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特色文化背景下的公共艺术设计研究

时间:2022-07-27 04:39:23

地域特色文化背景下的公共艺术设计研究

[摘要]文章以甘肃地区为例,从公共艺术的建设和发展的角度,探讨公共艺术设计的文化形式及地域特色文化影响下公共艺术设计的特点,论述具体区域人文环境条件下发展特色公共艺术,发展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有机结合,促进地方文化艺术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公共艺术设计;地域文化;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J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0-0097-02

地处西北部的陇上(指今甘肃)地区,自古以来既是内外交通的重要枢纽,又是多种经济、多元文化交流共融的中心,具有显著的地方文化特色,在城市文化建设和公共艺术装饰中既影响于多元文化,也体现文化多样共融的特点。季羡林先生曾指出:“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会流的地方只有敦煌和新疆。” ①丝绸之路文化、宗教文化、黄河文化、游牧民族文化的影响和交流,使甘肃文化资源丰富多彩,为公共艺术设计提供了丰厚的文化资源。如附近的敦煌莫高窟、榆林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和马家窑彩陶文化;历史事件如张骞、班超出使西域,霍去病北击匈奴等人物故事成为陇原地域文化的精神财富,也成为室内外公共艺术建设的重要题材和内容。当公共艺术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形象外衣、对外文化交流与发展的名片时,地域文化中的元素符号则成为这个形象外衣的主要形象语言。它一方面彰显和弘扬了地域文化特色,使公共艺术成为地域文化的形象代表;另一方面拓展了地域文化资源的应用范围,使地域文化的展示形式和传达方式得以更新并赋予了新的内涵。

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公共艺术文化创意

陇上地区的特点是多民族杂居、多种共存,佛教、藏传佛教、道教多种教派在此共处,形成多样传统文化共融的局面。其次,文化遗址和旅游资源丰富。文化遗址和旅游景点是公共环境的一部分,具有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景观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艺术形式,因其独特的考古价值、风格特征和艺术形式颇具社会影响力,其风格特点为中外公众所熟悉和了解。《遁甲开山图注》亦云:“仇夷山,四面绝立。彭池、成起皆西士,是伏羲出生处。”仇夷一说为今甘肃陇南仇池山。另外,据《汉书》记载:“成纪属汉阳郡,汉阳郡即天水郡也。古帝伏羲氏所生之地。”所以,天水历来被称为“羲皇故里”。伏羲传说及相关的古代朴素的哲学文化成为华夏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础。被誉为“彩陶之乡”陇上临洮、大地湾遗址孕育着享誉中外的马家窑、辛店、寺洼文化类型,彩陶文化考古和研究为本地蒙上一层传奇和神秘的色彩,丰富的纹饰和多变的器形成为历史学、美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的对象,具有非凡的价值意义。在设计创意中,这些公共艺术经常选择现代艺术的抽象语言和形式,把大众熟悉的彩陶内容、符号或信息作为设计元素运用到环境中,关注人文环境的重塑和社会意义。例如在园林建设中,现代设计经常和传统文化元素嫁接使设计变得富有创意、灵活多样而充满生命力。在兰州展园彩陶园中,将彩陶和水景结合构成现代景观富有文化内涵的创意,想象丰富,意趣隽永。

二、旅游资源开发和公共艺术设计共同发展

甘肃省因其独特的自然历史条件,景观多样且文化丰富,至今保存了多样的文化遗址,遗产资源富饶,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开发成为陇上地区发展的特色之一,旅游业的发展必然要求公共文化建设的提升,公共服务和公共艺术设计是其建设的关键环节,文化遗址旅游区经常设计一些与古文化相联系的雕塑、壁画,布局在室内外公共场所中,使其具有资源共享的特点,成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展示形式。莫高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艺术盛传佛教,兰州附近的兴隆山寺观则盛行道教,这些宗教兼民俗文化艺术、社会宗教、研究于一体成为多方研究的对象。这些古迹被发展成为享誉中外的文化艺术旅游胜地,其资源成为公众共享的对象。宝贵的窟寺艺术不但丰富了公共艺术设计的内容,而且拓宽了公共艺术设计的思路,增加了文化信息容量,使设计文化品位得以提升。

