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片名汉译音韵美赏析

时间:2022-07-28 01:46:57

电影片名汉译音韵美赏析

[摘要]把片名从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是艰难的再创造过程,它赋予影片以活力与神韵。好的译名不仅像一件艺术精品,使观众得到艺术的熏陶、美的享受和高尚情操的陶冶;而且像一块磁铁,能吸引观众去观看欣赏影片,起到很好的导视和促销作用,更是一件艺术精品,经久难忘,具有鉴赏和收藏的双重价值。而电影片名翻译的语言美主要体现在语言的音韵上。

[关键词]电影片名;四字结构;音韵美

电影片名具有精练生动、整齐匀称、雅俗共赏等特点。寥寥数词凝聚着整个作品的精髓,为吸引观众立下汗马功劳。电影片名的翻译不同于一般的书名翻译,它其实是一种广告翻译,具有很强的导视作用,她是翻译工作者仔细斟酌、精心琢磨反复推敲后的产物,既要符合语言规范,又要富有艺术魅力,既要忠实于原片的内容,又要体现原片名的语言特色力求达到艺术的再创造;而且还要考虑到影视观众的广泛性、欣赏层次的多样性,特别是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好的译片名传递着“美”的信息,不仅引起观众遐想,有先睹为快的强烈欲望,而且是一件艺术精品,经久难忘,具有鉴赏和收藏的双重价值。

一、片名汉译的美学价值

翻译是“一门不折不扣的艺术”,电影片名的翻译同样如此,她是译者以被译电影为依据而进行的一种创造性活动。翻译片名客观上要求具有艺术性,可供欣赏,引起共鸣。翻译国外的电影片名,要充分考虑:(1)信息价值:包括原影片的主题、基本内容,帮助观众更好的理解原片,突出原片的风格;(2)文化价值:在片名翻译中体现文化价值,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是电影片名翻译的重要任务;(3)美学价值:符合汉语的语言规范,言简意赅,便于记忆,且适合我国观众的审美欣赏习惯;(4)商业价值:吸引观众,增加票房收入。

把片名从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并非易事,而是一个艰难的再创造过程。它赋予影片以活力与神韵;一个好的译名就像一件艺术精品,使观众得到艺术的熏陶、美的享受和高尚情操的陶冶;一个好的译名又像一块磁铁,能吸引观众去观看欣赏影片,起到很好的导视和促销作用。本文认为语言的审美价值在片名翻译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考虑译入语的审美习惯,才能吸收观众的眼球。电影片名翻译的审美主要体现在语言的音韵特色上,具有译入语语言的音韵美,不仅能吸引观众,同时便于观众对影片的记忆,经久难忘。

二、片名汉译的音韵美

英汉文学语言的用韵都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刘宓庆(2005):无论英语或汉语,所谓“韵”的实质都是一样的,即“音节中的元音(韵母)相同,元音(韵母)前的辅音(声母)不相同,元音(韵母)后的辅音相同”。语言的音韵美是语言美的一个重要方面。毛荣贵(2005):英汉语音韵主要指不同类型的和谐。这些和谐声音的产生,来自于相同或相近音素的重复出现。音韵的使用可以加强语言的音乐美,同时也能增添人们欣赏语言艺术的情趣,展示语言的形式美和内容美,使语言结构对称,整体平衡。一句话、一首诗、一篇文章若用了韵,前呼后应,和谐优美,会使读者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汉语的音韵美主要靠双声、叠韵、叠字、叠词、拟声词及押韵等手段来达到的。双声和叠韵是汉语语音表达上的独有形式。利用双声和叠韵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是汉语传统的语音修辞手段。两个韵母相同的字放在一起,声音特别响亮,铿锵悦耳;两个声母相同的字放在一起,发音部位一致,读来自然顺口,流畅动听。双声、叠韵的恰当运用,可以形成声韵回环的音律美,可以使语音本身具有协调美和音乐美,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叠字、叠词也是汉语特有的一种修辞方法,不仅可以增强语句的音律美,还能够增强语言的描绘力和形象性。一个字重叠后不仅在内容上丰富了语言的审美意义,创造出优美的诗情画意,而且在形式上也增添了语言的韵律美,读来错落有致、朗朗上口。叠字、叠词在古典诗词歌赋中的运用十分广泛,造成一种走月流云的音韵美,或造成一种反复回环的抒情气氛,这种音韵的回环重叠给人以优美的旋律感。

