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与NAEP阅读试题例析

时间:2022-07-22 05:27:38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与NAEP阅读试题例析

以NAEP2011八年级阅读试题、2012北京中考语文试题为样本,从试题题型数量、问题设计以及评分标准三个方面,来比较NAEP阅读试题和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异同,并为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的设计提供参考。

NAEP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一、试题题型数量比较

从表中可以看出,NAEP2011八年级阅读共测试了三篇文章,30道题,其中选择题16道,主观题14道,两种题型几乎平分秋色,平均每篇文章至少10道测试题。而北京的中考现代文阅读也是测试了三篇文章,共8道题,都是主观题,没有客观选择题,平均每篇文章最多测试三道题。很明显,两者有很大的差别。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二者的评价目的不同。NAEP阅读测试框架中把阅读定义为“阅读是能动和复杂的过程,包括理解书面文本,发现和解释含义以及根据相应的文本类型、目的和情境使用这些含义”。这个定义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从对阅读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NAEP阅读测试主要考察学生查找/回忆、整合/解释和批判/评价等能力。每篇文章充足的题量可以保证测试的全面性,而这些能力的考查既可以以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又可以以主观题的形式来考查,很灵活。我国的“中考说明”和“课程标准”并没有对阅读进行明确的界定,中考阅读理解考查的重点是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记忆和理解语文知识的能力。《2012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在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一项中列出了11个能力考查要点,由于每篇文章测试的题目较少,这些要点在考试中并没有得到全面的考查。

二、问题设计的比较

问题和指导语又称为题干。命题者通过题干来明确答题的要求,落实评价的目标;被测试者则要根据题干来明确答题的任务。问题和指导语设计得清楚与否,直接影响到测试的效度。

2012年北京市中考现代文阅读理解按照文体的不同测试了三篇文章,记叙文测试的第二道题,试卷中的第16题,是这样表述的:

16.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作者认为“白梅无价”。(4分)

记述文测试题的第三道题,试卷中的第17题,表述如下:

17.本文的描写和议论都饱含感情,请以第3段的相关内容为例,作简要赏析。(不超过150字)(7分)

第16题题目设计简单明了,学生读后不会出现歧义,明确是结合全文来回答问题,不能限于一个段落中。但是这篇文章语言诗意化,有很浓的抒彩,与考生平时的阅读有很到的差异,题目有要求学生结合全文来回答,所以难度很大。第17题是考查学生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来赏析文章的第三段,但是前半句的描述很笼统,中考说明对表达方式的要求是了解即可,学生对描写和议论这两种表达方式也只是有所了解,那如何用来赏析呢?为防止死记硬背的情况,不妨把描写和议论做一下细致的说明。在两道题对学生的限制太多,学生都必须要结合原文,这样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就很少了,不能很好地考查学生自己对文章的独特想法和见解。

NAEP阅读主观题非常注意问题的设计。下面以NAEP 2011八年级阅读试题中的一个问题为例来进行简要说明。

第2题:你认为第一段中对阿比盖尔·亚当斯的描写是开始这篇文章的有效方法吗?并解释一下为什么或者为什么不使用文章中的信息。

第11题你认为参政扩大运动中的女性可能对文中最后一部分的描述——“渐变”,会有怎样的感受?用文中的例子来说明你的观点。

这两道题分别考查了学生对作者写作手法的评价和对事件的看法,回答这两个问题学生必须有自己的看法并且还要做出合理的解释,或是用文中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总体来看,这两个问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题干中“你认为”更是在强调只要是学生自己的观点,并且言之有理即可。由此可见,NAEP阅读测试更侧重的是学生自己解读文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NAEP每一道试题都有清晰的能力和难度定位,具有特定的难度等级和能力要求,考试指向非常清晰。

三、评分标准的比较

在语文测试中主观题有着自身的优势:可以使学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悟、对文章做出自己的评价。但是答案的开放性却给语文主观题的评分工作带来了困难,评分的客观公正性很难得到保证。下面我们以2012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的第17题和NAEP2012八年级阅读试题中,第2题的评分标准为例来进行分析。

北京市中考语文第17题的评分标准

17.答案示例一:

