及社会支持。

(三)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及师资队伍

中医药院校的创业教育课程尚未形成体系,大多数院校只开设了《创业学》《创业基础》等通识课,少部分学校开设了“市场营销”“会计”等提高创业能力的选修课程,还有部分院校引进了KAB创业教育项目。总体来看,中医药院校创业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提高。就师资队伍而言,中医药院校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学生就业工作指导教师和从事思政教育工作的教师;另一类是从事管理类教学的教师。这些教师的共性是缺乏创业经历,没有创业经验,教学过程中缺乏本土化案例,脱离实际,很难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即使聘请了企业家作为兼职教师,又存在部分企业家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和学术涵养、教学效果差的问题。

三、中医药院校创业教育实践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是创业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都创业教育的实施效果。中医药院校创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在于创业教育的实践先行发展,很多院校在没有开展创业教育课程的时候就开始参加创业计划大赛、建设创业中心、孵化园,造成实践脱离理论。然而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一个完善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这个体系应该包括目标、内容、条件和管理子体系。总的来讲,中医药院校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构建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创业实践体系的目标设定不合理,存在功利化的倾向。将创业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如何引导学生开办企业,而不是培养终身受用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目标的偏离直接导致中医药院校不是把创业教育当作解决就业问题的法宝,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容易取得短期效果的内容上。这些做法导致学校在构建实践体系时忽略了整个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完整性和可持续发展。急功近利的做法导致创业停留在生存创业的层面,而不是追求个人的高层次发展。部分学生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匆匆创业,导致创业失败率提高,直接使学生对创业产生误解,甚至对创业望而却步,影响创业热情。

二是中医药院校创业氛围不浓,学生创业意识不强,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不高。中医药院校的一个共同特点在于专业单一,学生的专业归属感较强。他们的就业意向单一且稳定,即进入医药卫生事业单位从事稳定的工作,极少会考虑从事风险较大的创业活动。同时,中医院校普遍重视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轻人文素养及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导致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缺乏主体发展的动力。校园创业氛围不足,学生缺乏创业动力,创业实践多数流于形式。

三是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缺乏理论教学基础,二者没能有机地结合。实践活动要以理论教学为基础,理论教学指明了实践的方向和内容。中医药院校的创业教育课程单一,既无规模也不成体系。同时,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体系分道而行,缺乏相互融合和学科间的渗透。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下,开展的实践教学缺乏根基,目标性差,而且难以持续。

四是创业教育实践形式不少,缺乏内容,部分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目前在中医药院校开展的常见创业实践形式有课堂上的创业模拟实训项目、组织学生参与创业设计大赛、设立创业中心和创业园地等。这些实践内容之间缺乏相互关联,没有形成体系,而且很多空有形式缺乏实质。学生参与面窄,很多学生没有机会介入以上实践。

四、构建中医药院校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路径

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对于中医药院校深化创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创业教育实践是创业理论的具体运用,在构建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时一方面要满足社会需求,另一方面要满足学生需求,分层次、分群体进行。

(一)构建合理的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创业教育的目标确立了实践教育的内容,也是制定教育效果评价指标的出发点。高校创业教育总目标在于一方面要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另外一方面在通过培养创业人才,向全社会传播创业创新的理念,营造创业创新的氛围。中医药院校作为非商业院校,在设立创业实践教育的目标时,应该关注创业教育的长期性影响,把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和创业精神的人才作为顶层目标,把主要精力放在创业思想的传播和创业精神的培养上,而不是培养专业化的创业人才。同时在制定具体的实践教学目标时,应该结合专业特点、学科优势以及人才应用的领域,制定相应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保证学生能够结合专业背景进行创业。

(二)构建创业教育实践的内容体系

一个完整的实践内容体系应该包括实验、实习、实训和实践。中医药院校的创业实践内容应该包括课堂实验、课外实训、社会实践和创业实践四个层面。这四个实践内容分别围绕认识创业、成为具有创业精神和能力的人以及成为企业家三个目标层次来展开。不同目标群的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课程和实践有不同的需求,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设置相应的课程和实践环节。

中医药院校开展的创业教育实践内容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堂实验。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情况,整合专业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和实训平台,利用创业模拟实训软件,让学生模拟创业的整个过程。二是课外实训。课外实训属于第二课堂,目的在于通过参与创业竞赛、申报创新创业科研项目,开展企业家进学校进行演讲、讨论等活动,启发学生的创业思路,让学生深入思考创业的步骤和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三是社会实践。利用已有的实践基地和产业界的资源,采用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方式,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商业氛围和商业行为,让学生了解具体的生产与服务过程,对创建企业应具备的能力有所认识。四是创业实践。创业实践是学生真正创建一个企业并把创业项目落实的过程。前面的三个实践内容围绕着模拟创业、了解创业展开。而这部分实践内容则是真实的创建企业的过程。中医药院校应该联合社会力量建立创业孵化体系,重点扶持有中医药创新项目内涵的创业活动,支持知识型创业。学校一方面为师生创业提供有力的校园支持环境,另外一方面争取产业界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实现产学研三者有效结合,既有利于实现中医药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又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的市场转化。

(三)构建多元的支持体系

创业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社会性的活动,创业教育需要形成“政府―高校―社会―企业”的一体化支持。创业教育实践的成功取决于良好的校园创业环境、社会有力的创业资源以及政府的政策以及服务支持。

校园环境支持。中医药院校创业教育的发展需要校园创业环境支持,这包括学校相应的政策和制度化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必须建立在一个浓厚的创业氛围之下,学校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师生共同创业,形成教师学生踊跃创业的局面。教师创业的成功,不仅提供了有说服力的案例,激励了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同时也为创业教育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场所和师资。二是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加强创业教育的管理,为师生的创业提供良好的服务。三是提供资金支持。创业点子的实施需要资金的支持,学校应该设立专项资金,资助有良好创新基础的创业项目。

政府环境支持。政府的作用在于制定政策、提供服务、提供资金、协调社会关系。为创业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创业实践离不开政策和政府服务的支持。目前,国家重视创业经济的发展,要求高校要加快力度推进创业教育,已经颁布了不少鼓励创业的政策,中医药院校一方面要宣传并利用好相关的政策,另一方面应争取当地政府制定有利于师生创业的政策。利用政府的协调能力,协调学校、社会、企业之间的关系,同时提提供财政支持。

社会环境支持。创业教育实践离不开社会企业的大力支持。企业一方面提供优质的创业师资,另一方面不仅能提供实践所需的场所、资金和技术资源。通过企业这个窗口,学校可以更充分地了解市场需求和产业的发展状态。中医药院校应努力疏通校企沟通的渠道,探索校企合作的长效动力机制,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共同建设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促进校园的技术成果向市场转换。除了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外,学校也不能忽视与其他商业机构、事业单位的联合,真正形成产学研的结合。

参考文献:

[1] 孟新,胡汉辉,杨文燮.高校创业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东南大学学报,2015,(5):62-66.

[2] 严毛新.高校创业教育的两难选择及展望[J].浙江社会科学,2009,(2):83-87.

[3] 王倩,刘诗洋,郑秋莹.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探究[J].管理观察,2014,(3):93-97.

[4] 吴平.高等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研究[J].中医药管理,2013,(1):56-58.

[5] 梅伟惠.美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8,(5):52-56.

上一篇:基于低油价背景下的低成本发展战略研究 下一篇:西方国家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历史发展及对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