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要把阅读“还”给学生

时间:2022-07-22 06:59:08

【前言】高中语文教学要把阅读“还”给学生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二、把阅读“还”给学生是激发并提升学生阅读兴趣的需要,更是创建“活力”课堂的需要 笔者在本校学生中曾做过一个关于高中语文阅读课的调查,结果显示,近6成的学生喜欢语文课本的文本却不喜欢语文阅读课,其中因不喜欢自己思考文本而不喜欢语文阅读课的占73%;如果...

高中语文教学要把阅读“还”给学生

【摘 要】高中传统语文课堂阅读是程序化的求同的课堂,这无疑束缚了学生自主阅读的思维,打击其自主阅读的兴趣,实施新课程标准,把课堂还给学生,对于高中语文阅读课,不管是预习还是探究环节,就是要把阅读“还”给学生,鼓励并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本文介绍了阅读“还”给学生的必要性,以及在“还”的同时必须注意的两点:一要尊重学生哪怕是错误的“个性化阅读”,二是要注意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并从多个角度去阅读和思考文本。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阅读 个性化

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只追求分数是一个民族的悲剧的时候,在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反省教育的目的与本质时,在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注意到并开始反思语文阅读究竟应该教给学生时,“回归教育的本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阅读“还”给学生的呼声就越来越高,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课尤其应该如此。

一、把阅读“还”给学生是践行教育规律的需要,更是实施《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教师教是为了不教,学生的学是为了能“自学”。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必须做到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亲自看一看;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亲自想一想;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亲自说一说;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亲自做一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教师在语文拓展性阅读课上必须把课堂“还”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才可能最大限度让文本发挥感化、教育、启发的作用;学生只有自己看一看,联系自己的阅历与现实生活,调动以往的阅读经验,说一说,在交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然后再写一写,把自己感兴趣的以及所感悟到的东西记下来,加深印象,才有“探究性阅读”甚至“创造性”阅读的可能。

二、把阅读“还”给学生是激发并提升学生阅读兴趣的需要,更是创建“活力”课堂的需要

笔者在本校学生中曾做过一个关于高中语文阅读课的调查,结果显示,近6成的学生喜欢语文课本的文本却不喜欢语文阅读课,其中因不喜欢自己思考文本而不喜欢语文阅读课的占73%;如果同样的文本不出现在语文阅读课上会更喜欢的竟然高达86%。这个结果似乎在意料之内,可是,我们不得不反思,是什么让学生不喜欢“阅读”教材,是什么让学生不喜欢带着思考的阅读?笔者以为,现在很多语文阅读课,是教着学生“带着镣铐跳舞”,解读题目,分析词句,理清思路,赏析手法:那样的舞蹈,既是功夫,又是痛苦;那样的语文课,既是“高效”,又是折磨。

虽然古人常说“学习如逆水行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可当下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面临的选择太多元,语文阅读一味的“苦中苦”,要想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不少同仁表示压力很大。课文阅读,相对来说没有答题的压力,如果还不是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就等于服用极苦的补药,虽是有益的,但极难下咽,就变成了另一种负担。把阅读“还”给学生,就是还学生思想一个自由的空间,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下选择文本,吸收量也许不尽如人意,质也有待于提高,可是疗效持久,影响深远。把阅读“还”给学生,就是还学生以“阅读”的尊严。阅读是一件比较私人化的东西,是存同求异的过程。从接受美学来说,只有读者自身的以往的知识经验与文本发生碰撞并产生火花,这部作品的审美过程才得完整,作品的美才得以丰富。

因此,不管是预习还是探究环节的阅读,必须将阅读“还”给学生,使其在相对自由轻松的环境中与文本充分接触,真正实现阅读的“私人”化,实现阅读的“个性化”,使课堂没有套话没有陈言,真正的生动起来。

三、把阅读“还”给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包括那些成人眼里很幼稚很非主流甚至与教者本身的认知完全相反的阅读体验,这是“还”的基础。阅读的交流如果不真正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是很难撞出火花来的。比如《项链》,很多学生读了以后会觉得玛蒂尔德很傻,真正的生活中基本上不可能有爱美的人这样愿意赔对方的某样东西而牺牲掉十年的青春与美貌。如果老师此时马上否认,或者从创作、情节等方面去辩驳,那么,这样的课堂和传统的语文阅读课堂有什么分别呢?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艺术的典型在现实生活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如果此时教师能引导学生,从文本与自身经验去分析,学生就会去寻找,去思考,去分析玛蒂尔德的性格,价值取向,以及在文章写作背景下她作这样选择的可能性,进而联系当今社会,哪些人做出过类似的选择。这样的处理,让学生更会仔细读,认真想,想说话,有话说,进而有话写。

四、把阅读“还”给学生就是要帮助学生充分、多角度接触文本帮助学生提升“个性化”阅读的质量

回归教育的原本并不是恢复最开始的教育的手段,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放任不管,而是在充分认识教育的规律后,选择一条最适宜青少年天性成长的教育之路,并在这条道路上尽保护、帮助、引导之责;读文心潭课上进行的拓展性阅读将阅读“还”给学生亦是一样,决不是放手不管,而是管得更巧妙。教之学生以方法,提供相关参考资料,使其能大概明白其文意;了解学生阅读情况,适机适量布置如听说读写演之类的小作业,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并深入思考;针对贴近学生生活且可能深入的问题组织讨论交流,并适机点拔,努力促使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些都是阅读课上教师应该做并努力做好的。众所周所的美国教师在指导儿童阅读《灰姑娘》的案例,教师指导儿童关注时间,关注参加宴会的衣物,关注故事不合理的地方,皆是于此用力。高中生的拓展阅读更应该如此。

总之,阅读就应该把阅读“还”给学生,以激发学生兴趣,以培养学生之阅读“个性化”,在此基础上,导、引、扶,课堂才会真正的贴近学生,才会拥有无穷的变化与无尽的活力。

上一篇:对外汉语教师面临的挑战与解决策略 下一篇:浅谈现代生物技术对农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