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音乐教学改革探析

时间:2022-07-23 01:44:13

现代音乐教学改革探析

摘 要 美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我国音乐教学中存在课程中断现象,教学内容杂乱无章,教学形式单一,音乐考核不规范,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设备简陋等问题,因此教学改革成为一种趋势,本文主要从转变教学观念、加大教育投资、提高教师素质、变革教育模式和规范考核机制几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 音乐教学 改革 教学模式 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音乐教学与教学改革

音乐教学作为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在音乐普及教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教学是以课堂教学形式传递艺术美并共同欣赏美的活动,然而成功的音乐教学需要教学艺术,睿智活泼的教学艺术可以使音乐教学达到理想的审美境界。面对目前我国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与时俱进进行音乐教学改革,便成为大势所趋。

2 音乐教学现状

2.1 开设课程,但课程中断现象严重;材,教学内容却杂乱无章

1995年5月6日“科教兴国”战略首次在全国提出,这是教育在促进科技强国的突出体现,它重现了人类社会“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根本,提出了教育改革的方针,开启了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型,把形式变成实际,力求培养出适应于国家千秋伟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很多学校积极响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号召,在学校开设了德智体美相关的课程。但从一些实地调查看来,真正能够严格按照课程安排,一直坚持音乐教学的学校少之甚少。课程开设初始阶段,学校的音乐课会按课程进行,但随着学生学业负担加重,加上期末考试临近,音乐课被其他课占用的现象是很常见的。调查显示,一直能“将音乐教学进行到底”的学校,占很小的比例,音乐课程的中断现象较严重。

音乐教材方面,国家教委教学计划规定有材,音乐教学也应该有正规的课时进度安排,但约有75%学校的音乐课程内容是很随性的,是由音乐教师自由取舍的,缺乏规范化有计划的教学安排。对于音乐授课内容,初高中的音乐课程最为明显,教委要求上课内容积极向上,但不少学校的音乐课堂过分强调音乐的“亲民性”,教授大量流行歌曲或网络歌曲,背离了音乐教学培养学生高雅审美品位的初衷。

2.2 教学形式单一,忽视基础知识的教授;课外文娱活动较少,缺乏实践

目前的初中音乐教学,学校基本采用“一课一支歌”的原始模式,学生以听唱为主,基本没有视唱的机会。这样单一呆板的音乐教学方式,即便是通过“勤学苦练”教会了学生一首歌,那音乐教学美的教育又从何谈起呢?

一些经济实力雄厚的学校,为了使那些具有音乐天赋的学生发挥潜质,一般会开设音乐专业、合唱队、乐队和专门的舞蹈班,平时进行技巧技能的训练,定期会有一些大中型的文娱演出或比赛活动。但实际情况中,定期的文娱演出次数有限,一些经济实力薄弱的学习,基本没有户外的文娱演出和汇演活动,学生基本没有音乐实践的舞台和机会。

2.3 音乐成绩考核不够规范,未列入学生成绩测评

1989年起,我国教育政策规定,将音乐课正式与体、美一起纳入到学生学籍管理中,纳入学籍也就意味着音乐课会成为评定学生成绩的依据之一,可实质上,很多院校的音乐课程并没有真正与学生升学考试、评优评先、综合测评等挂钩。并且音乐课的考核形式单一,有的学校只是凭借学生清唱一首歌,或者依据学生平常表现,便给学生定下了年终的音乐课成绩。通过试卷考核教材内容的学校占很少的比重,90%以上的学校并没对音乐成绩考核做出详细的规定。

2.4 教师队伍不稳定,素质有待提高;教学设备简陋,经费匮乏

一些学校对于音乐教学的师资分配,或多或少会有“哪里空缺哪里补”的现象,这就使得一些非音乐专业出身的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很被动的情境。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会耽搁学生汲取知识的机遇,一定程度上也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师资队伍不稳定,难免会出现教师改行等一系列不安定因素。教师队伍偏向年轻化,教龄较短,教学经验不足。

3 音乐教学改革措施

3.1 转变教学观念,践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理念

音乐教学改革的关键不是教材,而需要先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只有深刻认识到音乐教学的必要性和前瞻性,明确音乐教学观念,才能有针对性地优化教学结构。学校要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前提,因材施教,以挖掘学生潜质为基点,以培养兴趣和鼓励个性发展为重点,才能真正达到音乐教学培养高雅情趣的目的。

3.2 加大音乐教育的投资,引进多媒体等现代信息媒体技术

要想使音乐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是要有健全齐备的音乐设施做坚强后盾的。钢琴、有线谱黑板、专用琴房、专用录音机、音乐影像资料、节拍器、录像机等音响设备是硬件设施,有了完备的硬件做后盾,才能营造良好的音乐教学氛围,同时学校应加大对艺术教育的投资力度,及时更新相关的报刊和图书,及时维修和保养音乐教学设备。尤其是,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音乐教学是抽象的艺术化,更需要高科技手段将其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课堂上。音乐教师要讲好一节课,就要搜集大量的图片、文字、录像、音响等资料,引进多媒体教学,可以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调动起来,烘托音乐的美感氛围,帮助学生体验音符的美妙,加深学生对授课内容的印象和理解。

3.3 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变革传统教学模式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和音乐教育改革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好坏。教学改革中,教师队伍需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不仅要有灵活多变的课堂应变能力,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要有控制课堂局面的组织能力,同时在现代化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有操纵多媒体的计算机技术,和吹拉弹唱的音乐专业素养。

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要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个性和兴趣的开发,借教师智慧的引导,给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

教学改革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确定教学目标,构建教学步骤,使音乐发挥天然的亲和力。

3.4 规范课程考核形式,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课程考核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有效形式,是验收教学改革成果的方法。课程的考核应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发展性和前瞻性的机制为指导,以挖掘学生潜力、体验音乐美感为出发点,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和集体参与评价的方式,评出单项优秀奖和综合优秀奖,既能够充分显示教育评价的民主性和公开性,又能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和特长,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肖婷.音乐教学的现状 魅力再现之我见[J].新课程(上),2011(7).

[2] 梅胧文.高校音乐教育现状与教学实践模式之初探[J].艺术科技,2013(1).

[3] 教育网.关于实施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第十三号文件http://www. /

[4] 尹红.音乐教学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顾泠沅.教学改革的行动与诠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上一篇:谈碳纤维加固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下一篇:探究性学习中阻碍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因素及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