电影片名的音韵尤其讲究炼字,而炼字就需讲究音美,语言的音乐美是语言美的一个重要方面。汉语的音乐性主要表现在声调、音韵、节奏和旋律上。声调的抑扬顿挫,给人以错落有致的变化感;音韵的回环重叠,给人以优美的旋律感;舒卷自如的节奏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或欢快,或激昂,或沉痛,或轻盈。

译者通过节奏、音调、韵律,使片名读起来朗朗上口,优美动听,产生听觉美的享受,既传达了情感意义,又增强了审美效果,汉语是声调语,以音调的高低、轻重、长短、快慢构成抑扬顿挫、高昂洪亮的音乐美,准确地表达丰富细腻的感情。

三、片名汉译音韵美的形式

好的韵文利于记忆,由于人们喜爱和关注音韵,所以音韵具有独特的注意价值和记忆价值,而语言的特点决定着语言节奏的形式,汉语的节奏以其音步的回旋、停顿的久暂、韵脚的和谐,平仄的变化等特征体现出汉语的音乐美,从而产生优美的韵律节奏,汉语的节奏是以音步为基本单位,即指每隔一定的时间重复出现的有一定强弱区分的一系列拍子,并通过声调的平仄搭配,使语言铿锵有力或抑扬顿挫,使语言具有音乐美。

1 四字组合形式译片名的音韵美。

音步是显示节奏的基本单位,汉语的每个音步以双音节为大多数,这种节拍规律是长期形成的语言习惯。汉语表现节奏的手段主要是声调,声调是指一个音节语音高低、升降的变化。汉语具有阴、阳、上、去四个声调的独有特征,形成汉语的平仄律。平声包括阴平和阳平,这两个声调的声音比较长,高扬、开朗、绵长;仄声指上声和去声,声音较短,有曲有降,低沉、收敛、短促,听起来婉转低沉。平仄交错,声调的高低变化形成音流抑扬顿挫的跌宕美,利用声调的平仄变化,能产生抑扬顿挫的音顿节律美,声调的抑扬顿挫,给人以错落有致的变化感。语流中恰当地处理停顿,显得间歇有序、节奏自然。

汉语音乐性的特点为词的组合,尤其为形式结构上成分驳杂而又整齐匀称的四字格词组的组合,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可能,现代汉语的成语,大多是四字句,一个故事、一种现象或一条哲理,被自然而然的浓缩于四字之中,堪称语言杰作,它精练、圆润,整饬、简明、优美。四字结构包括:四字成语、四字叠音词、四字熟语和所有临时组合而具有类似四字成语修辞功能的四字短语,它介于词与句之间,具有较强的伸缩性,尤其在声调、音韵、节奏等方面表现出“读来爽然,听来了然”的音乐美。

吕叔湘先生指出,“2+2”的四音节是现代汉语里一种重要的节奏倾向。四字结构一般读成两个音步,语音段落多为2+2。四音节词语在汉语别发达,成语和最早的诗歌都是以四言为主,现代汉语也更是以四言句为大众所乐意接受,四音节两个音步,语言上成双成对,念起来朗朗上口,节奏、韵律感特别明显。

四字结构言简意赅,铿锵动听,富于表现力,在汉语中广 泛使用,自然在片名汉译中使用率也极高。据统计占汉译片名百分之六十以上,出现了许多为大家所非常熟悉的四字结构的译片名,如:Dances with Wolves――与狼共舞、Home Alone――小鬼当家、Forest Gump――阿甘正传、Entrapment――偷天陷阱、The Fugitive――亡命天涯、The Bodyguard――护花倾情、The Interpreter――翻译风波等。尤为经典被广为传诵的Gone With the Wind在中国公映时被译为《乱世佳人》,既切合题意又赏心悦目,乃成功翻译的典范之作;若片名直译为《飘》或《随风飘逝》,将逊色不少。It Happened One Nigh译为“一夜风流”,从译文可看出,译名言简意赅,字里行间传递了强烈的信息,声调为平仄律,具有音韵之美,符合汉语语言与文化的欣赏特点;另一部经典译制片Waterloo Bridge――《魂断蓝桥》,影片如同中国的《蓝桥会》的故事一样凄美,译片名具有中国特色同时又与剧情相贴切,声调为平仄,片名的音韵与故事情节一样优美动人。在翻译影片名称时,应该符合观众的审美取向,只有这样才能拉近影片与观众的距离,激发审美愉悦而产生观看欲望。

