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时间:2022-07-25 09:36:38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新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特别重视鼓励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就是说,新时期教育工作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当然,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要以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为前提,而作文教学是良好的培养平台。其手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鼓励学生进行“仿写”

茅盾先生说过,模仿是学习的最初形式。 高尔基也说过,对初学写作者来说,不在读书和模仿中写些什么,就很难有什么创造。可见仿写对于提高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小学三年级学生正是学习写作的开始,如果我们不给他们一个拐杖,他们就无从下手,久而久之就会对写作产生厌恶感。所以,我通常会在课文学完后,让学生根据这一单元的构段方式、写作手法来进行仿写训练。比如,在学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让学生根据课文第四自然段的结构方式进行总分总结构的仿写训练,并学会运用中心句的写法;再如在学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让学生根据课文按照一年四季的写作顺序进行总分总结构的仿写训练。这样,既体现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又利用二者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学生通过仿写训练,进一步复习和掌握了所学知识,并把这种写法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是把知识转化为技能的重要环节,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基础。当然,初学仿写,还得从以下最基本的步骤开始。

(一)仿写句式。如《桂林山水》第二自然段“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作者运用排比和对比的手法,写出漓江水的特点。教学时,我以《茹河的水》为题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练习写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仿写语段。如《七月天山》一文都是总分结构,教学时,我给学生一个总起句――“校园里的花儿真美啊”,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去编写“分述”部分。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自然界中,天地宇宙、山水花木、飞禽走兽、生活中的人和事都是写作的题材。如果对这些熟视无睹,一写作文就感到“无米下锅”,那就根本谈不上创新了。因此,教师应在平时就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分析、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一)在教学中利用图画培养观察能力。作文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要引导他们联想,根据眼前所见展开想象,创造新形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在教《月光曲》一文时,让学生观察兄妹俩认真听贝多芬弹琴的插图,从他们的神态中想象他们的内心活动。启发学生朗读“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一段话,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从盲姑娘的神态中联想到了什么?学生的创新思维被唤醒了,精彩的回答声此起彼伏。本节课的教学,既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在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在教学中,我经常布置学生课余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积累写作素材。上写作指导课时,学生兴趣盎然,纷纷把自己的观察所得告诉我:有观察人物的、有观察景色的,更有甚者,竟然有学生观察了不同人物吵架的情形,如婆媳吵架、夫妻吵架、同行吵架等等,并且将这些不同人物吵架的不同写了下来。听着他们稚嫩的声音,看着他们一脸认真的劲头,我心里明白了,只要我们善于引导调动,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是不可估量。

三、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可见,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对于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至关重要。实际教学中,可从阅读教学中挖掘创作激情。阅读教学是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文章内容,理解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领会文章美妙意境,从而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和作文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文章的精华部分,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如我在上一年级《春天来了》一课时,先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朗读课文,要求边读边体会“春天来了,柳树发芽,桃树开花”的美丽景色,然后启发学生在这个意境中描述本地的春色。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活跃起来,创作热情被激发了。纷纷畅所欲言,用自己简单质朴的语言描绘着春色。实践证明,只有在学生对作文感兴趣的前提下,他们才能有创作的欲望和灵感。

四、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只要老师创造条件,正确引导,学生就会边学课文边在头脑里浮现画面。如教学《穷人》一文,课文结尾言犹未尽,可让学生继续推理想象,启发引导学生:桑娜一家以后的生活会怎样?针对这样的问题,学生兴趣盎然,思维也就活跃了,他们可以联系上下文,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学说:“桑娜一家的生活会变好,因为有爱就能战胜一切,因为好人应该有好报。”有的同学说:“桑娜一家的生活会更悲惨,因为多了两张口要吃饭,渔夫有可能捞不到鱼,也有可能葬身海底,孩子也有可能生病……”学生想象被激活,进入个体丰富的想象空间,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新知不断形成,思维异常活跃。

五、提升学生的创作动力

学生作文需要鼓励和帮助,特别是老师适当的帮助和鼓励,更能提升学生的创作动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创新精神。给学生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

心理学告诉我们:“好表现”是学生的天性。我们应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有一种成功的体验。而这种成功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动力。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一是可以把学生的好作文选送到学校广播台;二是编写班级优秀作文选,把有创新意识的学生作文编入,发给学生和家长留念;三是选出最优秀的学生习作向报刊杂志投稿。这样做,学生有了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心里充满了成功的喜悦。在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赞扬声中得到了力量,因而会激起一股强大的创作动力。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因人施教。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出发,从点滴细微之处入手,把功夫用在实处,充分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和创作动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一句话,只有尽可能地使学生想写、要写,他们才有可能把作文写好、写新,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提高。

上一篇:出口型中小企业外语人才现状 下一篇:浅谈音乐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