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画片―“偏师”击溃好莱坞

时间:2022-07-23 12:03:02

日本动画片―“偏师”击溃好莱坞

日本大制作动画片能够独树一帜久盛不衰最主要的还是勇于突破传统推陈出新同时在创作思想上不断融入新的理念。

在与好莱坞的商业大片十多年的角力中,日本大片一步步地陷入了困境之中。不过,几乎与商业大片同时出现在日本银幕上的豪华动画片却异军突起,大放光彩。

日本自1917年拍摄第一部动画片至今已有九十年,历史可谓不短,但七十年代以前在日本影坛却一直属于较弱的片种,其单片发行收入从未进入过发行榜的前五名。随着七十年代商业大片的兴起,一些电影厂家也开始尝试拍摄高投资的豪华动画片。此类作品一改以往动画片低成本、小银幕、时间短的传统,基本都采用了彩色宽银幕和立体声音效,片长一般都超过一个小时。精巧的构思、新颖的人物和情节设计、宏大的场面以及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豪华动画片迅速得到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的认可和热爱。1978年,东映公司推出的科幻动画片《宇宙战舰大和号・爱之战士》以21亿日元的优异成绩排在当年发行收入的第二位,成为首部跻身发行榜前三名的动画片。翌年,东宝公司大制作动画片《银河铁道999》,以16・5亿日元排名第一。1981年,中国观众较为熟悉的系列动画片《哆啦A梦》(旧译《机器猫》,松本零士导演)的第二部《宇宙开拓史》,以17・5亿日元排名当年发行收入第二位。豪华动画片很快便成为日本电影产品中的一个优势片种,从1981年到2006年的25年间,发行收入前三名的一半以上是动画片;尤其是从1990年至今,动画片在发行榜前三名中占到了百分之七十,它在日本电影市场占有何等重要的位置由此可见一斑。日本动画片不仅畅销于本国,而且很快走向世界,甚至打入了美国的主流电影市场,押井守、高田勋、宫崎骏等人的作品在美国市场上都有相当不错的销售业绩。

说起日本的动画片,就不能不谈到手治虫和宫崎骏两位动画片大师。手治虫出生于1926年,战后初期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漫画作品,如《新宝岛》《火之鸟》《铁臂阿童木》《丛林之王》等都是当时很轰动的漫画作品。1955年手开始从事动画片的创作,迄今共导演动画片20多部,代表作有《白蛇传》《西游记》《铁臂阿童木》《银河少年队》《一千零一夜的故事》等。他的作品构图简洁、造型凝练、故事轻松幽默而富有寓意。1962年手创立的“虫制片公司”,使日本的动画片第一次形成了规模性生产,最兴旺时该公司拥有雇员400余名,年销售收入超过7亿日元。

宫崎骏是日本动画界一位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人物,被称为日本动画界的旗手。宫崎1941年出生,1963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东映公司动画部,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协助高田勋拍片,直到进入东映15年后的1979年,才得以完成自己的首部动画片《罗平三世》。宫崎动画突破了日本传统动画片的窠臼,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朴实自然的造型、真挚感人的情节和精美生动的构图,而且始终如一地表达了维护和平、保护环境、崇尚人道主义精神的愿望。他的作品,将日本动画片的水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翻开了日本动画片历史新的一页。

宫崎骏悄然崛起的年代,正是日本国产大片与好莱坞的竞争达到白热化的时期,宫崎动画的出现为日本电影界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他的作品多次打破了日本电影的各项纪录,如1987年出品的《风之谷》,就以排名第七的成绩令动画片第一次进入了年度日本十佳影片的行列。1988年的《龙猫》,更以十佳影片第一名而夺取了当年“最佳日本电影”的桂冠,宫崎本人被观众评为最佳日本导演。在艺术上不断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宫崎动画在收入上也屡创新高,1989年《魔女的宅急便》以21亿日元排名当年发行收入第一,1992年《红猪》以28亿日元夺冠,1994年《平成年狸合战记》又以21亿日元名列第一,而1997年的《幽灵公主》则以107亿日元一举打破了美国大片《E.T. 外星人》在日本保持了13年的单片发行94亿日元的纪录。2001年,宫崎骏创作的著名动画片《千与千寻》,不仅被评为最佳日本影片,还以令人震惊的300亿日元收入创造了日本电影市场的“神话”,即使收入达到203亿日元、有“票房奇迹”之称的好莱坞大片《哈里・波特与魔发石》,也被其远远抛于身后。

从日本商业大片与好莱坞的长期竞争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大制作动画片能够独树一帜、久盛不衰,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还是勇于突破传统、推陈出新,同时在创作思想上不断融入新的理念。正如美国动画电影研究者约翰・A・兰特所指出:“虽然日本动画导演常常参考古代神话和神道故事,但他们并不进行道德训诫,作品里的角色也不充当理想的楷模……他们复活古代神话是为了创建新的神话,因为它更适合现代日本社会的需求与现实,并且这些新神话更能被世界大部分国家所接受。”这就是日本动画片能在与好莱坞的角力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原因。

上一篇: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去世等7则 下一篇:当幸福来敲门――《追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