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危重患者褥疮的优质护理措施

时间:2022-07-22 11:16:24

ICU危重患者褥疮的优质护理措施

【摘要】 目的:探讨ICU危重患者褥疮的优质护理措施。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120例ICU危重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优质护理的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褥疮的发生情况以及治愈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褥疮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关键词】 ICU危重患者; 褥疮; 优质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0104-02

ICU危重患者由于局部长时间受压,导致局部组织持续性缺血、缺氧以及营养不良而发生褥疮[1]。褥疮的发生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病情,甚至会因继发性感染而危及患者的生命[2]。笔者从所在医院选取收治的120例ICU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采用优质护理,同期采用常规护理60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优质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ICU危重患者中选取120例。按护理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模式,试验组采用优质护理的模式。试验组男28例,女32例;年龄45~78岁,平均(56.1±3.6)岁;其中发生褥疮高风险的有42例,中风险的有15例,低风险的有3例。对照组男27例,女33例;年龄46~79岁,平均(57.4±3.1)岁;其中发生褥疮高风险的有42例,中风险的有15例,低风险的有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风险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模式,试验组采用优质护理的模式,具体方法如下。

1.2.1 常规护理模式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模式。每2 h为患者翻身一次,30°侧卧位左右交替进行,对于身体较差的,采取每1 h翻身一次,以防止创面长期受压。给予患者按摩创面周围,为患者的骨突出垫上海绵垫,减轻其受压的程度[3]。给予患者营养支持,提高其抵抗力,使创面加快愈合。

1.2.2 优质护理模式 试验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模式。具体步骤如下。(1)成立优质护理小组,由主任担任组长,护士长担任副组长,科内其它护士为组员。(2)入室基础护理。危重患者进入ICU时,首先应给予患者吸氧或接入呼吸机,以保持患者呼吸道的畅通,对于全麻未醒患者应让患者处于去枕平卧位的休息姿势,预防因呕吐导致的窒息[4];同时给予患者心电监护,监测患者的血样饱和度、心率、血压、呼吸等指标。此外,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等,注意测量体温,对于体温持续升高的患者,应给予物理降温,对于体温不升者,应注意保暖[5-6]。(3)皮肤护理。保持患者皮肤的清洁与干燥。组员每天为患者更换病号服、床单、被褥等,每天一次为患者清洁皮肤,并使用爽身粉或者滑石粉[7]。在患者受压皮肤处和容易发生褥疮的区域内贴透明敷贴或者喷赛肤润[8]。每次患者排便后,先用纸巾擦拭,接着用湿巾清洗,最后用炉甘石洗剂外涂肛周。对于腹泻患者,及时通知医生用药,减少排便的次数[9]。(4)减压护理。给予气垫床、海绵垫或者水垫床等来分散患者身体的压力。夏天使用水垫床,瘫痪急性期的患者使用气垫床。每2 h为患者翻身一次,30°侧卧位左右交替进行,对于身体较差的,采取每1 小时翻身一次,以防止创面长期受压。给予患者按摩创面周围,为患者的骨突出垫上海绵垫,减轻其受压的程度[10]。(5)换药护理。使用0.5%碘伏消毒创面,剪去坏死组织,然后均匀涂抹0.5%碘伏,使用棉签在创面上均匀涂抹云南白药,用纱布覆盖并固定,每天一次。对于创面大且渗出液多的患者,局部配合烤灯照射[11-12]。(6)营养支持护理。根据营养师制定的营养支持方案,鼻饲给予患者高维生素、高蛋白质、高纤维素、高矿物质以及易消化的饮食。必要时静脉输血、输注白蛋白,以改善患者身体的营养,减少褥疮的发生[13]。(7)特殊治疗与护理。针对输TPN液的患者,注意控制合适的速度,切忌时快时慢,保证24 h的均匀输入,注意患者的血糖变化;针对给予呼吸机的患者,应保持呼吸畅通,定时放Cuff,密切监测患者的SpO2及血气变化,必要时可以逐渐撤机,鼓励患者自主呼吸;针对气管切开的患者应加强呼吸道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呼吸道的畅通[14]。(8)引流管的护理。将各种引流管如胃管、尿管、胸引管、血浆管、T0管、胰管、膀胱造瘘管、瘤腔引流管、脑室引流管等接于床旁并妥善固定好,密切观察伤口敷料是否干燥完整,各种引流管是否通畅,对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等并作好特护记录,若发生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给予及时的处理[15]。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褥疮的发生情况以及治愈情况。采用Braden褥疮预测量表[2]评价患者发生褥疮的危险性:低风险为25分以上,中风险为19~24分,高风险为0~18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褥疮发生情况的比较

试验组患者褥疮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表1 两组不同风险患者褥疮的发生情况比较 例(%)

组别 高风险 中风险 低风险 总发生

试验组(n=60) 3(5.00) 1(1.67) 0 4(6.67)*

对照组(n=60) 10(16.67) 2(3.33) 1(1.67) 13(21.67)

*与对照组比较,P

2.2 两组患者治愈情况的比较

试验组ICU危重患者的褥疮60例全部治愈;对照组ICU危重患者的褥疮50例治愈,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ICU危重患者是褥疮发生的高发人群,而褥疮发生的内在因素为患者的感觉功能障碍、营养不良、组织缺氧、应激;外在因素为压力、摩擦力、剪切力、环境潮湿。因此,采取的护理措施应从这几个危险因素出发,并对患者发生褥疮的危险性进行Braden褥疮风险评估,重点预防,减少患者的医疗负担。Braden褥疮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为潮湿、感觉、活动、移动、营养、剪切力以及摩擦力这六大部分。每项得分1~4分,总分为6~23分。得分越低说明发生褥疮的风险越高。

通过试验可知,试验组患者褥疮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对ICU危重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地减少褥疮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频华,赵春英.褥疮护理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1995,11(10):44-45.

[2]林冬梅.艾灸配合碘伏外敷褥疮在社区患者的应用和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65-66.

[3]王雪萍.压疮护理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2):187-188.

[4]伍虹云,文艳梅,褚小丽.老年重症病人褥疮易发相关因素的探讨及预防措施(附194例报告)[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4):605-606.

[5]牛艳,罗月英.两种不同方法在褥疮护理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4):3319.

[6]陈志凤.外科骨折患者褥疮形成原因与护理干预[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1):130-131.

[7]叶庆云.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J].当代医学,2011,17(33):114-115.

[8]韩丽,吕宝勇.糖尿病合并褥疮30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5):87-89.

[9]诸葛红霞.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褥疮的预防与护理[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8):397.

[10]梁萍.骨科瘫痪患者并发褥疮的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2,7(6):223-224.

[11]贾巧,李白玉.老年人大面积褥疮28例治疗与护理[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2,41(5):543-544.

[12]周玲玲.浅析褥疮护理新进展[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1):106-107.

[13]赵丽.ICU危重症患者褥疮的护理体会[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2,19(5):319-320.

[14]田燕,杨晓兰.褥疮预防和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1):337-338.

[15]王玉梅.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2):778-779.

(收稿日期:2013-09-04) (编辑:朱姣)

上一篇:影响高校课程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 下一篇:心绞痛并发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与前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