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有股权转让中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冲突对策

时间:2022-07-24 09:53:47

论国有股权转让中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冲突对策

摘 要 本文紧紧围绕国有股权转让中股东优先购买权冲突的中心,分别从冲突表现、冲突实质和冲突对策三个方面依次展开了分析和研究,着重提出冲突对策,建议建立起“跟价法”的拍卖成交制度,以平衡各方利益冲突,避免法律之间的冲突。

关键词 国有股权 转让 冲突 跟价法

中图分类号:D922 文献标识码:A

一、国有股权转让中股东优先购买权冲突表现

国有股权转让中优先购买权的冲突主要表现为享有优先购买权的股东不能按照公司法的规定来行使优先权,只能屈从于拍卖成交制度。享有优先购买权的股东让位于最高出价者。简单地说,就是股东的优先购买权被拍卖法无情地剥夺。

我国《公司法》第七十二条第二、三款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从本条规定来看,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成立条件是股东向非股东转让股权,对于股东与股东之间的转让是不可能存在优先权的。此外,股东优先购买权只能在“同等条件下”行使。“同等条件”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的概念,但主要还是以价格作为衡量标准。

《企业国有资产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国有资产转让应当遵循等价有偿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除按照国家规定可以直接协议转让的以外,国有资产转让应当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场所公开进行。转让方应当如实披露有关信息,征集受让方;征集产生的受让方为两个以上的,转让方应当采用公开竞价的交易方式。”从本条的规定来看,国有股权的转让原则上应当以进场交易的形式进行,即通过招拍挂的形式来寻求出价最高的受让方。

这样,在进场交易程序之中,国有股权的转让势必会以拍卖的形式予以转让。与此同时,《拍卖法》第三条规定:“拍卖是指以公开竞价的形式,将特定物品或财产权利转让给最高应价者的买卖方式。”据此可知,在拍卖程序之中,谁的出价高,谁就能获得被转让的股权,而不论其他竞拍者是否享有股东优先购买权,这样股东的优先购买权也就被无情地剥夺了。

二、国有股权转让中股东优先购买权冲突实质

从上文的分析来看,国有股权转让中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冲突表面原因在于法律规定的冲突所致。其实不然,法律只是利益博弈的结果。法律规定之间的冲突永远都是表面现象,实质是法律背后的利益冲突。对于《公司法》第七十二条来说,其维护的是股东的利益;对于《企业国有资产法》第五十四来说,其维护的是国家利益;对于《拍卖法》第三条来说,其维护的是竞拍者的利益。在这三大利益之中,国有利益处于较高位阶,法律应当予以优先保护;股东利益和竞拍者利益处于相对较低的位阶。立法者显然在制定这三部法律的过程之中,忽视了三大利益之间的冲突,以至于出现目前的这种状态。

三、国有股权转让中股东优先购买权冲突对策

在股东利益、国家利益和竞拍者利益之间,国家利益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国家利益必须得到全面的维护,那么是否就意味着股东利益和竞拍者的可以被忽略不计呢?当然不能,因为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当任何一个个体的利益能够被忽略的时候,即意味着整个国家国民的利益都是可以被忽略不计的。对此,我国立法者应当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合理平衡三大利益之间的冲突。

(一)建立“跟价法”的拍卖成交制度。

所谓“跟价法”是指享有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股东参与到竞拍之中,当第一次出现最高价之后,经拍卖师询问,享有优先购买权的股东如果表示不行使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则意味着股东放弃优先购买权,拍卖成交,出价最高者享有股权;如果享有优先购买权的股东表示行使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则竞拍重新在第一次最高出价者与享有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股东之间开始,直至最终确定出一个最高价。正确理解此制度,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享有股东有限购买权的股东参与到竞拍之中;第二,享有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股东应当在拍卖师询问的时候,做出是否行使股东优先购买权;第三,在有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场合,拍卖程序可能需要经过两次以上竞拍才能完成;第四,在“跟价法”的制度下,拍卖成交制度仍然是寻求最高应价者。

(二)“跟价法”拍卖成交制度的优势。

在“跟价法”的拍卖成交制度下,能够有效地将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国有股权进场交易制度和拍卖成交制度融合在一起,平衡各方利益冲突,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在未建立“跟价法”的拍卖成交制度之中,竞拍程序只是一味地获取最高出价者,忽视了享有优先购买权的股东利益,以至于造成公司法与拍卖法之间的直接冲突。

(三)修改拍卖法的相关规定。

由于“跟价法”制度的确立,所以在《拍卖法》中需要对相应的条款作出调整。纵观整个拍卖法的条文,需要作出相应调整的条款只有两处,分别是第三十八条和第五十一条。《拍卖法》第三十八条原规定为:“买受人是指以最高应价购得拍卖标的的竞买人。”建议在本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具体表述为:“享有优先购买权的人按照本法规定行使优先购买权。”《拍卖法》第五十一条原规定为:“竞买人的最高应价经拍卖师落槌或者以其他公开表示买定的方式确认后,拍卖成交。”建议在本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一款,具体表述为:“享有优先购买权的竞买人经拍卖师询问是否行使优先购买权之后,如果表示不行使优先购买权或者错过拍卖师的询问之后,按照本条第二款规定处理。如果表示行使优先购买权,并在无新的最高竞价之时,按照本条第二款规定处理;如果有最高竞价之时,则竞价程序重新开始,但新的底价不得低于原来的最高应价。”

四、结论

根据企业国有资产法的规定,在很多情况之下,国有股权的转让需要按照进场交易制度予以完成。而在进场交易制度之中,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与拍卖成交制度又将会发生冲突。建立“跟价法”的拍卖成交制度,将有利于平衡各方利益冲突,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

(作者:中国注册会计师,任职于安徽省徽商集团有限公司财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刘俊海.现代公司法.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2]顾耕耘.国有资产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上一篇:关于农民工子女学习权保护机制的构建 下一篇:普通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功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