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有办法应对中国导弹威胁

时间:2022-07-26 02:39:07

美国有办法应对中国导弹威胁

兰德公司在报告中提到,随着中国导弹力量的不断发展,美军主动防御和被动防御系统的实际作战能力也会随之降低。目前,美国可采取两种途径来降低中国常规导弹打击对美方造成的影响。一是增加美国力量部署,强化区域威慑能力,提高中国实施常规打击可能付出的代价。二是提高美军的主动和被动防御能力,降低中方打击对美方造成的损伤,增加上述打击失败的风险,其重点是提高美军阻止中国实现其军事打击目标的能力。但是,鉴于中国导弹实力的发展,美方导弹防御系统的局限,以及提升主动和被动防御能力需要的巨额投入,结合上述两种途径,立足现实可操作性,放眼中远期,将成为美军应对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最佳选择。

强化美国区域威慑能力

从短期看,美军可利用现有手段,在东亚地区部署强大的常规力量,加强现有防御态势,从而增强美军能力。

方案1:在该地区部署“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SSGN)。首先,“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可装载154枚对陆攻击型“战斧”巡航导弹,相当于一个战斗群的全部载弹量,而且发射速度快。此外,该级巡航导弹核潜艇具有良好的续航力和隐身性,可在敌方的禁入区执行军事任务,一旦中方发动攻击可保持美方的强大火力。美国海军目前部署了4艘“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该批潜艇是上世纪90年代由弹道导弹核潜艇改装而成,每艘造价4亿美元。其中,“俄亥俄”号和“密歇根”号核潜艇被部署在太平洋,“佛罗里达”号和“乔治亚”号核潜艇被部署在大西洋。一旦出现地区冲突,可将美军现有的全部4艘“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部署在该地区,显示美国的决心,增强其地区威慑能力。

方案2:改装老式潜艇或增设新式潜艇,使其具备执行“战术三叉戟”任务的能力,形成连贯、灵活、生存能力强的平台。同时,保持对包括“战术战斧”导弹在内的精确制导弹药的高额投入,并在关岛等前线阵地准备充足的弹药补给,在较长时间内大幅提升美国巡航导弹核潜艇编队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打击能力。

方案3:改进能够在中国防空导弹和战机攻击范围以外发射的机载巡航导弹,提升B-1和B-52轰炸机编队的防区外攻击能力。尽管美军已采购了最新型“防区外空对地导弹”(JASSM)以提高导弹射程,但增程防区外导弹的最大射程为805千米,无法确定是否能有效应对台海冲突。目前,1架B-1轰炸机可装载21枚增程防区外导弹。而诸如“战术战斧”之类的海基型巡航导弹可由水面舰艇和“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发射,可对中方目标形成威胁。如果有必要,可大量购入该类导弹。

从中期看,美军可以采用3种方案提升其在东亚地区的威慑能力。

方案1:恢复“武库舰”概念。该概念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被提出,最终被驳回。设计该舰的目的是寻求一种性价比高的平台,可使战区美军具备充足的火力攻击能力。每艘“武库舰”上都有512个垂直发射单元,因此4~6艘“武库舰”就能大幅提升美军在战场的常规打击能力,而且可增加中方的打击目标,使战争更趋复杂化。

方案2:发展可装载海基型中程弹道导弹的水面舰艇。一些专家提出使用一种类似于“武库舰”,可装载海基型中程弹道导弹的水面舰艇。该型舰艇可大大提升美军的作战能力,但可能会违背《中导条约》的精神或具体规定。

方案3:发展可装载大量巡航导弹的“武库机”。该型飞机一旦研发成功,可大幅提升美空军的阻击能力。美海军目前在波音737机型基础上研发的P-8A“海神”飞机,可用作反潜、反舰作战和情报监视侦察(ISR)等多种用途,由该型巡逻机组成的庞大编队可有效填补美军的能力缺口。与发展陆基导弹相比,上述装备效费比高,也不需要退出《中导条约》,是除弹道导弹舰艇外性价比高、可有效应对中国导弹现代化的手段。

