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7-23 08:59:58

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摘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实用技术型人才。学生专业技能训练、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悉心辅导,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教学效率,是专业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从鼓励学生,消除恐惧,积极学习,揭去计算机的神秘面纱;明确教学目标,树立就业导向教学意识;实施项目教学,发展学生能力;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开展自主探究;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五方面,阐述了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效率的方法。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教学意识;项目教学;小组合作

近年来,随着高校逐年扩招,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越加一年不如一年。选择到职业中专来学习的学生,除极少数成绩较好外,多数是由于考不上高中,上大学无望,而不得不到中专来,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负担,学校招生质量的明显下降,给日常教学带来了很大难度,教学质量不高已成为影响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造就新一代劳动大军和提高广大在职劳动者的素质,已成为教育面临的一项十分重大的战略任务。因此,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社会输送大量合格的劳动者就显得尤为重要。计算机教育在其中也将发挥积极的作用。而目前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还未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完全适应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需要,有必要进行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作为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师,我们要顺应时展的潮流,打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积极探索符合时代潮流的教育教学方法,使学生尽可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效率提出几点想法:

一、鼓励学生,消除恐惧,积极学习,揭去计算机的神秘面纱

计算机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尖端技术学科,但它仍然是我们人为制造的,解剖开来,也不过就是一些电路原理,并非多么神秘。关键是现在电脑设备仍然相对比较昂贵,学生对计算机的了解主要是通过广告、介绍等,以至于一些同学对计算机产生了一种神秘感觉,认为学习计算机会很难,计算机不是轻易能碰的(怕弄坏),因为有了这种思想和认识,学生显然就不敢或者不轻易去碰。或者许多学生所谓的会计算机仅仅局限于其能上上网、聊聊天、玩玩游戏而已。其实,采用实践教学法,就可以使他们明白,电脑不过是受人控制的机器而已,电脑的操作也很简单,“万变不离其宗”,一般地操作键盘或鼠标即可。在学习电脑中不要害怕把计算机软件“弄坏”,要敢于去做,软件不过是一些程序,就算不小心“弄坏”了,修复它们也是比较容易的。当然,硬件方面只要按照相应的操作规程来做,也不是轻易就能弄坏的,除非故意损坏。这样他们就很自然地走近了电脑,一些诸如键盘、鼠标、显示器、软盘、光盘、硬盘等名词对他们来说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也就消除了其学习计算机的恐惧心理,学习起来自然而然,压力不重,计算机的神秘面纱就被揭开了。许多学生经过学习之后,竟会有“原来如此”的感叹。

二、明确教学目标,树立就业导向教学意识

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专门人才”。因此,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要彻底改变过去教学与生产实际需求相脱节的教学模式,就应从源头上创新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树立“就业导向型”教学意识,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宗旨,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和行业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例如讲授Internet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一改过去照本宣科的做法,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实用的网络知识,指导学生从网上申请免费邮箱,并体验邮件的收、发过程,教给学生从网上下载QQ软件的方法,让学生亲自安装并使用,掌握在线与离线条件下传送文件,以及远程控制等操作;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处理公司内部局域网遇到的问题,如何合理运用路由器连接网络及提高公司网络利用效率等内容。为避免公司网站被黑客攻击,教师可以有侧重地教给学生把公司网站做成静态页面,这样不仅能大大提高抗攻击能力,而且还能预防黑客入侵。这样,学生就能将所学到的网络知识运用到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去,增强就业和创业的竞争能力。

三、实施项目教学,发展学生能力

项目教学是一种能力本位的教学法。为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可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地进行,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的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与整个过程的重、难点。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可把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也可为学生提出由表及里、逐层深入、逐步求精的学习途径,便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好知识和技能。给予学生成就感,从而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的满头雾水和一脸茫然的结果,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使学生体验到探索、发现和创新的喜悦。

四、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开展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它将班组授课制下的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了组内合作、组内竞争的关系。小组合作学习法在计算机教学中有很多的优势,它充分体现了让学生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新型课堂组织形式。学生可通过协作、讨论、交流、互相帮助来探索知识,学会应用。

这种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竞争意识,不仅让学生深化了学习层次,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让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放在学生手中,教师所做的只是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指导和评价。

五、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2009年1月14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包括改革人才培养的模式,即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原来学生走出校门以后发现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完全不能与企业需要相衔接,缺乏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实地操作能力,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弥补了单一学校教育的缺陷。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让学生在学习了一定知识技能的情况下到单位企业实地实习,可使学生在工作实习中发现自己技能的缺陷,以便更能自主、积极地接受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完成学校学业的同时,以“职业人”的身份在校外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的生产实践。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实施学生学校学习与工作实践交替进行的,其特点是学、用紧密结合;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具有两种教育教学场所;学生具有双重身份。这种教学方式为用人单位又好又快地培养了急需的新技术人才,同时为解决毕业生的后顾之忧,提供了有力保障。

总之,要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学效率,必须根据中职生自身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在计算机教学中多措并举,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知识的同时提升职业能力,为将来踏上理想的职业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下一篇: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的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