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本地化翻译人员的培养

时间:2022-07-22 09:30:10

高职院校本地化翻译人员的培养

【摘 要】随着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发展,翻译市场对本地化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职院校承担起了培养本地化翻译人员的重任。本文对本地化翻译人员培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高职院校本地化翻译人员的培养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 本地化翻译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1-0080-02

一 本地化翻译

近年来,“本地化”一直是翻译界的时髦词汇,人们对本地化翻译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本地化翻译已成为当今世界翻译活动的一种潮流,被通称为“GILT产业”(GILT Industry),简称为“本地化产业”(Localization Industry)。张莹指出,G代表“全球化”(Globalization),具体特指“某一产品突破本国市场,追求适应世界各国消费市场的过程”,I的意思是“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特指“在技术层面确保一个产品更易被改造为当地市场产品的设计过程,一些很难通用的语言或文化因素将被删减”,L为“本地化”(Localization),指“软件或网页的语言被翻译为产品使用地语言的过程”,T代表“翻译”(Translation)。简言之,本地化就是对某种产品进行语言、文化和技术方面的加工,使之符合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市场需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商品涌入中国,与此同时,中国很多产品也走出了国门。如果这些产品不符合当地人的语言和使用习惯,则无法打开市场。可以说,不论商品的本地化,还是服务的本地化,都涉及语言的转换,因此翻译成了本地化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产品在目标区域的销售和使用情况。

二 中国本地化翻译的现状

崔启亮指出,中国本地化行业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萌芽,而在2010年中国提供本地化翻译服务的语言提供商已超过百家。目前,中国有相当数量的人在参与本地化翻译,如此庞大的翻译队伍却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翻译质量参差不齐。事实上,真正能够提供高水平服务的本地化翻译人才仍然有着很大的缺口,这和中国的本地化行业起步较晚、翻译人才培养相对落后相关。在中国,虽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但是专门的本地化翻译人才培养在我国还不多,只有一些社会培训机构能够提供这样的服务,而高等院校作为人才输送的重要部门却很少有开设本地化翻译课程的。直到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才批准在部分高校开设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教育,确立了培养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职业翻译人才的目标。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教育的设立为缓解我国本地化行业人才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带来了希望。开设翻译硕士专业的高校已经把本地化翻译列入必修课之一,且重视对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 高职院校本地化翻译人员培养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院校,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高职院校中专科层次的英语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往往学习的是一般翻译技巧和篇章练习,而随着本地化翻译行业市场的扩大,毕业后从事翻译工作甚至是本地化翻译的机会很多,这种在校期间一般的翻译练习已经不能适应本地化翻译发展。一方面为了增加高职学生的就业筹码,一方面为了顺应翻译行业的新发展,根据高职学生自身的特点和能力水平,高职院校应当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本地化翻译人员。

四 高职院校本地化翻译人员培养的途径

1.夯实双语基础,培养跨文化意识

作为培养翻译人员的高等院校,无论是培养MTI翻译人才,还是培养本科层次的翻译专业人才、专科层次的翻译人员,均重视双语基础的训练,使其具备良好的语言转换能力,无论何时强调,都不为过。况且,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双语能力从入学时的情况来看,其语言运用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不如本科层次和硕士层次的英语专业学生强。本地化项目虽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需要负责统一规划的项目经理等,更需要译者做很多语言转换的工作。因为本地化翻译就是在语言形式和文化层面上让某一种产品符合目标客户的需要。如果译者处理不当则会导致该产品在当地的销售受影响。所以,高职院校要培养本地化翻译人员,双语基本功的训练必不可少。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某产品不符合目标语背后的文化,会经常导致文化“休克”、文化冲突,甚至导致该产品不能在当地立足。如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中国人对日本丰田公司的“霸道”汽车广告比较反感。同样是汽车品牌的翻译,雷诺公司旗下的“Twingo”汽车,译成“丽人行”比译成“两人行”和“双人行”好,因为“丽人行”能够让消费者联想到有英雄与美女同行之感。因此,在培养高职院校本地化翻译人员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双语能力并熟悉目标语的文化知识。

2.熟悉一些基本的翻译软件

本地化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语言(翻译)问题、实物问题、技术问题、商业和文化问题。目前,信息本地化服务成为其主要的领域,除了包括语言翻译服务,还包括产品(软件、文档资料、音像产品等)本地化、网站本地化、企业信息化和城市信息化解决方案等多方面的内容。作为初涉翻译的人员,为了解本地化行业在国际和国内的历史和发展状况,熟悉本地化翻译的规则和流程,译者需要掌握本地化计算机辅助技术、综合运用翻译记忆库等,扩大翻译的数量,提高翻译的质量。本地化翻译还经常涉及软件的本地化,这需要本地化翻译人员熟悉本地化与国际化工作的概念和原理,运用相关软件与工具,将不同类型的软件文本进行本地化,使该软件符合目标客户的要求。因此,熟练地使用某种翻译软件与工具是本地化翻译人员的必备技能。

参考文献

[1]张莹、柴明.GILT本地化产业与翻译研究新动向[J].中国翻译,2011(3):77~80

[2]崔启亮.中国本地化行业二十年(1993~2012)[J].上海翻译,2013(2):20~24

上一篇: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现状及对策 下一篇:校园网络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