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中学化学课堂导入的设计

时间:2022-07-22 10:45:51

新课改中学化学课堂导入的设计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导课技巧问题更加为同行所关注。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导课技巧问题,存在于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和导课技巧,有其本身的特点。

【关键词】新课改 化学 教学设计 导课方法

好的课堂导入犹如精彩戏曲中的序幕,开头开得好,就能先声夺人,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但导入新课时所选用的内容必须紧扣课题,不能脱离正课主题。否则不但没有起到帮助理解新知识的作用,反而干扰了学生对新授课的理解。因此导入既要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心智,启动他们的思维,又要注意导入的有效性,避免离题万里、无病甚至喧宾夺主的现象。好的导入能够起到创设教学情境,揭示教学内容的作用,从而为上好一节课奠定良好的基础。课堂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对于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不同的方法。一般说来,常见的课堂导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复习导入法

教师通过复习已学的知识,进而开始新课题的导入。可以使学生在旧知识形成理性基础之上,使旧知识扩展和延“深”形成一个新理念,构成新的知识结构。因此,新知识传授开始时,通过复习再现学生原有知识内容中与新知识相联系的有关内容,教师很容易提出新的课题,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新课的角色。例如,“乙炔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一节课时,导入可设计提问,同学们还记得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吗?实验中用到哪些药品?反应物是什么状态?反应什么条件?需要哪些仪器?使用装置怎样?然后和学生一起总结出学习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下面我们就运用上面所总结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共同研讨乙炔的实验室制法”。这种导入新知识的方法,会使学生掌握知识速度快、领会深、记得牢,便于教师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当然,在使用复习的方法引入新课时,不能占用太长的时间。因为上课开始时,学生的注意力是非常集中,是教学的黄金时间。此时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必然影响其他教学任务的完成。

二、直观教具导入法

教具导入法就是教师借助展示实物、标本、模型、图片、实验或放映幻灯、录像等手段的一种导入新课的方式。借用直观教具创设的情境,教师及时地针对学生观察到的内容设置疑问,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变直接兴趣为间接兴趣,形成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例如讲“金属晶体中原子堆积”时,可以先向学生展示晶体中原子堆积模型,然后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堆积,学生一边操作一边思考、观察。学生的眼、脑、手都被调动起来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理解能力。在讲甲烷时,可以通过展示甲烷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把分子结构从平面的书本上生动直观地展示在学生眼前,让学生很好地理解甲烷的结构特点。

三、实验导入法

教师可以作演示实验或学生分组实验导入新课,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引发思考。既增加感性认识,又集中注意力,还可以锻炼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如在上“二氧化硫的性质”时,可以表演一个小魔术“无中生有”:相同条件下,向两个体积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充满无色的硫化氢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然后将一只倒立并将瓶口对齐,抽开毛玻璃片,瓶口对紧,颠倒几次,使两种气体充分混合,一会儿,两瓶内壁可见附着淡黄色固体颗粒。学生很疑惑:两种气体接触后为什么会有固体生成?此时,学生学习兴趣顿时高涨,任课教师抓住时机,二氧化硫有哪些性质呢?本节课就来详细学氧化硫的性质。这样学生就能很快融入到学习中来。

四、故事导入法

故事导入指教师讲述一个故事或者预设一个情景,让学生对将要学到的知识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接下来的教学作更好的铺垫。例如,在选修1化学与生活“维生素C的作用”一节的教学中,我为学生讲述了一个科学家的探险故事:“几百年前,远洋轮船上没有冷藏设备,船员们只能吃面包、饼干、咸肉等食物,几个月甚至一两年吃不上新鲜蔬菜和水果。航行期间船员们经常病倒,症状是脸色暗黑、牙龈不断渗血、浑身出现青斑,许多船员甚至因此而死亡。探险家哥伦布的船队在航行途中也有船员患上这种病。患病的船员留在了途经的一个荒岛上,他们采摘了红红绿绿的野果调节口味并用以充饥。过了几日,奇迹出现了,这些船员不但没有死去,反而恢复了健康。同学们知道这些船员患了什么病吗?野果为什么能够使他们的身体恢复健康?”上述教学情景的设计,引导学生对维生素C的结构、功能及对人体健康有何益处探究的好奇心。从故事或其他途径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好奇心,而学生的认知好奇心一旦被激发出来,就会产生学习的内部动机。

五、设疑导入法

“设疑导入”是提出问题而导入新课的方式。教师根据授课的内容,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引起惊奇,激发兴趣,引出新课。这样可以使学生觉得问题所在,提高注意力,开动脑筋,引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例如“难容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一节的导入可做如下的设计:“大家知道,氯化银是难溶电解质,那么它在水中是否就一点都不溶解了呢?如果溶解,又存在怎样的现象呢?这节课,我们就要搞清这些问题。”接下去,教师通过实验和讲解,展开教学活动,学生思维积极,注意力集中,学习的主动性大增。

总之,运用正确的、灵活的、多种多样的新课导入方法抓住学生的心理,一段精彩的课堂导入,能让学生温故知新,激发兴趣,唤起求知欲。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是学习动力的重要源泉。因此,好的课堂导入,能够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新课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下一篇:中学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人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