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语文之美

时间:2022-07-23 06:14:49

发现语文之美

语文教师该怎样深入而全面地读懂文本?怎样准确地确定课堂的教学目标?怎样有效地突破文章的重点、难点?本文试图以《金岳霖先生》一文教学为例,展现本人在备课过程中对这些问题的一些思考、处理技巧以及困惑,以引发同行在教学过程中的思考与探索。从而期望在新课改的丛林里去共同发现美丽的语文之花!

《金岳霖先生》一文学生愿意读,教师愿意教,其原因可能是这样的课文让原本显得有点死气沉沉的语文课堂再次充满了欢声笑语,似乎是我们许多教师理想中的语文课堂。本人第一次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准备参加县里组织的“中、高级教师展评课”活动。当看着汪曾祺先生随意道来的琐事,金先生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不禁跃然而上。

当我一边读着,一边会心微笑的时候,我在想,汪先生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难道只是为了让我们看到一个如此“有趣”的金岳霖吗?这样的文字学生几分钟可能就看明白了,那么,我们教师在其中该做点什么呢?或许是多年来教学工作所养成的习惯,在看书的时候,我总愿意这样多问自己一下。因为我脑海里总不停地闪现着这样一句话:上什么远比怎么上来的更重要。“首先是教什么给学生,第二才讲怎么教。”①

看了许久,觉得文本后似乎隐藏着点什么东西的。比如最后几段里对金先生晚年的描写有什么作用呢?文章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反复提到西南联大的“许多教授”有何用意?我疑惑了,想不太明白。和很多青年教师一样,我迫不及待地想从教学参考书里找到答案,因为第二天就得去比赛,不允许我再有迟疑了。欣喜中看到“浅白的文字背后隐含了一种淡淡的‘苦味’”②这样一句话。我知道了,我读到文本的精要所在了。可是当我再仔细读的时候,却发现它似乎要和我开个玩笑,没有了。这样语焉不详的教学参考却给我带来了研读文本的信心,带来了更大的动力。

正如新课标说的“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章主旨的恰当地确定,重、难点的准确把握,是我在上课过程中所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这关系到教师本身是不是真正理解了文本。我们不可想象,教师还没真正读懂文本,在课堂上却能自如有效地和学生一起学习。

“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这通常是阅读文本行之有效的方法。③于是,我就先去查找了金先生的简历。

金岳霖年表

1895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

1911年,考入清华学堂;

1920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

1921年,到英国学习,在伦敦大学经济学院听课;

1926-1929年,清华大学聘请金岳霖讲授逻辑学。秋,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任教授兼系主任;

1936年,《逻辑》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列入“大学丛书”出版;

1938年,西南联大成立,金岳霖任联大文学院心理学系教授兼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

1940年,《论道》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获最佳学术著作评选二等奖;

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

1950年,任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全国6所大学哲学系合并为北京大学哲学系,金岳霖任系主任;

1955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学部成立,金岳霖任学部委员。9月底,任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兼逻辑研究组组长;

1965年,《罗素哲学批判》一书完稿;

1977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所长兼研究室主任;

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举行“金岳霖同志从事哲学、逻辑学教学和研究工作五十六周年庆祝会”;

1983年,《知识论》一书时隔40余年,终于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

1984年,金岳霖在北京寓所逝世,享年90岁。

从年表中,我发现作为知识分子的金岳霖,他最著名的著作《逻辑》《论道》《知识论》都是在解放前就已经完成了,其中《知识论》是在抗战期间,在昆明时已经写完了,时隔40余年后出版。而在解放后金先生在他所挚爱的哲学上似乎失踪了,转而投入到更多的社会事务中。我恍然大悟,想到了很多人。尤其是作者的老师沈从文先生,解放后就被剥夺了文学创作权利,醉心于考古研究。其实很多的大家在后来都是这样地销声匿迹了。我明白教学参考上所说的“苦味”了,明白了金先生晚年的“深居简出”的缘由,明白了说的“你要多接触接触社会”的分量所在了,也明白了为什么作者在最后要说“除了一本大学丛书里的《逻辑》,我所知道的,还有一本《论道》。其余还有什么,我不清楚,须问王浩”。

