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小说阅读例话(一)

时间:2022-07-26 03:54:55

中考小说阅读例话(一)

(2011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卷)

最好的圣诞礼物

庞启帆 编译

(1)我们是餐厅里唯一带着小孩吃饭的家庭。我让埃里克坐在一张高椅上。我注意到餐厅里的每一个人都安静地吃着,偶尔交谈,也是发出很轻的声音。

(2)突然,埃里克大声地尖叫起来:“看,那边!”他那胖乎乎的小手激动地拍打着椅子的扶手,眼睛瞪得大大的。

(3)我环视四周,发现了埃里克兴奋的来源。那是一个老人,穿着一件沾满油污并且已经破烂不堪的外套,裤子又宽又大,只剩下了半截,脚上的鞋也破了,脚趾露出了鞋外。由于离他太远没有闻到他身上的臭味,但我敢肯定他自己一定能闻到。

(4)他正在招手,然后又拍起了巴掌:“嘿,过来,宝贝,到这边来。我看到你了,伙计。”老人对埃里克喊道。

(5)我和丈夫交换了一下眼神:那个古怪而且令人讨厌的老家伙正在骚扰我们可爱的儿子。

(6)我们点的东西端上来了,那个老人又在对面开始大喊:“你会玩躲猫猫吗?哈,瞧,这小家伙会玩躲躲猫了。”

(7)没有谁会认为那个老人是在故作姿态,但我和丈夫尴尬极了。我们默默地吃着,埃里克却不肯安静,他在那个老人的怂恿下玩起了躲猫猫游戏。他在餐桌之间跑来跑去,当他躲得很好、老人看不到他表示认输时,他就咯咯笑着跑出来。我和丈夫觉得,埃里克从来没玩得这么开心过。

(8)我们用完了餐,丈夫去停车场取车,我与埃里克留下来结账。结完账往外走时,我发现那个老人正泰然自若地坐在餐厅门口旁边。

(9)“上帝,在他对埃里克说话之前,让我们离开这里吧。”当我们走近那个老人时,我背过脸,因为我不想闻到他身上散发出来的味道。此时,我紧紧抓着埃里克的小手,生怕谁会把他抢走一样。

(10)可是,埃里克挣脱了我的手,向那老人的怀里投去。事情发生得太突然了,我还没来得及阻止,一个浑身臭味的老人和一个天真无邪的小男孩之间的关系就达到了升华,仿佛深爱着的祖孙俩。

(11)埃里克温顺地靠在老人那穿着破烂的衣服的肩膀上,他把他对人的完全信任以及他的爱付诸了行动。老人闭起了眼睛,泪水沾满了他的睫毛,然后滑下脸颊。他那苍老的手布满了污垢、伤痕以及老茧,他轻轻地抱着孩子,温柔地抚摸着孩子的背。

(12)没有哪两个人会像他们那样,在这么短的时间就产生这样深厚的感情。我站在那里,呆住了。

(13)老人怜爱地看着怀里的埃里克。我知道,埃里克离开他的怀抱,对他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埃里克最终还是回到了我的身边。老人激动地说:“上帝保佑你,夫人,你给了我一份最好的圣诞礼物。”

(14)我没有说一个字,因为我知道我无法承受这一句真诚的感谢。

(15)我抱起埃里克,向我们的汽车跑去。在车上,我紧紧抱着埃里克,终于忍不住哭了,边哭边说:“上帝,请宽恕我吧!”

(16)我明白了:那一刻,孩子看到的是一个喜欢他的老人,而母亲看到的却只是一件衣服。

1. 阅读全文,说说“我”对“老人”的情感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3)段中对老人进行外貌描写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联系上下文,理解第(13)段中画线句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请结合文章情节或人物,谈谈你阅读后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外国小说作品时,我们首先要能够依循文章的情节发展脉络,走进故事,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下面我们以上文为例,就小说的命题思路和解题技巧作一些分析。

第(1)题是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提炼并整合梳理的题目。人物的情感变化必然伴随着情节的发展而推进,同时也必然外显为人物的动作和神态等等。循着情节脉络,可以准确地找到“我”对老人的言行、心理。首先当“我”发现埃里克关注的是一个又脏又老的乞丐时,“我”首先想到的是“他身上”一定有“臭味”,并且觉得“那个古怪而且令人讨厌的老家伙正在骚扰我们可爱的儿子”。在离开餐厅再次看到这个老人时,“我”是“背过脸”“紧紧抓着埃里克的小手”,希望赶快躲开他。但是,当看到埃里克投向老人的怀抱时“我”“呆住了”,是被这天底下最纯真美好的人性所震撼。所以面对老人真诚的祝福,“我”竟然“没有说一个字”,“我知道我无法承受这一句真诚的感谢”,同时“我”也为前面的自私和无知请求“宽恕”。有了这样的梳理,“我”对老人的情感态度便非常清晰地呈现了出来。

