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卫生支出效率的分析

时间:2022-07-27 05:33:50

我国政府卫生支出效率的分析

第一章 导论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需求层次,物质层面的需求以不能满足当前广大人民的需求,其已渐渐的向更高的需求层次转化。因此,在如今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时代,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也日渐提高,医疗卫生已成为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然而我国在取得经济快速发展的傲人成果背后,公共卫生状况却不容乐观。2000 年我国提前实现 GDP 翻两倍的经济增长目标,但在世界卫生组织对 191 个成员国的卫生体系绩效评价中,我国仅排在 144 位;在卫生支出公平性的排名中,位于 188 位,仅优于巴西、缅甸、塞拉利昂,排在倒数第四,被列为世界卫生公共资源分布最不平衡、分配最不公平的国家之一。自 2003 年 SARS 的来袭,禽流感、口蹄疫等一些重特大传染病相继爆发,而 2013 年的全国多地雾霾更是加重了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的恐慌。这些事件都暴露了我国在医疗卫生领域种种问题,使我国政府深刻意识到公共卫生问题的重要性。

.......

第二章 我国政府卫生支出规模效率分析

第一节 我国政府卫生支出绝对规模分析

卫生总费用按照筹资来源分,在政府卫生支出、个人卫生支出和社会卫生支出三方面均逐年增加。表 2-1 显示政府卫生支出由 1978 年的 35.44 亿元增加到了2012 年的 8365.98 亿元,是原先的 236 倍。社会卫生支出和个人卫生支出分别是原先的 190 倍和 424 倍,三者均大幅增加,其中个人卫生支出增长最多。在比重方面,如图 2-1 所示,80 年代以政府卫生支出和社会卫生支出为主,三者之间的分配较为平衡。但 90 年代后政府在医疗卫生支出中的责任逐渐弱化,个人卫生支出大幅增长并成为主要来源,2001 年所占比重甚至高达 60%,之后开始逐渐下降,2003 年 SARS 事件中政府投入资金高达近 100 亿,于此同时 2003 年新农合试点推广,政府卫生支出加大,但截止到 2006 年个人卫生支出比重仍占据49.3%。政府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两者与个人卫生支出则呈现此消彼长状态,2007 年后三者比重开始趋于平衡,直到 2012 年,三者比重分别为 30%、35.6%和34.4%。

第二节 我国政府卫生支出相对规模分析

从政府卫生支出的绝对规模可以了解一国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的资金投入额度,但对于政府卫生支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需通过政府卫生支出与各经济变量的比例来分析,即相对规模分析。表 2-2 显示,近年来我国政府卫生支出与国家财政支出以及国内生产总值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在相对规模方面,政府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和政府卫生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这两大指标却有所波动。结合图 2-3 所示,受“放权让利”的财政包干体制影响,政府卫生支出占 GDP的比重从 1990 年的 1%持续下降到 1995 年的 0.64%。之后进入缓慢上升阶段,直到 2003 年略有突破,2006 年开始开始迅速增长,2012 年该比例达到 1.61%。而政府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从 90 年代初也呈现一路下滑趋势,2002 年甚至下降到4.12%。这主要由于 80 年代我国的“放权让利”政策导致中央财政收入下降。为扭转该局面,我国在 1994 年实行了分税制改革,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医疗卫生领域随之进行市场化改革,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拨款不断减少。2003 年受SARS 事件的影响,政府开始重视医疗卫生领域,政府卫生支出逐渐增加,直到2009 年政府卫生支出占(文秘站:)财政支出的比重才恢复到上世纪 90 年代水平。虽然目前我国该比重保持在 6%以上,但早在 2006 年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已超过 7%,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更是达到 19.3%和 17.9%。因此,我国政府卫生支出投入还有待提高。

第三章 我国政府卫生支出城乡分配效率分析 ............................ 24

第一节 我国城乡卫生总费用比较 .............................. 24

第二节 我国城乡卫生资源分配比较 ........................ 26

第三章 我国政府卫生支出健康产出效率分析 .......... 33

第一节 健康视角的选择 .................... 33

第二节 相关指标分析 ................... 33

第三节 我国政府支出健康产出效率的相关性分析 ................. 36

第四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39

第一节 我国政府卫生支出效率分析的主要结论 ................... 39

第三节 提高我国政府卫生支出效率的政策建议 ......... 40

第四章 我国政府卫生支出健康产出效率分析

第一节 健康视角的选择

健康与经济发展也存在密切的联系。经济发展以国民健康水平的改善为基础,国民健康状况水平低下会直接影响甚至阻碍经济增长,具体表现在:第一,国民健康水平低下会导致生产性人口比例减少,消费性人口比例增加,从而降低社会总储蓄。第二,国民健康水平低下会引起劳动者生产效率下降,使得社会总体生产力水平也随之下降。第三,国民健康水平低下会造成人均预期寿命缩短,加重国民心理负担,导致国民幸福感降低,社会福利损失增加。第四,国民健康水平低下,尤其是青少年,会严重妨碍其受教育程度,不利于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健康与医疗卫生事业密切相关。医疗卫生服务是维持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公共卫生的预防与保健职能是维持健康的有效途径。因此,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将健康指标列入了未来的发展规划中,并确定了人均预期寿命在未来五年提高 1 岁的目标。

第二节 相关指标分析

反应我国政府卫生支出健康产出效率的指标有很多,限于篇幅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了预期寿命

、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以及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作为健康产出效率指标进行分析。图 4-1 反应的是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趋势线可以看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总体呈现增长趋势,仅在 2007 年和 2011 年出现了短期的负增长。其中,1990 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68.55,2010年达到74.83,20年 间增加了6.28岁,平均每年增长0.314岁,若按此增长速度,人均预期寿命到 2015 年可达到 76.4 岁,有望实现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的未来五年人均预期寿命提高 1 岁的目标。 .........

第五章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一节 我国政府卫生支出效率分析的主要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政府卫生支出规模在总体上也有明显的增加,绝对规模逐年递增。卫生总费用的筹资来源方面,政府卫生支出、个人卫生支出和社会卫生支出三方面均逐年增加,但三者之间的平衡波动较大,上世纪 80 年代以政府卫生支出和社会卫生支出为主,进入 90 年代后两者的主导地位逐渐让位于个人卫生支出,直到近几年三者才逐渐趋于平衡。相对规模方面,政府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政府卫生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等指标均有所波动。这说明我国政府在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方面没有和经济发展同步。其中,随着财政体制的变化,我国政府卫生支出与财政收支的比重变化波动较为明显。1994 年我国实行分税制,政府卫生支出相对财政收支状况缺乏弹性,政府卫生支出的增长速度慢于财政收支的增长速度。对于国内生产总值,政府卫生支出也没有达到同步增长,更不用说政府对医疗卫生领域倾斜了。因此,政府卫生支出总量短缺,规模效率不高。

第二节 提高我国政府卫生支出效率的政策建议

首先,明确各级政府卫生支出的事权范围。明确事权划分是正确划分财权的首要条件。为实现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的事权,具体内容如表 5-1 所示。其次,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卫生支出的财权。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资金支出主要来源于基层政府,由于原体制下县乡政府的财政困难使得基层政府在医疗卫生方面支出的资金短缺、效率低下,为弥补资金缺口不得不依靠上级的转移支付。因此,必须完善各级政府的医疗卫生财政支出体系,以中央、省级财政为主,县乡财政为辅,改变以往县乡财政为主的医疗卫生财政分权制度。

上一篇:中学秋季田径运动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下一篇:卫生城市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