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次优深化及路径选择

时间:2022-07-25 10:34:03

农村金融次优深化及路径选择

内容摘要:经济学界普遍认为应实现农村金融深化,但对于深化方式却存在争议,本文认为,小农经济是影响农村金融的首要原因,但小农经济作为长期内都无法改变的基本国情,只能通过发展民间金融和合作金融来实现次优深化。

关键词:小农经济 次优深化 民间金融 合作金融

农村金融次优深化理论

金融对实体经济不起作用的观点,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一直在发展经济学中占统治地位。1973年著名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分别在《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和资本》、《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书中,从不同角度对发展中国家“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种恶性循环状态,即金融抑制。他们还尖锐地指出了金融抑制的危害,并严密地论证了金融深化与储蓄、投资及经济增长的正相关。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提出以后,在理论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麦金龙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是建立在一些抽象的假设基础上的:没有垄断、没有外溢或外部经济效果等,这些假设在农村金融市场是不可能存在的。1956年,经济学家李普西和兰卡斯特在总结前人的理论分析,创立了次优理论,所谓次优,通俗地说就是由于原有意义上的帕累托最优因为受到某些条件的破坏而未能满足时,因而实现的某些条件被破坏后的最优结果通常冠以“次优”。次优理论否定了完全竞争模型作为微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同时,当经济中出现市场失灵时,并不是尽量满足帕累托最优要求的条件,而是依照某些福利目标来设计适宜的政策。

导致农村金融抑制的原因分析

我国经济存在着金融抑制现象,而这一现象在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格局下的农村,表现得更为突出。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小农经济下的农业比较利益低是造成农村金融抑制的主要原因

其一,小农经济条件下的兼业农户资产规模小,不符合金融机构的贷款抵押原则,千千万万分散的农户与金融机构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借贷的风险大、交易成本高,导致商业性金融机构对小农敬而远之。其二,从小农对资金的需求和使用状况看,小农经营格局限制了农户对金融的投资需求,而且农地使用权不明确,影响了农户的长期投资预期。从近年来借贷资金的使用情况看,借贷资金用于生活开支的多,用于生产经营的很少(如下表所示)。小农借贷的生产性和获利性不足,借贷资金用于维持生存和简单再生产,与资本的趋利性格格不入。其三,从农业的整体地位看,金融深化产生的前提是市场化,市场化要求资金自由流动。农业本身是一个投资周期长、风险大、比较利益差的弱质产业。资金作为一种稀缺的生产要素,增殖和孽生利息是其唯一目标,它天然具有从回报率低的部门流向回报率高的部门的禀赋。近年农村资金倒流向城市,很大程度上并不是行政干预和体制原因,而是农户自主选择和市场导向的结果。

畸型的农村金融体系助长了金融抑制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是一个二元的金融结构,即正规金融机构与非正规的金融市场并存。正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四大体系;而非正规金融市场主要是民间借贷。这种体系看似完备,其实矛盾丛生。

正规金融体系低效率运行,不仅对农业支持日益弱化,而且成了农村资金外流的通道。199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之后,农业银行大量收缩了面向农村的金融业务,设在县及县以下的机构网点,大多也只有吸收存款权,没有贷款权。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不与农户发生直接联系,起不到支持农户的作用。邮政储蓄只存不贷,成为农村资金流失的一大“漏斗”。以江西抚州为例,抚州市2001年邮政储蓄机构有163个,80%的机构处于县以下,全市就有近9亿资金通过邮政储蓄流出农村。农村信用社历来是农村金融制度的主力军,在贫困地区甚至是唯一的金融机构,但至今困难重重。信用合作社始于50年代,在几经历史变迁后,产权越来越模糊,绝大部分资产如今根本无从寻找所有者,尽管有一些社员投资入股,但恢复其合作性非常困难。由于信用合作社事实上处于所有权虚置地位,在没有所有权监督下,信用社就成了一个既独立于国有银行,又独立于农民的利益集团,这个利益集团的运行机制受内部人控制,农户能否得到贷款取决于他与管理人员关系的好坏。相反,在内部人控制下,该利益集团离农化和商业化企图却与日俱增,服务于“三农”只是流于口号,用来骗取政府支持。

正规金融制度的信贷供给不能满足小农的借贷需求,体制外的民间金融趁虚而入,成为农户借款的主要来源。从下表可见,民间借贷占农户借款来源的70%左右。但由于一开始就不具备法律地位,处于地下活动状态,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

从以上两个原因之间的关系看,农村金融体制原因是外生的,而且农村金融之所以出现供给不足现象,还是因为农村小农经济的基本现状,因此,其根本原因还是要从农村自身角度上去找。

农村金融次优深化的路径选择

基于以上的分析,农村的市场化程度无法满足帕累托最优配置条件,要想使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达到同等的深化程度,即通过商业性金融来实现金融深化,这在长期内都是不可能的,而且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典型小农经济国家,更是难于登天。在这种情况下,农村金融应选择何种政策?只能实现次优深化,即建立一个服务于小农经济的金融制度。其具体路径是:

规范民间金融

农村金融次优深化就是要在农村与农民自身上寻找解决资金不足的答案,既然正规金融不可能为小农经济提供服务,则农户实行金融的自给自足就是不可避免的。民间金融作为“哈耶克自发秩序模式”,其能够长期存在,并为农户所认同,必有它合理之处。按照次优理论,关键是要规范自给自足的金融供给。金融的自给自足就是要打击高利贷,促成民间借贷向社区合作金融转变,使民间借贷规范化,实现契约化管理。

发展合作金融

按照科斯关于交易成本的经典理论,企业组织起源于对市场交易费用的节约。运用交易费用理论来分析农村合作金融问题是很恰当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正是源于分散的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无法克服从外部正规金融市场融资的困境。也可以说,通过将外部金融市场交易费用转化为合作金融组织内部交易费用,而产生了这种合作经济形式。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在承认和尊重私人产权的基础上,通过将合作成员的私人产权转化为合作金融实体的公有产权,以法律或合约形式明确各个行为主体和利益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合作成员通过向合作金融组织融资,比向外部市场融资更能有效地节约费用。发展合作金融是实现农村金融次优深化的又一理性选择。

上一篇:农产品营销中市场细分策略应用 下一篇:股票市场资源配置的有效性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