第③段描写了许老在“我”家作画的过程,用“捉”“横扫”“挥舞”的动作描写,写出了许老作画时恣意挥洒的样子;用“可他却无法从情感中自拔”的议论,表达了许老作完画仍沉浸在悲痛之中的状态令“我”既感动又担忧的复杂感情。这些描写和议论都饱含感情,表现了两位画家之间的深厚友情,感人至深。

答案示例二:

本文寓丰富的情感与描写和议论中。第③段用“刚躺下,又爬起来,大叫‘拿宣纸来’”的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了许老想通过作画来悼念师兄的急切心情;用“他哪里是在作画,简直是要划破阴阳之界”的议论,点出许老作画时笔笔着力、悲痛万分的状态带给“我”的震撼。

NAEP2011八年级阅读试题第2题的评分标准

2.你认为第一段中对阿比盖尔·亚当斯的描写是开始这篇文章的有效方法吗?并解释一下为什么或者为什么不使用文章中的信息。分数及描述:

第一,完全理解。

这一级别的回答,能通过文章开始和其他部分的特殊联系或者通过对文章开始与下文如何联系的理解,来解释对阿比盖尔·亚当斯的描述是否是开始这篇文章的有效方法。

①我认为这是开始文章的好方法,因为它告诉我们在1776年阿比盖尔·亚当斯就已经想为妇女争取平等权,但是却没有得到重视。

②我确实认为这是开始这篇文章的好方法,应为它说出了妇女权利运动最开始的情况。

③是的,它为让你为下文的阅读做好准备。在开始讨论为独立而战和文章将要谈及的事有关。

④是的,因为它告诉我们在这个国家里女性有取得和男性平等的决心。

⑤不是,他们应该以1848年女性想要获得投票权来开始。

第二,部分理解。

(1)这一级别的回答要求能够提供基于文本的概括,来解释对亚当斯的描写是否是开始这篇文章的有效方法。他们不用说明对文章开始和其他部分关系的理解。

①我想是因为这一事件为文章的开始做准备。

②是的,因为它让你知道一些著名的人物在妇女平等方面的言论,并且告诉你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③是的,因为它奠定了文章的基调并且告诉我们将要读到的内容。

④是的,因为引用历史可以引起我们的注意。

或者

(2)解释阿比盖尔·亚当斯的陈述,但是他们不能解释为什么这么描写,这么描写是否是文章开始的好方法。这些回答可能会也可能不会表达个人的意见。

①我认为这是文章开始的好办法,因为讨论了独立权。

②不,不完全是,因为阿比盖尔所说的是女性还没有机会参加选举。

③她希望女性独立。

④阿比盖尔·亚当斯的陈述是文章开始的好方法。她坚持自己的信仰希望人们能起来反抗。

第三,几乎不理解。

这一水平的回答提供不相关的信息,或者无法支持个人的见解,或者仅仅是简单的复述问题。或者是简单回答阿比盖尔·亚当斯的话而没有进一步的解释。

①不是,它会把一切弄乱。

②我不这么认为因为它读起来非常枯燥。

③是的,阿比盖尔做了一个很好的陈述,这是一个很好的介绍。

④可能它们应该和列克星敦和康科德有一点儿联系。

⑤是的,因为她敦促她的丈夫“记住这些女士们,对她们要比以前更加支持女性们。

仔细对比两个评分标准我们可以发现:

北京市中考语文主观题的评分标准是按要点给分,答对一个要点便会得到相应的分数,然后把分数相加就是该题的最后得分。这种评分方法非常灵活,便于操作。如第17题中,答出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找出议论的句子给一部分分数,对这些描写、议论的句子进行具体的分析给一部分分数,整个题目的语言表达又要占一定的分数。

NAEP的评分标准是按照等级来给分,只要达到相应的水平就会得到相应的分数。NAEP阅读评分标准的制定是非常详细的,把学生可能的答案尽可能的列举出来,将这些的答案进行归类,作为打分的分界线。第二题中把学生的答案分为完全理解、部分理解和几乎不理解三个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又包括对回答的具体描述与说明、所得分值以及相应的样例。根据这些具体的描述与说明增加了评价的可操作性,也有效地控制了评分过程中可能造成的误差。

参考文献:

[1]方云龙.开放性试题质量分析(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2,(9).

[2]姚永夫.开放性试题的特点及其解法初探[J].中学文科,2001,(8).

[3]Reading Framework for the 2011 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上一篇:关于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的探讨 下一篇:突破相异构想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