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7-27 12:07:40

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提 要] 我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供大于求是历史遗留性问题;我国教育制度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对职业技术教育重视不足,[前正在持续的国际金融危机还在向实体经济蔓延……当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众所周知的现实。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阻碍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心理问题。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如何引导高校毕业生排除不良心理干扰,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陈文娟(1983—),女,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思想品德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高 翔(1984—),男,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教务处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与语文。(江西南昌 330100)

据有关资料统计,2012年预计有680万的应届毕业生,加上规模庞大的海归生、往届待业生以及金融危机所导致的失业人数,2012年的就业形势之严峻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有效调适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对于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常见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群体是由青年期到成年期成长过程中一个特殊的群体。集多种特殊性于一身,具有处于“第二次心理断乳期”、“边缘人”地位,处于“心理延续尝负期”,多重价值观、人格的再构成等心理内在原因;同时存在着环境中诱发因素的作用,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其他阶段人群及处于这一时期的其他群体明显要低。为了帮助广大毕业生同学更好地认识这些问题,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和心理调适,我们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看高校毕业生就业时一般存在心理问题。

(一)焦虑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而引起的,是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等感受交织成的情绪状态。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焦虑。一般来说,适度的焦虑会使学生产生压力,这种压力可以增强人的进取心,从而产生奋发有为的精神。但是,如果焦虑不能得到及时的缓解,就有可能向病态发展,表现出情绪紧张、心情紊乱、失眠等症状。此时,焦虑不但干扰了高校毕业生的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娱乐,还成为就业的绊脚石。

(二)自负

自负心理是过高地估计个人的能力,失去自知之明。一部分学生自认为是“天之骄子”,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应得到优待,于是在就业过程中,总是抱有洋洋自得、自负自傲的心理。由于能审时度势地认请自己,缺乏自知之明,其结果必然会高不成低不就,迟迟不能落实单位。看到别人都签了约,他们常常会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对社会、学校和他人都可能怀有不满情绪。

(三)自卑

自卑心理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低,看不起自己。一些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辞,成绩平平,面对就业市场,常常产生自卑心理,不敢大胆推荐自己,认为自己竞争力不够。其结果是这些学生不能很好地向求职单位展示自己的才华,常常会坐失良机,使其求职成功率不高。

(四)怯懦

怯懦者害怕对冲突,害怕别人不高兴,害怕丢面子。所以在用人单位面前他们唯唯诺诺,不是语无伦次,就是面红耳赤、张口结舌。在公平的竞争机遇面前,由于怯懦,他们常常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以至于败下阵来,错失良机,于是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导致自我评价和自信心的下降。

(五)依赖

在就业中,有的高校毕业生对自己缺乏清醒的认识,就业信心不足,犹豫观望,就业依赖父母,依赖社会关系,依赖学校和老师。在人才市场上,父母代替子女、朋友代替自己与用人单位洽谈的场面屡见不鲜,好像不是高校毕业生自己求职,而是父母亲属在求职。这些高校毕业生缺乏自我选择决断能力,不能积极主动地去竞争,去推销自己。依赖心理是普遍存在的,但人们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六)冷漠

当一些高校毕业生因在就业中受到挫折而感到无能为力,失去信心时,会出现不思进取、情绪低落、意志麻木等反应。他们自认为看破了红尘,决计听天由命,任凭自然发落。冷漠是遇到挫折后的一种消极的心理反应,是逃避现实,缺乏斗志的表现。这种心理是与就业的竞争机制不相适应的。

从以上种种反应可以看出,高校毕业生在求职就业中产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因高校毕业生面对求职环境的应对不良而引起,故有的焦虑急躁,有的自卑怯懦,有的冷漠逃避,有的孤傲目空一切,这都说明,他们对求职环境缺乏一种良好的适应。但这种现象只属于发展过程中的适应不良,只要高校毕业生主动适应就业环境,各方面引导得法,这些心理问题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

就业本身就是我们认识和适应社会的一个过程,在求职过程中遇到困难,甚至经过几次挫折才最后成功是正常的;在就业中遇到许多心理冲突、困惑,产生一些不良情绪也是正常的。遇到就业问题时,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使自己能从容、冷静地面对就业这一人生重大课题,并做出正确、理智的选择。如果你遇到了就业心理问题,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调节。

(一)用信心引导自己

现在,用“谈就业色变”来形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不算夸张。出现这种现象的客观原因当然是“就业困难”的现实,但“哀莫大于心死”无疑也是重要影响。总理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就很有道理。有了信心,大学毕业生才能充分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积极寻找就业机会。

(二)用智慧武装自己

用信心引导自己可以给大学毕业生带来勇气,但有勇无谋又是不够的。其实,高校毕业生并不缺乏专业知识,但“知识≠智慧”。现在教育发展水平和普及程度提高了,高校毕业生不再是“稀缺”资源,对于沿海发达地区尤其如此。这就要求当下的高校毕业生必须“出新”——创造新的生产力,而要“出新”就必须把知识变成智慧,把书本知识化为自己的能力。

(三)调整自己的收入预期

大学的“骄子”都对“出路”和“收入”抱有较高的期望值,而真正等到毕业时,高校毕业生才发现花费巨资上了十几年学,面临的职业收入想“收回成本”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媒体的报道中,我们也看到有些已毕业的高校毕业生因为“高不成、低不就”,宁愿“啃老”也不愿意接受待遇差的岗位。类似现象与客观的就业形势一起强化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这一话题。

(四)生存底线与行业选择

当下,无论是学士、硕士还是博士,对报考公务员的热情可谓空前高涨:几百几千人竞争一个岗位已经屡见不鲜。类似比较热门的行业如教师、管理人员等也很受青睐,但涉及体力劳动或半体力劳动的行业普遍被冷落。但是在社会进步的背景下,头脑灵活、信息丰富、知识专业型的体力劳动者既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教育普及化出现的必然趋势。退一步讲,即使你非常不喜欢某岗位,在各行业普遍“开源节流”、就业吃紧的情况下,先生存再就业又有何妨?

(五)生存底线与发展空间选择

很多高校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时会考虑,我的收入可以不高,但要有发展空间,即将来“升职”的可能性要比较大,而不是一直做普通员工。问题在于发展空间是不是就一定“可以预测”?既然社会是动态的,我们就应该用动态的[光看待就业与发展空间的变化。在温州、义乌很多私营企业的老板“发家”有一个共同特征:资本起点低,文化水平低,但当初他们离开农田迈出“商贩”经营第一步的时候,谁又能够料到他们今天的发展空间呢?没有更好的条件或平台时,从小事做起,从低微处做起,适度降低自己的心理预期,在实践中寻找拓展发展的空间才是更可行的。

综上所述,高校毕业生既不能回避当下的就业危机,也不能低估其带来的障碍,而应该调整自我心态,走出就业的心理困惑,才能积极应对变化的就业局势。

[参考文献]

[1]刘燕.高校毕业生择业心理障碍及其调适[J].社会研究,2005,(4).

[2]方成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心理障碍及调适[J].心理教育研究,2006,(3).

[3]张钰.试论高校毕业生择业心理误区与就业指导[J].高等教育研究,2004,(4).

[4]康文.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的研究[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5]李贞涛,闫荣双.论新形势下高校就业心理指导体系的构建[J].青少年研究,2005,(2).

上一篇:农村留守儿童犯罪浅析 下一篇:中国古代社会如何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