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期刊阅览室的发展现状及服务管理模式创新

时间:2022-07-22 09:52:35

高职院校期刊阅览室的发展现状及服务管理模式创新

【摘 要】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分析高职院校图书馆期刊阅览室的发展现状。围绕服务师生、服务科研、服务教学的中心任务,创新性的从硬件建设、软件建设两方面探讨高职期刊阅览室的服务管理创新模式,在为读者服务工作中,提升服务品质,把高职期刊阅览室打造成读者温馨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高职院校;期刊阅览室;服务管理模式;创新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图书馆期刊阅览室是全校师生查阅文献资料和获取新知识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专业性很强的学术性机构。随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深入人心,为了使广大读者能更好、更快地获取所需的信息和知识,期刊阅览室应从管理和服务上不断改善和创新,以满足读者各方面的需求。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期刊阅览室的发展现状

1.期刊阅览室的管理水平落后,导致期刊资源利用率低和结构不合理。手工登记为主要的期刊阅览管理工作手段,造成了管理的低效率。与传统纸质期刊相比,电子期刊更为方便快捷,冲击了纸质期刊,使得期刊阅览室的读者数量不断减少,造成期刊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同时,期刊阅览室没有提供通畅有效的渠道接受读者反馈,无法掌握读者对期刊使用的满意程度,没有了解重点刊物内容和注意掌握读者的阅读倾向,没有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学校专业设置的变化进行及时调整.从而导致期刊结构不合理。

2.期刊阅览室的被动服务,造成了服务满意度较低。由于高职院校期刊阅览室不重视对馆藏期刊资源的介绍和宣传,导致很多师生对期刊资源不了解。期刊阅览室管理人员所提供的被动咨询服务,失去进一步了解读者需求的机会。这使得读者对其服务很不满意,造成了双方的僵局[1]。

3.深层次多元化服务有待提高,致使管理不精细、无创新。部分高职院校期刊阅览室的期刊管理与阅览服务仅停留在日常的登账、分类、上架、装订上,虽然有些手工操作已被计算机替代,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浅层次服务状况,深层次的定题服务、个、专题检索、咨询与导读服务以及读者喜闻乐见的多种服务活动还没有深入、系统开展。

4.开架阅览的方式,在方便读者自由取阅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弊端。期刊的混藏或混放造成了错架现象的出现。错架现象既让读者找杂志困难,也浪费了管理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整理,使开架阅读的方便性和快捷性不能完全体现出来。开架阅览使偷窃现象也时有发生,每年都要为防止图书偷窃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杂志的人为污损和撕页破坏现象也同样屡见不鲜,这种“开天窗”的违规行为主要发生在娱乐期刊和专业期刊方面,难以防范。而污损比较严重的主要集中在习题性的杂志和部分专业期刊。有的同学经常不自觉地在上面画线、作记号、涂改、涂鸦等等,使这些杂志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损。

二、高职院校期刊阅览室服务管理模式创新――硬件建设

1.优化期刊阅览室外部环境及室内环境的管理。加强对图书馆阅览区外部布局与周遍环境的管理,降低外部噪音对室内读者的影响。通过期刊阅览室内部环境的改善和美化来吸引读者――种植盆栽植物,绿化阅览环境;张贴鼓励读者学习、励志的名言警句或名人画像,激发学生读者强烈的求知与奋发向上的精神,美化阅读环境;选择符合读者心理需求的色彩装饰阅览室环境――使读者对阅览室有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进而激发其阅读的欲望。

2.优化阅览室环境空间。设置自带手提电脑隔离区,开通无线网络,为自带手提电脑的读者提供便利的服务,方便读者利用纸质文献和网络文献并用的查询。同时,应为师生读者提供复印、打字、扫描、刻录光盘服务。加强“一站式”硬件建设。

3.优化馆藏结构。为了做好过刊的典藏工作,延长期刊文献寿命,应根据读者的反馈意见,咨询统计和以其它期刊目录为考虑,确定典藏目录,保证重点期刊保有量,淘汰低质量期刊。随着原文数据库的引进,可根据馆藏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期刊的订购品种,把节省下来的经费用来订购新的高质量的期刊,不断淘汰,不断更新,形成良性循环,使质量高的期刊在馆藏期刊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以满足读者需求,提高馆藏期刊的利用率。

4.合理布局,科学合理排架,减少期刊损坏及“乱架”现象。规范期刊的排架方式,避免在阅览区设置障碍物,利于读者取放杂志、更利于工作人员的检查监督,减少杂志的损坏率、丢失率,一定程度上避免“乱架”现象。为防止期刊盗损,应采取防盗磁条与防盗检测仪联合使用的方式加强期刊安全监管,同时应在视线不易到达的地方还安装了监控器。对那些心存侥幸心理、不遵纪守法的读者起到监督作用,有效地降低期刊的损坏率和丢失率。

三、高职院校期刊阅览室服务管理模式创新――软件建设

1.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人性化服务。制定并不断完善期刊阅览室人性化管理规章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优化期刊阅览室开放时间,使教师、科研人员、广大学生能在业余、课余时间充分利用期刊阅览室资源。

2.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加强期刊阅览室管理人员的培训。通过在岗培训、派出学习、交换学习等方式不断充实更新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素质,强化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实现人才与岗位的最佳配置,形成知识互补、专业互补的优势,造就一支在期刊阅览服务过程中具有较强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外语能力、综合处理问题能力的管理队伍。

3.开展“与读者互动”服务,实行多元化服务。鼓励读者参与图书馆文化资源的建设,以尊重读者、关怀读者为宗旨,通过QQ、E-mail、留言板、电话或手机通话等多种渠道与读者沟通、交流,掌握读者对期刊使用的满意程度,了解重点刊物内容和掌握读者的阅读倾向,介绍和宣传馆藏期刊资源。举办“读书有奖征文比赛”、“知识问答”等有益活动,让师生感受期刊阅览室不同的文化氛围、文化气息,加强了馆员与读者间文化、思想交流,在馆员和读者建立了一种良性互动的和谐关系 [2]。

4.加强期刊阅览室的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制定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严格实行定岗、定责、分类包干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各个工作人员的岗位和工作范围、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制定考核标准,并做到奖惩分明。要求阅览室的工作人员爱岗敬业,现刊和装订完的过刊应及时上架,对现刊及时下架装订;工作人员随时巡架,及时对乱架期刊进行归架;要敢于管理,维护良好的阅览秩序,把乱架、错架现象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总之,创新高职院校图书馆期刊服务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创新,与时俱进。高职期刊阅览室的人性化服务是馆员对读者的真诚和爱心在每个服务细节中的具体体现。要认认真真地关注每一个细节,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使读者真正感到高职期刊阅览室不仅是查阅文献资料的场所,而且是漫漫求知路上一个温馨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蒋浩宁.高校图书馆期刊阅览室的发展现状与应对策略探究[J].改革与开放, 2013(8):185.

[2]劳江霓.期刊阅览室人性化管理与读者互动服务的探讨[J].农业网络信息, 2012(8):54-56.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关于恒大的“哥德巴赫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