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美学精神探析

时间:2022-07-22 03:38:55

日本美学精神探析

日本人的设计为什么总是那么美?日本大和民族的很多本土文化其实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而中国的设计缘何不及日本呢?这是一个不得不深思的问题。本着向先进科技文化学习的态度,重点从日本的樱花精神入手、剖析日本的本土意识形成,探寻日本的樱花精神对审美文化的影响。希望通过研究其他民族的文化现象的同时,为本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借鉴的作用。

樱花精神本土意识文化审美日本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日本独特的人文环境,独特的人文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文化,产生独特的设计艺术语言,并影响着全世界。为什么日本人的设计语言总是很小巧很愉悦,总是那么美?因为那种美是日本文化中最重要的美,那就是凄美,很伤感的美,因而总是能唤起人们内心那块最软的地方。

一、日本的樱花精神

1.日本独特的地理环境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是太平洋上一个呈弧状分布的群岛国家,拥有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几千个小岛和附近的海域。日本列岛被太平洋和日本海所环绕,通过大陆架与亚洲相连。由于日本列岛处在地壳变动地带,褶皱和断层作用剧烈,加之外力作用长期侵蚀切割,地形破碎,地震频繁,几乎每个世纪都有几次较大的地震,全球每年有10%的地震发生在日本及其周边地区。而且由于日本列岛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火山甚多,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多火山地带,所以日本是个灾难较多的国家。日本山地的面积约占面积的76%,森林面积占67%,林木众多,南部多樱树,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日本地下资源种类繁多,但储量较少而且分布零散,不利于采集。日本列岛南北长3000公里,跨20维度,从亚热带到亚寒带,加上海洋气候影响,各地区气候变化显著,春秋两季较短,冬夏两季较长。

2.日本的樱花精神形成

日本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是很大的。日本本土十分狭小,资源又极度贫乏,还是世界上地震频发、火山众多的国家之一。它是茫茫大海里一个孤零零的小岛,就像大海里的一叶孤舟,这种状态使日本人极度缺乏安全感,让日本人时时刻刻生活于不安之中,并兢兢业业、勤奋努力,以免日本列岛这艘船倾覆。这样的地理环境,使大和民族成为世界上危机感最为强烈的民族。也正是这样的地理环境,日本人认为物资是靠不住的,许多美好的东西可能在一瞬间就会变得面目全非;造就了日本的传统文化一直强调精神比物质更重要精神独立于物质之外,并不会随外部环境而改变。而最能体现日本精神的就是日本人的樱花精神。

日本本土的樱花以粉白樱为主,由于气候影响,花期很短,最多一个星期。樱花还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瞬间的灿烂”,花期一过,便于短时间内掉得一干二净,铺天盖地的落樱在那一刻壮观得震撼人心。樱花“瞬开瞬灭”,唤起强烈的审美意识。这也是日本文化和日本精神的体现:不惧怕毁灭,甚至能从容地欣赏毁灭。天灾既然躲不过,那就去勇敢面对吧,通过增强人们的危机意识,通过提高人们处理危机的能力,来减弱灾害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作用,因而日本人乐于进行自虐式的修行,以培养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英雄气概——大和民族独具的“武士道”精神。所谓“武士道”,就是看透死亡,于生死两难之际,要当机立断,首先选择死,没什么道理可言。死亡观是武士道的精髓所在。武士的刀法简明快,死的美学如落花之美,就是樱花精神。日本人从骨子里尊重花,在他们看来,花是有生命的,崇高到极致,因此生命体绽放很美丽,没有价值就应该迅速凋零。在日本的冷兵器时代,武艺高强者被附加行规和道德规范,一旦自己错了,不会给予机会。

二、日本本土意识的形成

1.日本是善于学习的民族

日本东临太平洋,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与中国、朝鲜、俄罗斯相望,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既保存了日本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又便于与欧亚大陆的交流,吸收其先进文化。日本是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对于外来文化不会视为异端,总是采取包容的态度,坦诚其优越性,竭力引进和移植。大化改新前后对隋唐文化,明治时期对西欧文化,二战后对美国文化的吸收,可以说是对外国文化的三大高潮。

海洋把日本隔离起来,但海洋又把日本跟其他国家联系起来。在造船和航海远还发达的远古,日本随着洋流漂流到朝鲜,并通过漂流航线把中国文化带到了日本。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影响尤为深远,特别是大唐文化。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两个半世纪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唐朝的“历法”“农业”等东西都成了一种供品,有钱有势的家庭均有唐物。镰仓幕府时期也有崇拜唐物的习俗。至今在本州奈良等地均有唐物发掘,地面上存在的唐物也很多,包括奈良鉴真东大寺,具有浓厚的唐代文化。在许多人的观念中,认为日本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翻版,他们认为日本文化就是我们隋唐时期移植过去的,对日本民族及文化的形成缺乏深刻的了解和研究,缺乏对日本本土文化的认识。

2.日本本土意识的复苏

日本本土的宗教最初以自然崇拜为主,属于泛灵多神信仰(精灵崇拜),视自然界各种动植物为神祇。公元六世纪(中国南北朝时期),佛教自中国传入日本,为了区别于佛教,就把日本本土的传统民族宗教称为“神道教”。儒教传到日本变成了枝叶,佛教变成了花,真正的果是日本的神道教融入后的本土意识。

