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相关问题研究

时间:2022-07-27 03:52:11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相关问题研究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之间在社会、经济、管理、教育等方面在突破城乡“二元分割”格局方面具有明显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既为城乡教育均衡化的发展提供前进的动力,也给农村教育的发展带来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教育;学校管理

一、农村教育的发展和挑战

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前进,已经逐步建立起多层次、广覆盖的格局。教育的多层次性主要指纵向的层级性和多阶段性,为不同学龄段、不同学力层次的学生开展适龄、适力性教育,包括:学前教育阶段、小学六年教育阶段、初中三年教育阶段、高中中专三年制教育阶段、大学大专教育阶段、研究生教育阶段。教育的广覆盖性主要是指受教育人群的广泛性,不仅在城市设点立校,而且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建立农村中小学教育机构。但是,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又有很大的不同。城市采用国家所有的形式,在资源投入,师资力量配比,行政审批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倾斜性;农村采用集体所有的形式,最初有村民集体投资设点立校,形成“村村办小学”“乡镇办中学”的格局。但是,长期以来,农村地区在学校的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教育资源占有率上与城市中小学形成明显的差别,而且,由于城乡之间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二元分割”格局的存在和农村地区经济条件的落后,农村地区学生难以流动到城市地区享受城市相对优质的教学条件和教育资源,加剧了城乡之间经济社会的不平等。

起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计划生育政策,一方面,在短时期内成功抑制了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但是,在另一方面,使我国适龄阶段受教育人口快速减少,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中小学阶段受教育人口数量减少尤为明显,在一些地区的农村小学,一个学校四五个年级仅仅就几个学生,“空巢学校”与“麻雀学校”屡见不鲜,这样不仅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浪费教育教学资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地区经济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经不再停留于让孩子读书识字的阶段,相反村民对适龄青少年儿童接受优质教育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往往宁愿砸锅卖铁也想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而此时的农村教育已经表现出了一定的不适应性,首先在于教学质量的下降;其次,在于受教育人口的持续减少;再次,在于追求优质公平的教育资源的愿望愈加迫切。

二、城镇化对农村教育的推动力

城镇化的发展不仅在于减小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差别,逐步扭转城乡分离的局面,而且,客观上为农村教育城镇化的发展提供动力。

城镇化不仅包括“物的城镇化”也包括“人的城镇化”。“物的城镇化”强调物质量化指标,如城镇规模、格局、人口、建筑等。农村人口转入城镇,不仅仅是户籍的变动,更重要的是从文化素质层面上实现从农民向城镇居民的角色转变,这就是“人的城镇化”。“物的城镇化”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硬件设施,物质条件和空间选择,为城镇化教育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由于城镇的聚集和辐射效应,吸引大量农村人口由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而且,城镇相比大城市而言与农民的联系更具天然性,因此,城镇将成为大量进城务工人员的第一选择,由此必然导致随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只有在城镇地区才能得到更有效的解决,加之农村中小学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日益衰落和城镇化的推进,农村教育城镇化成为新一轮农村中小学结构布局的调整方向。

三、农村教育城镇化进程中的新问题

城镇化的发展为新一轮的农村中小学结构布局调整的契机,客观上为农村教育的发展转变提供向前的推动力,但是,农村教育城镇化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增加家庭经济负担

农村教育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使大量的农村中小学被撤并。而有些地方为了快速达到农村教育城镇化的效果,不顾当地的实际情况,统一设定撤销学校的标准,对所有不达标的学校实行“一刀切”。这给那些住在偏远山区的农村孩子上学带来了不便,这一点在小学表现得尤为明显。一些偏远山区的农村小学,因为设施不佳,生源不足,于是便成了他们撤并的理由。由于达不到地方政府设定的统一标准,从而带来了被撤销的命运。而那些以前在这些学校里就读的孩子,现在不得不到十几公里的城镇小学去求学。由于孩子还小,父母们又不放心,于是每天就接送他们去学校。农闲时还好,农忙时大人们忙得更是不知该顾哪头。而且由于上小学的孩子大都年龄小,在生活上还不能完全自理,城镇小学在起初规划时就并没有把宿舍规划在内,于是上学途中来回的奔波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这无疑增加了他们求学的成本,使得他们原本就窘迫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二)安全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农村学校撤并后建立乡镇中心小学,大部分学生离家外出就学,势必牵扯交通安全等问题,特别是偏远山区,学生上学不仅缺少交通工具,而且,上学的路小而险,往返一次学校需要数小时,要是遇到下雨大风等天气,更是增加了学生上学的危险性,而近年来校车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主要原因在于,校车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交通运管部门查处监督不力,黑车、无牌、无照车在农村地区大量存在,车主缺乏安全意识和必要的培训,私拉、乱拉、超载现象严重,威胁学生上学的人身安全。