接着我又去查找了金岳霖和林徽因的交往资料。了解了他们之间传奇般的恋情故事,并为之深深感动。明白在金先生一生中有这样一份甜蜜的愁苦,对他来说也就不再寂寞了。

因此,最终确定把带领学生共同挖掘文本内藏的“苦”味作为教学重点以及难点。而对前面的“趣”部分内容做了相对简单的处理。通过我的教学设计试图让学生明白,文本传透出来的“趣”后是金先生的“真”性情,而其“味”后品尝到的是“苦”人生。然后,初步梳理出文本的主旨:表达了作者对大师率真人格的景仰,对大师在时代洪流下的不幸的悲悯。定下主旨后忽想到,前面考虑过的“许多教授”情节又做何解析?于是又重新投入到了文本的研读中,发现文章里还给我们介绍了几个联大的教授: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他们身上不是都有着金先生影子吗?于是明白,作者正是把金先生放在了更大的历史背景中去思考。作者在文章中的思考,并不只是为了单纯地怀念金先生,而是想借回忆来引起我们今天的人们对那个时代以及那个时代的人们更多的思索,从而获得更多的启示。从而我重新设定了文章主旨:表达了知识分子对西南联大那样充满自由精神的殿堂的向往,以及对那个时代知识分子所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的赞叹,同时表达了知识分子无法左右时代、左右自己命运的悲哀。此时,记起在教学参考里说的“‘有趣’是全文的‘文眼’”一句,觉得很有点探讨的必要的。

在明确了文章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后,如何引导学生突破则成了我在备课过程中第二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了。我们不能在读了文章、教学参考后,立刻就去上课,去等待课堂的自由发挥,这是对学生、对课堂的极度不负责任。充分的预设才能有美丽的课堂生成。有人说“读书的快乐不是来自别人的现成的结论,而是来自自己在阅读中的发现”④。合理地引导学生对难点进行突破,让学生获得阅读中的快乐,对培养学生审美和探究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才能达到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那么到底该怎么去突破呢?我想在这里说一下本人在本课时中粗浅的做法:

第一,合理裁剪材料,引导学生回到文本,去“读品悟”,从字里行间去品出“苦味”。

这时候,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是很重要的。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功力。点得太过了,学生的探究就失去意义了;点得不到位,学生就无法探究。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备课时候仔细预设。首先,本人对找到的资料在不违反其本意的前提下进行了一定的处理,以便更容易引发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

材料一:

1. 金岳霖年表:

1895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

1926-1929年秋,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任教授兼系主任;

1936年,《逻辑》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列入“大学丛书”出版;

1938年,西南联大成立,金岳霖任联大文学院心理学系教授兼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

1940年,《论道》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983年,写于抗战时期的《知识论》一书时隔40余年,终于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

1984年,金岳霖在北京寓所逝世,享年90岁。

2. 胡适:政权已很成功地做了一件不可能的事,就是将这一位最倔强的个人主义的中国哲学家的脑给洗干净了!

3. 《冯友兰传》:20世纪50年代“反右”运动中,金岳霖给冯友兰作思想工作,当时两人抱头痛哭。

材料二:

当金岳霖认识林徽因的时候,她已经名花有主,可是他们相互倾慕,而且感情真挚。1932年,林对丈夫梁思成说:“我痛苦极了。我现在同时爱上两个人,不知怎么办才好?”丈夫思考后说:“你是自由的,你如果选择老金,我祝你们永远幸福。”可金岳霖听到后却说:“可见他是真正爱你,我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退出。”从此他们阳光地相处,并且一直比邻而居。梁思成在徽因去世后不久续弦,而金岳霖却一直终身未娶。