比较下列译片的汉译,可发现第二种译法选词精当,具有汉语的四字结构的形式美也具有汉语的音步与声调的音韵美,能够充分发挥汉语优势,而且意境深远。

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译一:你无法带走;译二:浮生若梦。

A Man from Snowy River译一:来自雪河的人;译二:雪河男子汉。

Ordinary People译一:普通人;译二:凡夫俗子。

2 其他组合形式译片名的音韵美。

双音节词可能读为一个音步,汉语的每个音步以双音节为大多数,尤其在现代汉语中。一音节读成一音步,听起来很不稳当,。而由两个音节构成一个词,读起来一轻一重,或一重一轻语音节奏显得稳当的多。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指出:现代汉语里的词语结构常常受单双音节的影响,最明显的是“双音化”的倾向。所以在汉语译制片中单个字的片名翻译非常少,都会进行一定的语言转换处理,译为其他音步的片名,以符合汉语的表达及审美习惯,同时也便于语言的记忆。影片片名翻译讲求炼字,炼字讲求音美,讲求精当,讲求言简意赅,唯有简洁明确、声调韵律美的译名才能吸引观众。我国许多翻译家的译作在这方面可谓登峰造极,如:A Puzzlement of Love译为《情惑》,The Strange Tale译为《奇谈》,The God Father《教父》,这些都是在片名的译制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语言的节奏、韵律等。

三个音节读成两个音步,语音段落为2+1,或1+2,或1+1+1。三音节词在我国古代韵文中用的非常多,例如《三字经》以及古代的韵律文当中,许多都是三字组合的,因此在译制片中三个字的译片名也比较多,且佳译不少。如,Outland译为《天外天》(抑扬、押韵);Singing in the Rain译为《雨中曲》(押韵),都充分体现了汉语的音韵美,还有Boogie Night译为《不羁夜》,简直是意译与音译的完美结合,令观众叹为观止;Rebecca没有音译为《吕蓓卡》而是译为《蝴蝶梦》,给观众一个无限遐想的空间。1995年著名的心理惊悚片Seven,如果汉译为简单的“七”字,中国观众绝不会产生任何文化联想,影片公映时译为《七宗罪》,点明故事主线和seven最为主要的宗教寓意,可谓文化价值体现的经典范例。

另外五言、七言也是我国古典诗词常用的词句,因此也会运用在译制片的片名翻译中,体现为三节拍或四节拍的韵律节奏。Lolita译为《一树梨花压海棠》,典自宋代坡嘲笑好友词人张先的调侃之作。据说张先在80岁时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东坡就调侃道:“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梅棠。”之后,“一树梨花压海棠”成为老夫少妻,也即“老牛吃嫩萆”的委婉的说法,想出这个中文翻译名的人有几分天才的恶趣味,但确实用典及音韵都俱佳,成为经典的译片片名。

申小龙(1996):音节高则神气必高,音节低则神气必低,故音节为神气之迹。一句之中,或多一字,或少一字;一字之中,或用平声,或用仄声;同一平字、仄字,或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则音节迥异。故字句为一节之距,积字成句,积句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颂之,神气出矣。

四、结 语

片名的翻译讲求摆脱原文词语束缚,深入把握作品的思想美学内容,以艺术家的匠心对待原片,进行新的艺术创造,用本族语言的艺术形式传达原作的形象、情感和语言的艺术美,从而将美感经验传导于观众。实现审美价值首先要讲求炼字,炼字应力求音、意俱美,达意传神。因此片名翻译要:词有其力、其音、其形;唯有考虑这些,方能译出音韵入耳、经久传诵的片名。

上一篇:城乡互望中的家园追寻之旅 下一篇:精巧的深广,脆弱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