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分析在高职商务英语口译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26 02:39:49

需求分析在高职商务英语口译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在对高职商务英语口译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需求分析理论中的社会需求、个人需求及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探讨高职商务英语口译的教学原则和对策。

【关键词】需求分析 高职 商务英

语口译 应用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C-

0120-02

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趋密切,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加大。而高职层次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和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机制在各方面是有所不同的,以口译能力为例,目前高职口译教学中有诸多的问题亟须解决。本文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将需求分析理论如何应用于高职商务英语口译教学进行探讨。

一、高职商务英语口译教学的特点和现状

口译根据其活动性质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联络口译(Liaison Interpreting)、随从传译(Personal Interpreting)和会议传译(Conference Interpreting)。本科层次的口译教学更多的是注重口译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口译能力和口译的强度要求更高,其培养的人才在工作中更多会接触到的是一些大型会议、正式研讨会、交易会等场景的交互传译甚至是同声传译。高职商务英语口译教学有着自身的特点,它更侧重的是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它是在一些具体的商务活动或是有着明确目的性的商务交往下进行的。如小型商务谈判、机场接待、商店购物、餐厅就餐。

虽然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都开设了口译教程,但是许多授课老师还是以翻译理论教学为主,极少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一方面,就师资建设而言,大多数从事商务英语口译教学工作的教师本身并无口译实战经验,很多时候只能是照本宣科,纸上谈兵,而学校也并未提供相关的培训机会,所以最终导致口译课堂枯燥无味,学生没办法得到很好的口译训练。另一方面,对于高职层次的学生来说,本身英语底子薄,对于口译知识只能被动接受。而口译对学生的英语基本功如听力和口语要求都非常高,这就导致了学生学不好,学生不爱学的恶性循环。学生在进行口译演练时,往往会面临诸如听不懂源语、发音不到位、用词不准确,甚至是词汇量匮乏等一系列问题。

二、商务英语口译教学的原则

目前在国内的口译教学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便是“吉尔模式”。吉尔提出了口译理解方程式:C(理解)=KL(语言知识)+EKL(非语言知识)+A(分析)。即交替传译中的第一阶段,首先是听力与分析,加上笔记,然后加上短期记忆,最后是协调。在这个过程中,听力+分析即语言的输入是最重要的。而在第二阶段则是由记忆、笔记、表达三个部分构成。在这个阶段,语言输出或传达则是最重要的。根据吉尔的口译模式,我们可以得知口译实际上就是一个任务过程,在这个任务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理解。由此可见,口译教学应在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基础上,着重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另外则是记忆能力(尤其是短期记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最后才是训练学生的口译技巧,如口译笔记技巧等。

三、需求分析理论概述

自Richterich1972年提出第一个外语教学的需求分析模式,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应用于外语教学已经有30多年。其中“需求”一词具有广泛的含义,需求分析就是了解语言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需求,并根据轻重缓急的程度安排学习需求的过程。余卫华对国外学习者的定义进行了总结,首先,需求可以指学生目前的学习要求以及未来的工作要求。需求可以被定义为“外语学习者真正习得一门语言必须做的事情”。需求分析属于实证调查与研究,最终目的是为了形成决定,改进教学。在外语教学过程中,需求分析是外语课程设计的基础,也是教师组织教学,使用教材、决定教学方法和评估教学的基础。需求可看做外语使用者所处的整个社会环境和社会机制所认为外语学习中有必要或者说最好应掌握的内容。因此,我们在开展商务英语口译教学中,如果能结合需求分析理论,并应用于教学中,一定能有很大收获。

四、需求理论应用与教学改革措施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口译课程设置与教材编写。目前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和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于外贸行业的人才需求不断扩大。尽管不同的岗位对于外贸人才的具体要求是不同的,但还是有一些共性。以商务英语毕业生为例,通过笔者对本校商务英语毕业生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回馈的数据可知,大多数用人单位首先要求商英专业的学生要具备基本的英语沟通能力,是否能与海外客户进行交流,业务洽谈等。其次,是否熟悉外贸业务如贸易惯例、金融知识、外贸法规等,能否灵活处理各类外贸业务。越来越多的商务英语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仅仅能进行笔译已经远远不够,还需要能够胜任商务活动的口译工作。这些都是指导我们进行口译教学的一个指标,无论是在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上还是在提高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上,需求分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教学方,应该先主动了解目前用人单位的需求,在进行课程设置前,应该先分析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学习者的目的,然后才能确定教学计划。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尝试使用自编教材或教学资料,尤其是一些实训教材,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确立灵活的评估方式。这样能很好地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并分级,也有利于教学安排。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重新确立目标,从而对自己的情况有新的认识,并实现转变。