从长期看,美军可加强远程轰炸优势。

有观点认为,美国的B-2轰炸机编队规模较小,B-1能力有限,B-52服役时间较长,使得美军的远距离打击能力有所降低,上述战略飞机能否在前线有效应对中国的导弹威胁也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由于中国不断发展其防空系统、先期预警能力和指挥控制能力,使得美国B-52和B-1等老化的非隐身性远距离作战平台逐渐失去其远距离执行任务的优势。有关B-2的替代机型已经被讨论,由于保持远距离作战能力至关重要,因此美政府应下定决心对相关能力建设保持长期投入,这对美国在该地区进行力量投放非常重要。

美军大约需要100~175架上述机型,所需的资金投入在400~500亿美元。此外,美国还可以将项目推迟到2020年,届时所需新技术已发展成熟,或利用现有技术建造类似的空中平台,其造价会更加低廉。此外,美军还可以发展全球即时打击能力和海基弹道导弹。

提高美军的阻遏能力

为阻遏中国的打击,美军应重点提升主动防御能力、被动防御能力、监视和侦察能力。

在主动防御方面,美国在发展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方面已取得了重大进展,“宙斯盾”系统防御有限导弹攻击的能力在试验情况下也得到了有效验证。但是,导弹防御的实际功效和导弹的数量有直接关系,美国“宙斯盾”巡洋舰和驱逐舰在亚太部署的数量有限,对中国的导弹攻击采取主动防御有一定难度。即使有日本的配合,美军也无法保证在对华冲突中夺取决定性的优势。但是,“宙斯盾”导弹防御系统可提升美军的威慑力,增加中国实施打击的代价和面临的风险。美军目前应对先进巡航导弹的防御系统能力极其有限。该问题近年来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此类系统和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一样造价昂贵,决策者必须考虑其性价比问题。

在被动防御方面,主要是提升美军基地的抗打击和恢复能力,减轻中方袭击的破坏力。短期来看,加强基地跑道的抗打击性和维修能力就可大大降低导弹袭击的毁伤度。美军也可以加固现有基地设施,增设掩护体,增加地下燃料储备,确保能保障战争消耗,保持作战节奏。从中长期看,虽然美军西太平洋的前沿基地建设耗资巨大,并且需要政府进行大量的外交和政治协调工作,但完善基地设施、实现前沿部署基地的多样化将使美军收益颇多。

在C4ISR能力建设方面,美军可“强化”和扩展在东亚地区的C4ISR能力,保持较高的预警能力和态势感知能力。在网电和外空领域增加投入,强化相关能力建设;降低现有系统易受攻击的弱点,提高探测、识别和攻击机动、时敏目标的能力;增强防止电磁脉冲攻击能力,提高反卫星武器的应对措施,增强电子战能力。

美军现有的导弹防御系统可对中国的导弹优势形成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无法在较小损失的前提下占据绝对优势。考虑到中美力量对抗的不均衡性,美国决策者应重点考虑那些有助于提高美军常规力量的方案。关键问题是美国是否需要新型的陆基中程常规弹道导弹来提升上述能力。

链接

《中导条约》简介

《中导条约》全称《美苏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导弹及中短程导弹的条约》,1987年12月签署,1988年6月生效,无限期有效。该条约主要有4部分内容。

首先,美苏双方必须在条约生效后18个月内消毁各自所有射程为500~1000千米的陆基中短程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及其发射器和辅助设备,3年内消除各自所有射程为1000~5500千米的陆基中程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及其发射器和辅助设备。

第二,双方应消除的导弹型号,美国方面为“潘兴”IA型、II型弹道导弹和BGM-109G型“战斧”巡航导弹,苏联方面为SS-4、SS-12、SS-20、SS-23型弹道导弹和SSC-X-4型巡航导弹。

第三,双方在条约生效后不再生产和试验上述各类导弹,也不再生产其发射器。

第四,双方均有权到对方领土及导弹部署国领土进行现场视察,双方应互为对方的核查提供方便,不得干扰和妨碍对方按照国际法公认原则的方式使用所拥有的国家技术手段进行核查。

截至1991年5月,美苏完成全部销毁计划。美国共销毁导弹832枚,苏联共销毁导弹1846枚。

上一篇:一个人的深海 下一篇:江苏省南通市中考作文题解析及满分作文选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