其次,旅游景观的信息和宗教元素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运用较为普遍。“马踏飞燕去、天女散花来”,无论在城市广场、公园、街道、河岸、小区的室外设计,还是车站、博物馆的室内、室外公共艺术设计中,受敦煌艺术的影响,敦煌宗教人物和色彩元素在壁画和雕塑中成为装饰的重要视觉内容。例如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航天城的广场,就是以敦煌壁画飞天的形象作为广场雕塑的视觉元素,这些形象和信息为大家所熟知,以浪漫、理想、神秘、幻想的手法,将传统艺术融入现代设计并介入现代生活,将现代科技理念与古代的艺术理想结合,通过艺术形象传达现代的文化思想和艺术观念,在渲染和升华具体的空间氛围起着重要作用。

三、具体的环境条件是公共艺术的设计依据

地域环境决定了风土人情和文化的统一和专属性,它有着一个延续渐进、积累沉淀的历史过程,是用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支撑起来的地域个性和气质,是民族历史和区域历史文化的综合,也反映了特定区域民众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等深层结构,体现了特定的人际关系和价值体系。出色的公共艺术设计既关注具体的人文环境,又受自然地理空间的制约,根据具体的空间特色进行公共艺术创作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要求。例如兰州市的地理特点是“两山夹一河”,据此特点提出了“山水兰州”、“绿色兰州”、“人文兰州”的建设理念,并逐渐形成了建设“百里黄河风情线”的思路。按照“促进人和自然协调与和谐”的要求,兰州市以黄河40公里为纽带,将公园活动空间、公共绿化、行道绿带和体现丝绸之路文化、黄河文化、民族文化的景点有序布设,点缀镶嵌在黄河两岸,建成一批文化内涵丰富、自然与人文景点结合的全国最长、面积最大的滨河园林景观。包括《黄河母亲》、《生命之源》、《丝绸古道》等一系列公共雕塑与壁画。例如《黄河母亲》采用象征、寓意的手法,充满了地域性的装饰特点,雕塑下基座上刻着源自甘肃彩陶水波纹和鱼纹的原始图案,悠远的历史文化与现代设计结合,用古老的时空表现当代的精神和审美追求,增强了设计的乡土文化气息。而《生命之源》雕塑则运用现代造型手段和语言阐释以马家窑文化代表的文明之始人类对水的敬畏。位于兰州市西关十字街口的公共雕塑《热冬果》,塑造了淳朴的老人、天真的孩子形象。静态的雕塑与匆匆过往的行人形成新与旧的对比,作品通过一个老兰州民俗生活的印象,表达了对渐渐远去的文化缩影的思念。这些富有城市历史、区域特色的意象性符号、标志、色彩等,以巧妙的形式通过公共艺术来记载、提示、纪念或反映历史信息。对传统元素的继承、扬弃的前提是以理解为基础的,风俗文化是历经千百年的积累而形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种文化的价值将会随着新文化内涵的积聚而丰富多姿。“公共艺术与环境的协调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协调,同时还表现为公共艺术与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公众在文化精神上的协调和一致。”②所以,艺术家和设计师要善于理解这种深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将其加以消化融入具体的环境,成为公众理解和认可的地域文化语言。

四、结 语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云:“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故知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③无论从建筑、都市规划,或者艺术角度来看,时代正逐渐将注意力转向公共艺术。2004年,哈弗大学的一项研究报告得出核心结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正向文化积累厚重的城市转移。” ④利用区域文化发展公共艺术不但能够弘扬地域性文化、美化环境,它还蕴涵着促进区域文化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等潜在的宏观价值和意义。梁思成认为:“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⑤这就要求设计者能够将传统与现代的观念构想有机结合并努力体察其作品在现实中对人们生活所产生的影响,把握时代脉搏,发掘传统文化底蕴,做到“古为今用”,突出地域文化特色。黄河中上游地区作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在经济条件相对落后,但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现实条件下,如何发挥文化资源优势,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彰显地域文化特色,成为本地域发展的重要课题。公共艺术的发展正面临着很大的机遇和挑战,公共艺术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无论是设计的种类、形式,还是数量和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提高。从艺术设计的角度,探究设计规律,将传统的文化元素转为公共艺术设计的语言,既是专业水平高度、深度的问题,又是一个需要开阔眼界和提高认识的过程。目前,甘肃省政府正筹划建设文化大省,着力发展旅游业,这无疑从政策上为公共艺术的发展孕育了新的契机。

[注释]

①季羡林:《敦煌学、吐鲁番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红旗》,1986年第3期。

②孙振华:《公共艺术时代》,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③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④王中:《公共艺术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⑤黄焕义、朱金华:《环境陶艺设计与城市文化特色》,《中国陶艺家》 ,2007年第2期。

上一篇:汉敦煌郡渊泉县城新考 下一篇:天水古民居的病害调查及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