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教师教学倦怠成因浅析及对策刍议

时间:2022-07-27 01:13:42

乡镇教师教学倦怠成因浅析及对策刍议

长期以来,乡镇中学教师承受着工资低、地位劣、环境苦等压力,兢兢业业,教书育人,诲人不倦。但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教师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教学倦怠,影响了教学积极性,这成为乡镇教育教学硬伤。

一、现象综述

1.不断抱怨。许多教师缺乏积极向上的激情和动力,整天抱怨工资低、生活苦、工作累、学生差、家长不配合、压力大……整日垂头丧气、愁容满面的,仿佛与幸福无缘。负面情绪蔓延后,没有得到及时的心理疏导和排解,最后形成一种心理定势,久而久之,除了疲惫应付教学,再也找不到工作的热情。

2.不喜学习。因为长期的倦怠惰性,很多教师变得厌恶学习。对于外出学习进修,缺乏原始的冲动,提不起兴趣和干劲,对学习有抵触情绪。现在是知识“爆炸”的年代,一方面知识量要求迅猛增加,另一方面是教师已有的知识逐渐老化,这种知识新陈代谢的亢进,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但是有部分教师用老思想、老观念、老方法在课堂上循环反复,陈旧乏味。

3.不修翩幅。形象邋遢,仪表不整,暮气沉沉,老气横秋,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良好印象。一个人的外表是他内心的反映,可以向外人展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对“生活”是怎么样理解的,心灵和外表长时间的良性互动,能造就一个内外都和谐的形象。

二、成因综述

1.生存环境差。主要包括教学环境和生活环境。乡镇学校与城市比,教学设备投入少,资讯不发达,学生视野不开阔;教师收入少,文化娱乐生活欠缺。

2.中考压力大。近些年,计划生育已经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法规,孩子越来越少。同时,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也直接导致学校生源减少。学习成绩稍好的学生大多数都想方设法脱离乡镇到城市享受好的资源,留在乡镇的学生基础较差,出现断层,中考成绩不理想。

3.撤并后遗症。某镇原有三个中学,因为学生人数锐减合并为一个中学,教师无法分流调动,只能合并,造成教师人数和学生人数不匹配,教师超编现象严重。进而引发专业不对口,语文教师过剩,就安排上历史课或地理课,体育教师过剩,就安排上美术课等等,而英语和数学教师大都非专业(科班)出身,多为兼职代课。长此以往,教师势必灰意冷,消极怠工,不思进取。

4.无新鲜血液。因为教师超编,乡镇中学七八年没有新教师进入,最年轻的教师也有十几年的教学经验,一个群体如果没有新鲜血液注入,结果会是死水一潭,毫无波澜,曾经激荡的心,在日复一日毫无生机的教学中会渐渐沉寂。

5.无心理疏导。教师并非完人、伟人、圣人,他们和普通人一样,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哀乐,也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温暖。

三、对策刍议

1.乡镇到市区流动。应择优选调基本功扎实、教学成绩好的教师到市区学校任教。市区因不断有新学校落成招生,初中学校紧缺教师,但是学校没有人事权招人,因而多所学校只能招临时顶岗教师,结果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流动性大,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以此同时乡镇学校教师超编,教师慵懒倦怠,政府可否授权教育行政机构在乡镇中学选调优秀教师进入市区学校,激活教师心态,激发教学斗志。

2.乡镇之间流动。建议乡镇中学之间领导和教师双向交叉流动。现阶段各乡镇中学基本配备教师周转房,教师流动条件成熟。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乡镇教师少则十几年,多则几十年生存在同一个环境中,面对同一群同事,自然而然会倦怠疲乏。双向交叉流动,利于教师重新自己定位,重新建立人事关系,在适应新环境时,改变心态,激发竞争意识,提升积极性。

3.师资均衡调控。从宏观上把控调配,以防师资力量失衡(有的学校过强,有的学校太弱),强弱两极分化严重,不利于学校教育发展及教师主动性的发挥,难以改变乡镇学校死气沉沉的面貌。教育主管部门应均衡调配,以达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4.教师心理干预。社会各界总喜欢把教师放在一个高尚的位置,神化教师,其实他们也是普通人,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哀乐,有错误过失,长时间超负荷运转,容易使教师疲惫不堪,身心疾病增加,心理负担沉重。面对学生不能吐露,面对领导不便吐露,面对同事不忍吐露。学生有问题,教师来疏导,教师有问题,谁来疏导呢?所以,除了提高教师的经济收入外,必须建立教师心理干预措施,关注教师生命健康权,要在教师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办面向教师的心理健康咨询室等,定期为教师进行身体及心理体检,发现问题,及时疏导,及时解决,及时休整。

乡镇教师大部分专业基础扎实,勤恳质朴,任劳任怨,如能采取有效措施,必能克服懒惰倦怠、不求上进、得过且过的痼疾,必能激发教师积极性,破除心理坚冰,回暖教学热情,使其重新扬起自信的风帆。让乡镇教师沐浴春风,心潮激荡,欣赏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享受更有意义的教育幸福,在农村教育教学改革浪潮中谱写新的篇章。

上一篇:格桑花开的美丽 下一篇:“请家长”要讲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