茶道也伴随着佛教进入了日本。佛教在印度有很长的历史,茶在僧人参禅、静修、悟道后可以解乏。茶刚传入日本时只作为药用,并不普遍,至平安时代,饮茶开始成为一种风习,后来曾一度衰落,直到宋朝中国盛行饮茶,此风又被荣西传到日本,但只限于公卿之间。后来一般武士也渐渐吃茶,并形成“茶道”。唐末杜绝遣唐使,断了日本人的唐物崇拜,导致日本人的本土意识逐渐复苏,需要另外一种形式凸现,他们在饮茶过程中发现一种仪式过程,而这种仪式过程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于是饮茶在日本发展为茶道。千利休(公元1522年—1591年)是织丰时代的茶师,他把茶与掸精神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和、敬、清、寂”的茶规。“千利休”倡导人们睁上眼,回到内心世界。这种以隐逸思想为背景的茶会与足利义政东山时代流行的书院式茶会相反,一扫豪华的风气,只是邀请几个知己在一问狭小而陈设简单的屋里,利用简单的吃茶器皿,在闲静中追求乐趣。

日本人的本土意识复苏后,开始对身边的事物形成独特的审美,由此产生了“武士道”“茶道”“花道”“香道”“书道”……

三、日本的樱花精神对文化审美的影响

1.日本的“空寂之美”

日本审美的最高境界就是“空寂之美”。“寂”,是时间铭记在世间的一瞬间不动,日常中求常寂而不是无所事事,灵魂里有种珠光式的美,那是“幽兰”。“空寂之美”作为日本民族独特的美学范畴,它的形成,一方面,受到日本的自然观和植物美学观影响;另一方面,是在成功地吸收了中国禅宗思想之后形成和发展的。“空寂之美”是内心之眼眺望的美,眼前的景致和内心的感悟结合起来,有些苍茫和萧瑟,甚至苦涩,苦涩其实就是日本文化,要的是感到自己的价值和存在。

茶道中的“和、敬、清、寂”正是“空寂之美”美的充分体现。奢侈浓似苦药的茶汤看似人生,小小的茶室释放为禅室,空间通常只有3人,其中一位是茶师,两位坐地,茶师坐蒲垫。墙体为泥土所糊,墙体地面转角处,竹子编制踢脚线。榻榻米、草编不断释放出一种青草的香味,营造一种自然、回归的气氛。墙上一幅小画,挂轴,一小段凌迟裱,画的兰或竹,只画一枝(单枝画),简约到极致,显示无尚的高贵和无尚的淡雅。唤起一种情绪,进入一种状态,创造了一种禅味,此刻你和谁在一起,一生只有一次,人生无常,敞开心扉,珍惜缘分,体现了茶道的核心精神。茶道也是得益于樱花文化。

2.日本的“残缺之美”

在日本人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无论是观赏用的物品还是生活中使用的物品,有的会凹进去一块,有的在某个部位缺了一块,有的形状歪斜……总之,总是那么不完美。即使是电影或小说、故事的结尾,也倾向于悲剧性的或带有缺憾的结局。这就是日本的“残缺美”。“残”代表的是生命,省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呈现物体的生命状态。“残”体现的是难得、珍贵,有淡淡的苦涩在里面。“涩味”就是破坏和痕迹。日本人认为,无论任何事物,圆满、完美都是不好的,保留着残缺的状态反而更有情趣。

日本的“残缺美”也正是来源于他们的樱花文化、武士道精神和宗教里的无常思想。正因为这世上一切都是无常的,所以才格外美好。如果生命不是短暂、无常的,如果没有死亡,这世上是多么索然无味。因为有死亡在前方存在,从而映出“生”的阶段无限的美好。生与死、盛与衰的相互参照,必将引起人们心中无限的感慨以及回顾、思念等复杂而强烈的情感波澜,这种死与美结合而形成的生命美学是“现世的”,因而指向的是如何生、生的意义在哪里,最后导出的是一种积极作为的人生态度。思索和品味这些情感才是日本人创造“残缺美”的价值所在。

日本人学会了“静观事物”。由于日本地理环境恶劣,物产匮缺,不像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资源的贫瘠和民族的单一使他们可选择性太少,因此胸中之气较为“狭隘”。我们的假山,他们叫“山”;我们的溪流,他们叫“河”。中国样式以永恒为目的,日本人放弃了“梅兰竹菊”。美很具体,无需永恒;狂妄的抓住永恒,不如抓住瞬间的残美。爱在身边,不如通过短暂的审美体验来追求永恒。文化上出现“樱花审美”。看花要看“七分花”,不要追求太圆满。还要在不同的节气在山野上赏花、赏叶、赏枝……

四、小结

美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描绘到:“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横蛮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善于接收新事物……日本是个忧患意识相当浓厚的民族,因此在和平年代,我们也总能看到那么多含悲彩的文学作品,如《死神附体》《日本沉没》等。笔者认为,作为和平年代的中国人,为了中国的强大富强,也应该居安思危:“不仅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

参考文献:

\[1\]\[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著.谭杉杉译.菊与刀\[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

\[2\]杨董玲.日本地理环境对日本文化的影响\[J\].文化研究,2006,(7):83.

\[3\]彭修银,邹坚.空寂:日本民族审美的最高境界\[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1):9-14.

\[4\]田一汐.从茶道看日本人的审美观——以“和敬清寂”为中心\[J\].才智,2010,(01).

\[5\]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日本历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上一篇:《问题的核心》中的“对话”哲学 下一篇:网络环境下高级财务会计学教学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