(三)学校管理负担加重

乡镇中心小学的建立,集中办学,客观上促进了教师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利于加强学校硬件建设的力度,但是,明显加大了学校管理的难度。一方面在于学生、教师数量的迅速增加,在学校管理、日常教学等方面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学生离家外出就学,部分偏远地区由于交通不便、家长外出务工等原因,不能正常接送孩子上下学,学生只有在校住宿,这样对于低龄段学生,特别是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在生活、学习上有很大的困难,比如,学生尿床、生病、不愿回教室上课学习、哭闹、吃饭等问题难以有效解决。

(四)亲情缺失

城镇化的发展客观上促进农村中小学集中办学,节约了分散办学所需资金,促进有限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使学生离土不离乡就近转移就学,但是,由于学生年龄较小,部分地区受客观条件所限学生不得不留校住宿,这样导致学生与家长之间长期缺乏有效地接触,父母对孩子的爱无法有效传递给子女,子女难以充分接受父母的关怀,父母的精神世界缺少子女的欢歌笑语,子女的成长缺少亲情的哺育,父母的缺位往往导致在其子女成长过程中亲情的缺失,很难保证子女长大后对周围人群具备一定的人文关怀。

四、农村教育城镇化进程中新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加大经费投入,减轻农民负担,提高教育质量

地方政府应加强农村教育的投入,此外国家应逐步将农村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体系,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比例,改善教育教学环境,减轻农民负担,从经费上对农村教育给予保证。

自义务教育法颁布以后,我国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随着分税制的实施和农村税费改革,对于中西部各省,县、乡财政难以承担义务教育的全部经费,因此,必须加强转移支付力度,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在义务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确保普及义务教育有稳定的经费来源。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对部分偏远地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保留教学点。继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通过省、市、县三级管理体制筹措教育经费,对困难家庭学生的衣食住行采用教育经费进行补贴,减轻家庭负担。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本着从稳定到提高的思路出发,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首先,提高农村地区教师的待遇, 发放一定的生活补贴,吸引并留住更多的优秀教师,稳定农村地区的教师队伍;其次,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实行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不断激励教师钻研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再次,不断吸收大学生和有志于农村教育的社会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任教,给农村学校输送新的血液;最后,不断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鼓励教师外出进修,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联合学生家长,学校,交通运管等部门形成学生安全保护网

学校应密切联系学生家长,就学生上学不安全因素及时告知家长,提高学生家长防范意识。学校要熟知不安全隐患点,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处理方案,同时,定期对学生开展安全防范教育和应急演练,学校也应配备治安防治人员和校警。

交通运管部门要及时清查道路违法运输车辆,特别是接送学生上下学的黑车、无牌、无照车和醉驾人员,一经查实取消其道路运输资格并处以罚款等措施,切实杜绝校车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加强管理,营造和谐校园文化

学校应加强学生在食宿学习等方面的管理,改善学校住宿、用餐条件,为学生聘用保育人员,负责解决低龄学生的基本生活问题,安排专门人员负责学生的用餐,合理配比用餐营养方案。学校应积极营造和谐校园文化,避免对农村学生的歧视,教师对待学生应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来自城市或者来自农村而厚此薄彼,同时,观察学生中可能出现的自卑心理,积极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走向同学,走向课堂。

(四)开展课外家长和学生的互动活动,增加亲情体验

学校应安排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设计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环节,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能促使家长与学生体验共同参与的乐趣,增加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亲情体验以弥补相互间的情感缺失。

【参考文献】

[1]余益中.城镇化建设与农村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2002,(6).

[2]张洪华.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及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

[3]李少元.城镇化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挑战[J].中国教育学刊,2003,(1):15—18.

[4]郭清扬.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原因及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27—133.

[4]蒋笃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N].中国青年报,2008-07-19 (3).

[5]胡俊生,李期.农村教育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助推器甘肃[J].社会科学,2010,(2).

【作者简介】

康根(1986— ),男,陕西汉中人,延安大学公共管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王利华,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英语语言学。

上一篇:汉代太子教育特点综述 下一篇:河南省内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