答案示例:“我”对老人的情感态度最初是讨厌,继而是躲避,接着是被感动,并由此产生了愧疚、自责之情。

第(2)题是对小说中对于人物刻画的相关内容的分析理解。文中的老人主动逗埃里克玩耍,让埃里克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温暖,体会到“从未有过”的开心,他是这样的善良纯洁而充满爱心。这与他邋遢肮脏的外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另外,正是伴随着“我”的情感变化,读者才会在强烈的对比中感受到世俗的鄙陋和孩子的无邪纯真。

答案示例:通过对老人外貌的描写,文章细腻生动地表现了老人的贫困、落魄,反衬老人内心的善良、慈爱,同时为下文表达“我”对老人的讨厌以及“我”用世俗的眼光去评判老人做铺垫。

第(3)题考查的是重点文句理解。在理解文句时,首先应该根据文章所叙述的故事,理解字面表达的意思。本题中“一份最好的圣诞礼物”显然指的是孩子与老人的亲近以及快乐温馨的玩乐。如果理解为指的是“埃里克”,是不符合语境意义的。其次,理解文句含义还需要与文章的整体思想情感相关联。为什么有了这样的亲近和快乐便是最好的呢?因为老人很少有这样的心灵慰藉,世俗的不屑和厌弃,让老人内心充满凄凉和痛苦。埃里克和“我”给予他的这些,对于这位贫困落魄的老人来说是极为珍贵的。这和文章所要表现的对世俗的冷漠的批判,对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爱的呼吁这一主题紧密关联。

答案示例:“一份圣诞礼物”是指夫人给了老人亲近孩子的机会,让他感受到了埃里克给他的爱与信任;“最好”是指埃里克和夫人表现出的爱与信任,给落魄、贫困的老人以精神的抚慰,这是极其宝贵的。全句表达了老人对夫人的感激之情。

第(4)题是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地解读。在具体解答这道题目时,首先要依据自己的阅读感悟,寻找一个方面清晰地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顺藤摸瓜,寻找文中具体的情节或人物描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答案示例:读了这篇文章,我感悟到我们应拥有一颗孩子般纯洁的心灵――博爱、无私,不用世俗的眼光去评判人。文中的埃里克与老人一起游戏、相互拥抱,对老人表现出爱与信任。在这个天真无邪的孩子眼中这只是一位喜欢他的慈祥老人,可以和他一起快乐玩耍的老人,而不是别人眼中邋遢的乞丐。

小说一直是中考阅读考查的重要文体之一。外国小说以其特殊的艺术魅力,近几年来也正逐渐被关注,其命题思路和考查指向体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1)因为区域文化、思想的差异,所以在选择外国小说作为中考材料时,更多地是从作品的文学艺术角度来考量。这类小说往往通过一些极为巧妙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主题也更多地关注人文情感。

(2)关注人物之间关系的解读。小说的艺术特质之一便是人物刻画的鲜明性和复杂性,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征是通过具体的情节发展、言行举止或与他人之间的冲突、交流而丰满起来的。譬如2011年绍兴中考试题《爱之望》中,设计了一道试题:“文中对母亲有多种称呼,请你联系上下文,品味这些称呼中包含的‘我’的感情。”文中,“我”称呼母亲从“所谓的后妈”“你妈”到“白人后妈”直到“母亲”,对母亲的情感态度的变化过程也正是母亲形象不断丰满并鲜明起来的过程。

(3)在小说阅读中,走进情境、走近人物,是真正理解感悟文章思想的关键。特别是在外国小说阅读中,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往往存在一定的阅读障碍,所以,结合特定的情境来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必然是小说阅读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2011年荆州中考试题《汤姆的午餐》中,设计了这样一道试题:“阅读文中画线句子‘露茜老师心里百味杂陈’,结合上下文,揣摩露茜老师此刻心里想到了什么。”显然,揣摩露茜老师的心理活动,必须要考虑到当时的情景:被偷吃了午餐的汤姆主动替汤米接受惩罚,而之前汤姆是那样的顽劣不驯。另外,文中写到露茜老师还是用木板打在了“那个结实的后背”上,最后老师掩面哭泣。这些具体的情境对于我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是极为重要的。

(4)中考小说命题比较注重阅读的个性化和创造性。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立体而丰满的,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也是广阔而丰富的。2011年兰州中考试题《银行里的男孩》中所设计的“综观全文,你看出‘黑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从中你悟出了什么”一题,就不仅考查了对文中人物的理解,更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品悟和作品主题的教育意义。

我们接触外国小说还较少,在解读这类作品时,首先要树立自信,文学艺术的根脉是相通的,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只要我们能沉下心来阅读小说,走进故事情节中去,和文中人物同悲欢共命运,就一定能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将文章情节和人物情感整合起来,就能做到统览全文、深入文旨。

另外,小说阅读要考虑全面,人物刻画并不是单一的平面化的,阅读中必须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多重性、发展性,还要关注到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人物与情节之间的关系。再者,小说阅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就是对生活重新体验的过程。因此在阅读小说时,要善于、敢于也乐于主动地、多视角地审视和体会。

上一篇:全国中考佳作展评(七) 下一篇:矛盾疏漏见生命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