(二)以学生自身发展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口译能力。首先,根据需求分析理论我们得知,在教学过程开展前应该先了解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对口译能力培养、口译学习的需求。根据这一原则,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是中心位置,教师只是帮助学生对口译技巧进行梳理和引导。在布置任务前,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准备。并通过具体的任务环节,可进行分组操作,进行演练。其次,理论基础的学习。虽然口译教学更多应该是倾向于实践教学,但基本的口译理论和口译技巧的学习还是不能忽略的。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将“吉尔口译模式”始终贯穿其中,而且要明确口译教学是完全区别于笔译教学的,并且商务词汇与表达方式的储备是一个长时期的培养过程,这依靠学生自身的努力才能实现。再次,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也需要引起重视。在口译教学中,应加入文化背景元素的学习,这样学生在今后的口译中,才能翻译出漂亮地道的句子。

(三)以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提高口译教师自身素质。在口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作用是引导作用,并能够传授口译技巧,培养学生的口译能力。口译教师应该首先是或曾经一名优秀的口译员,这样能很好地起到示范作用,让学生体验到口译的魅力。然而,就目前高职院校的口译教学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口译教师都并不是口译专业,也没有经过系统化的口译培训。这就导致口译课上,教师很大程度上只能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最后口译课堂也变得空洞无趣。根据需求分析理论,作为教学的实施者的教师,也应该要了解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了解自身知识结构的欠缺点在哪,不断创造条件进行“充电”进修的机会。如可参加一些口译证书培训班的学习,“以证促教,以证促学”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这个方式既适用于学生,也同样适用于需要提高的口译教师。或是尽可能多地接触口译实战工作,等等。教师只有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质,才能提高口译教学的质量,为学生创造和编排一个有意思和有收获的学习过程。

(四)以口译教学发展需求为导向,加大口译教学环境建设。通过以上对目前高职高专商务英语的口译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我们了解到,口译教学要有更好的发展和提高,需要学校这一整个教学活动的提供者不断地创造良好的教学平台,提供更合理的资源配置,这样才有利于口译教学的开展。学校首先应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出发,选派教师参加口译相关的培训,或是增强口译教师的师资力量,如加大外聘教师的聘用比例等。其次,要在条件允许下,尽可能多地开设口译模拟实训室,为口译教学提供一个有效的教学环境。如果能和校外企业建立口译实训基地,则能更好地组织和安排学生去参加一些外贸和文化活动。同时,学校还应该根据需要,为学生创造“考证氛围”,鼓励学生参加口译译员证书的考试,创造“以证促教,以证促学”的氛围,这样也能从另一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

商务英语口译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实用性和重要性已经显而易见。而口译课程又是一门有一定难度的课程,需要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改革、学校提供配套教学设施才能顺利进行。高职商务英语的口译教学和别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一样,也是依赖于需求分析,只有通过需求分析才能保证口译教学的目标与内容适应社会、适应学习者的需求,从而最终培养出能体现高职特色的高职商务英语实用型口译人才,并最终能为社会更好地服务。

【参考文献】

[1]Gile D. 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 [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5

[2]管春林.试论需求分析在经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的意义和方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3)

[3]廖莎.高职商务英语口译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0(4)

[4]李海欢.高职应用型商务英语口译教学探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5]李燕.高职高专商务英语口译教学模式研究[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6]束定芳,华维芬.中国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六十年:回顾与展望[J].外语教学,2009(6)

[7]余卫华.需求分析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8)

[8]仲伟合.英语口译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基金项目】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2011年立项课题(GZGZ7611-348)

【作者简介】覃 锴(1983-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责编 黎 原)

上一篇:会计美学在会计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大学英语教学中过程性评价效度的主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