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财务分析到企业分析

时间:2022-10-22 07:19:18

从财务分析到企业分析

内容摘要:企业财务报表是企业活动及其结果通过会计活动加工处理后的一项“产品”,从财务报表的产生过程,可以发现传统财务分析的局限性。构筑从企业活动―会计活动―财务报表为全面分析过程的动态的企业分析,将可以克服这些局限性。

关键词:财务分析 企业分析 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的产生过程和财务分析的局限性

企业在一定的经营环境中,选择适当的经营战略进行企业活动,这些活动在会计系统中,运用特定的会计手段和方法被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最终的财务报表是企业活动和会计活动的一项综合产品。会计系统的运行是在一定的会计环境中进行的,管理层有权在这一环境中选择相应的会计战略,这当然就带有相当的主观性。认识到财务报表的产生过程,我们就不难发现以财务报表为分析起点的财务分析将产生以下的局限性:

由于会计活动处在一定环境当中,要遵循特定的原则、惯例等等,这使得企业财务报告是在某种“会计意义”上反映了企业的经营业绩与财务状况,这可能与企业的实际有一定的偏差,仅以这样的财务报表为起点进行财务分析,无法在一个高质量的基础之上去探察企业活动与最后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既定的会计规范体系之下,往往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提供了多种备选方法,管理层往往会处于某种动机选取对自己有利的方法来故意操纵财务结果,这无疑将会造成对企业活动及其成果的扭曲;更有甚者通过恶意的会计造假来欺骗利益相关者在当今会计诚信严重缺失的情况下也并不少见。在真实性和相关性不高的财务报表的基础之上进行财务分析和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无论其手段和方法多么先进,最终的分析结果都是无用的,甚至是误导的。

企业分析的内容与优点

笔者认为,要克服传统财务分析的局限性,就必须将财务分析的范围进一步拓展,以财务报表的产生过程为主线,构建以企业活动―会计活动―财务报表为一体的全过程的企业分析。

企业活动分析就是对企业所处环境以及企业采取的竞争策略的分析

分析的目的是找出企业活动与最终经营业绩与财务成果之间的内在逻辑,防止孤立地看待企业财务报告所反映的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成果。企业活动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对企业所处行业进行分析

分析一家企业的利润动因时,首先应当分析此企业所处行业的利润动因,因为各行业的利润动因是不同的。确定行业的利润动因应当分析行业目前实际与潜在的竞争程度,分析该行业投入市场与产出市场的相对议价能力,包括与买方的议价能力以及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对企业的竞争策略进行分析

一家企业的经营业绩受其所处行业的影响,但如果企业能够针对其行业的竞争状况的特点采取适当的竞争策略,即使行业的整体利润很低,企业也能够取得比较好的业绩;相反假如企业采用的竞争策略不当,即使行业利润再高,企业都有可能亏损。

通过以上分析确定企业关键成功因素 所谓关键成功因素是指影响企业未来发展,对企业经营成败起决定作用的一些因素,它是由企业所在的行业特点及其确定的竞争策略决定的。比如,银行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利息和信贷风险管理;制造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产品质量和产品创新的管理;零售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存货管理等。

会计活动分析的内涵

会计活动分析是通过对会计灵活性的确认,评价企业会计政策和会计披露的适当性,来揭示一个企业的会计系统反映其经济状况的真实程度。会计活动分析是财务报表分析的基础,并为财务报表分析的可靠性提供保证。分析的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是分析会计信息对企业关键成功因素的真实反映程度,评价企业在关键成功因素方面的表现及其蕴含的风险,这样才能保证对企业未来发展情况有一个准确的估计。其次要确定企业会计政策的灵活性。由于会计政策的多样性,几乎在所有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收入和费用项目中,都存在着可供会计人员选择的惯例、实务和原则。由于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对企业财务报告有很大影响,从而为管理者操纵报告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提供了机会。三是评价企业会计政策的适当性。会计政策是企业编报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具体原则、基础、惯例、规则和实务,不同的会计政策能够产生不同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在现有的以会计准则为企业会计政策规范的模式下,对某一种经济事项的会计处理往往有很多种备选的会计处理方法,这时企业往往会借助于形式多样的会计政策选择实现对自己有利的经济后果。因此,在进行财务分析的过程中,应就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适当性作出评价,进而明确管理者选择会计政策的意图。第四对企业会计信息充分披露的评价。会计准则对披露的最低要求进行了限定,而管理者在最低要求以外是否进行自愿披露则有较大的选择空间。

财务报表分析

通过以上企业活动分析和会计活动分析,在重新塑造的“可靠”财务报表基础之上,运用既有的方法和手段对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分析过程中始终要以联系的观点对企业进行评价,揭示企业各项活动与最终经营业绩和财务成果的内在联系。

企业分析与传统的财务分析相比能够凸显以下优点:更加重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结合,对企业的评价更为全面和客观。企业分析是按照财务报表产生过程为主线的动态过程分析,更能体现出企业活动、会计活动与最终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内在联系。在企业分析中增加了会计活动分析,这使得分析的基础――财务报表更具可靠性,这是得到客观准确的分析和评价结果的基本前提。

参考资料:

1.周忠惠、张鸣、徐逸星,财务管理,三联出版社,1995

2.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财务成本管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3.张延波,高级财务管理,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从细微之处寻找广告创意 下一篇:如何利用网络广告提升营销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