其次,在呈出背景资料后,充分尊重学生探究活动,但同时也预设了几个小问题以备学生的探究碰到疑难时可做适当的引导。例如:文章只是写了他的有趣吗?结合背景分析,作者说“那情景一定非常有趣?”你认为呢?等等。这样的预设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背景资料的帮助下,学生可能从“有一年、老朋友、接触社会、著作不多”等等文字中找到发现的乐趣,能真正地从文字间读懂金先生。读懂金先生不只是淡淡的苦味了,对于这样一个哲学家,被迫远离挚爱的哲学几十年,无论如何,我们不该只是说声“淡淡”就了事了的,所以教学参考里所谓的“淡淡”只是作者在表述技巧中所呈现出来的给我们的感觉而已。实质是作者为师者讳,为政治讳,因而只能留给我们这样若有若无的苦味了。

第二,对学生不易把握的难点,教师的问题设置应注意梯度。

在上一环节中,学生基本上能感受到文本在“趣”背后的“苦”了。如何能让学生去更深入地体会到文章不仅仅是写金先生的,这可能是更大的一个难题所在。本人对此也进行了充分的预设。对问题进行分解,把学生感到困难的问题分成若干的小问题,从而去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例如:1. 文章里有没有多余的语句呢?2. 前后反复的讲到“许多教授”,文章中对这些教授有所描写吗?3. 从中可以看出这些教授都是什么样的人呢?4. 那么写这些教授有何用意呢?这样四个分梯度的小问题能逐步有效地带领学生走向更深的探究、思索,从而带领学生去找到更符合文本本意的理解。

说到这里,有教师会认为,本人对文本的预设太强,会不会干扰到学生的活动,会不会有陷入“牵着学生鼻子”学习的嫌疑。本人在此想告诉大家的是,备课期间,越详细的预设会带来学生课堂里越有效的活动。本人所预设的引导并不就一定在课堂上呈现出来,但是充分的课前思考,能让我们在学生碰到探究难题的时候,恰到好处地进行引导。问题的预设,并不是为了压制学生的发挥,相反,“问――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⑤,能使之沉入更深的思索,让学生更有兴致去进行文本研读。总之,充分的预设是有利于更好的学生探究的。

经过一天的设计,我的这堂课最后在比赛中获得了该篇目教学的第一名。比赛后,教研员和我又进行了约半小时的探讨。我觉得,有必要在这里来说一说。他认为:“能不能把文本放到更宽广的范围去审思,放到整个历史长河中去,使文本解读更富有文化感、历史感。”他的话让我想到很多。是啊,像金岳霖这样的知识分子在中国的历史上何尝缺少过呢,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竹林七贤再到五四时期的西南联大,中国的知识分子一贯如此。在思想解放的时代,他们个性张扬,亲自探寻生命的意义所在;在政治恐怖的时代,他们都一个个被迫销声匿迹,或者遭受残害。那么,我能否组织出这样的主旨: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觉醒了的文人展现了他们张扬的个性、要求思想解放的可爱之处,却又有无法抗衡时代、无法左右自己命运的悲哀?但是这样的阅读,我担心对文本似乎有过分拔高之嫌。在此,我只能以此问题求教于众大方之家。

在这堂课中,可能比原来只上“趣”的课堂会少了不少热闹,但是教师的思考必定会带领学生进入更深的思索,必定会引起学生探究的浓厚兴趣,而这可能是比所谓的热闹课堂更美的。在这一天中,我发现了语文之美!语文的美不在热闹,不在喧哗,应该是在教师、学生、文本间思想的交流、情感的激荡中!语文的美,不是来自于别人的现成结论,而是来自自己在阅读中的发现!语文的美,是在课堂中呈现给我们浓郁的“文化味”!相信只要我们教师勤于发现,我们的语文课堂必定盛开最美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①于漪《在首届长三角中学语文教育论坛上的发言》,《语文学习》2008年第6期

②《语文教学参考书》(必修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③《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④⑤于漪、刘远主编《黄厚江讲语文》,语文出版社2008年版

(浙江省宁海县正学中学;315614)

上一篇:永远挥之不去的敬慕 下一篇:是“想”,还是“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