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未来展望

时间:2022-07-27 06:38:53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未来展望

摘要:作为企业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源泉――企业文化,是我国民营企业必须重视且持续发展的文化建设。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采取有效的建设路径作为长久持续的推进。我国民营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许多误区。过分追求企业表面化、形式化的建设,从而忽视了内在实质性文化建设,使得民营企业在社会责任、企业文化等建设上面缺乏长远目标和战略性的思考。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应该从整体大环境出发,认清当前经济发展趋势,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将企业文化建设与追求经济利益相结合,形成经济文化的双重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营企业;企业文化;企业发展;文化建设

中国加入WTO以后,我国民营企业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当今大环境下,既有机遇也有挑战。面对我国自身的市场特色也要与国际市场接轨,面临外企的严峻挑战,这也是为什么要培养积极且适应性极强的企业文化的原因。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当前我国民营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其中就要以企业文化的建设为重点。企业文化的建设不仅拉拢了人心而且也使企业整体形象提升,是企业日常经营的法宝和企业整体灵魂所在。民营企业的最初发展主要是个人能力和决策,但其规模化后则必须依靠企业的群体力量,和企业文化的凝聚力。强大的企业,必定有其独特且完善的企业文化作支撑,当前我国民营企业管理者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一、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弊端和制约因素

(一)过于形式化的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中将制度和文化融合到一起,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就形成了一种无形的约束制度。企业的管理层和员工应该有着相同的价值观念,在这种共同的价值认同中就形成了无形的约束力,这也体现了企业的根本宗旨。价值观念还应该具体表现在企业文化活动中而不仅仅是脱离实的概念化状态,要将企业文化活动作为企业价值观理念的载体,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是不可或缺的。

企业文化是在上世纪从国外引入,随后被我国有和民营企业模仿。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文化建设较完善,这也使得其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经典案例成为了我国企业在理论结合实践的文化建设过程中所经常借鉴的经验。我国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经济的现状都与西方发达国家有着质的区别,人与人的相处方式也有着不同,这就使得我们和西方发达国家对文化活动载体上的价值观念理解存在差异。只有了解他国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才能够将将企业文化建设成为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避免空洞化和形式化。

(二)企业文化的短视倾向

民营企业的一大特点就是家族式经营方式,这使得企业文化必定受到家庭、个人的影响,功利性重,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民营企业家在企业的经营上面急功近利,经营行为持续短,诚信缺失。这种情况主要归咎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生存环境的影响,致使利润成为民营企业第一追求,使得企业缺乏创新的能力,一味的模仿甚至仿冒他人产品,知识产权意识薄弱,企业文化缺乏战略考量。

企业文化是组织协调外部和内部发展融合问题中相互发展的结果,企业在实现其自身目标的同时不断调整其行为规范,最终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并被组织成员所接受。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企业文化的建设会受到企业自身目标的实现与否而影响。企业有较明确的战略目标,才能够使得其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持续稳定的发展。

(三)家族制管理方式的弊端

民营企业普遍采用的是家族制的管理方式,因此从决策权和管理权上来看,企业主都占有绝对的优势,这就容易造成独断专营的局面。将“家族文化”强行植入企业,对企业的发展来讲无疑是一个定时炸弹。

家族制管理方式的弊端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企业内部约束机制受到挑战;家族“世袭制”阻碍用人的科学性;高水平技术和管理人才得不到公平的对待;产权制度改革推行困难。

(四)功利性浓厚

改革后,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高速的发展,民营企业在这样一个大好环境下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市场经济带来了物质财富的堆积,致使财富作为民营企业价值评价的重要标准。企业目标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但做大、做强且持久的企业,利润的追求绝不是唯一目标。民营企业主最初的价值观就是实现利润最大化,这种功利性浓厚的价值观将社会责任完全摒弃,以致民营企业甚至会通过违法途径来积攒自己的财富。随着企业的越来越强,企业主也意识到经营的目标必须要从索取变为奉献,汲取西方百年企业的成功经验,企业必须要认识到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才能够使企业做长久。因此民营企业要以实现社会责任最大化为目标才能够克服民营企业的浓厚功利性。

二、民营企业文化的未来展望

(一)紧跟世界发展潮流,树立经济发展新观念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金融、财税、制度、法规等方面都给民营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入世后,全球经济的大背景、大环境下给民营企业不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样带来了全球经济化背景下的挑战。民营企业的管理决策,应当从传统思想中解放出来,建立新的发展观念,才能使得民营企业面对着机遇与挑战并重的时代能够站稳且向前发展。新的经营理念,对于民营企业把握自身管理和市场都有着有利优势。民营企业家应该有把握当前国内外新鲜事物的能力,能够通过自己的阅历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对其有着科学的分析与判断,在企业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能够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二)加强员工后期学习,引导员工正确价值观

企业家的文化修养和价值观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文化的建设。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加强企业家个人的修养。企业家除了文化理论知识,还应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理想追求。我国民营企业由于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使得许多民营企业家在创业初期都不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民营企业家的个人文化水平和丰富多彩的创业经历,形成了企业个体人资本的核心,这就要求民营企业要提高文化修养,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放眼世界,从而使得企业的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民营企业家如果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够通过自身的经历去鼓励员工,使他们能够有一个良好价值观导向,让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企业在做大的同时必须兼顾道德品质的修养,重视社会责任的承担,这样才能够持续发展。

(三)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功利”观

我国民营企业的出现背景决定了其价值观念的功利性。早起民营企业在与国有大型企业竞争,必须不断的迎合政府,使得市场经济的正常规律被打破。民营企业要生存就必须要靠各方关系的疏通,期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同时也形成一些扭曲的企业文化,腐败应运而生,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正常秩序。企业的形象和企业的行为与其所处的大环境和当时的政府有着紧密的联系。政府作为“领头羊”的角色,需以人为本,引导民营企业进入正常良好发展轨道,帮助其建立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政府正确的引导是企业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四)文化与经济共发展,推进企业文化可持续观

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式与趋势。企业经营行为的可持续性取决于企业文化时候可持续性。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才是保障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二者相互依赖不可分离。低碳经济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我国民营企业也必须紧跟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坚持企业低碳可持续发展,使得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经营管理当中。企业员工应该自觉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让企业各个经营环节够能够被低碳可持续发展所渗入。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要认清持续发展观念既是经济长久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表现,需要长久坚持下去。

上一篇:后危机时代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分析 下一篇:浅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