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工艺美术

时间:2022-07-21 10:08:59

民间工艺美术

甘肃纸织画

融纸绘画和编织工艺为一体的民间工艺品。据考,宋代藏画中曾有纸织画遗迹,至今大约有l400年的历史,是中国独有的民间艺术形式。

甘肃纸织画流传在平凉市和庄浪县,曾经失传。20世纪70年代末,民间艺人三碗斋主人王天波追本寻源,钩沉探秘,在继承传统纸织画编织技艺的基础上创造了三碗斋编织法,设计制造出纸织画编织机,使古老的纯手工编织过渡到半机械化编织。纸织画工艺精巧,过去一幅作品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三碗斋编织机的问世,大大提高了这一工艺的出产率,弥补了人们仰望之求。

纸织画先得有画,将画裁成不能宽于1毫米的线条,作为纬线,再将白纸裁成同样宽的线条,作为经线,然后经、纬线编织,通过装裱,即成一幅成品纸织画。画用的是中国画,写意、工笔、兼工均可;纸用的是宣纸或皮纸,着画的纸和编织的纸应同质同性,以韧和薄为好。一幅纸织画艺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于绘画水平和编织工艺水平的高低。

纸织画画面如浮云轻纱,如雨如烟,具有素淡、和谐、静穆、朦胧之感,气韵高雅,神秘含蓄,使观者望之神怡。

甘肃陶瓦塑

广泛流传于甘肃民间的工艺品,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其中最常见的建筑陶瓦塑为脊首和檐瓦。

脊首有全脊首(即屋顶全部边沿筑脊)和“山”字形脊首(即屋顶中脊对称),塑造形象为龙凤虎豹、麒麟家畜、花卉鱼鸟。现代民间艺人添进了一些生活图像,使陶瓦塑具有现代生活气息。檐瓦主要塑瓦头,多以浮雕形式捏出虎头或花朵。生活中的陶瓦塑多以瓦枕、瓦壶、瓦罐、瓦盆为主,也有一些瓦玩具。除了造型塑制外,多还在器皿的一定部位上捏出图案花纹或动物形象,把器皿装饰起来。陶瓦塑融圆雕和浮雕为一体,也和金属造像物结合起来,互为陪衬,使建筑物雄伟华丽,富有艺术气质。

陶瓦塑流行于甘肃各地乡间,最有代表性的是定西地区的通渭县、天水市的甘谷县和临夏州的临夏市及临夏县。甘谷陶瓦塑重气势,塑出的登天龙、麒麟虎豹雄壮威武;通渭陶瓦塑重装饰美化,捏塑动物形象总要美化夸张,小巧玲珑;临夏陶瓦塑受回族民俗教礼影响,一般以塑花卉图案为主,力求精致。陇东和陇南民间也有陶瓦塑,多塑造生活器具,如瓦枕、瓦盆、瓦壶等。尤其是瓦枕,粗犷古朴,用夸张变形手法捏塑的虎枕、牛枕、猪枕等,乡土味十足。

随着农民群众经济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古朴的民间陶瓦塑艺术已度过了短暂沉睡的时期,正以全面继承创新之势在甘肃乡间蓬勃发展。

临夏砖雕

西北回族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间工艺品。流行于甘肃临夏等地。

临夏砖雕有着悠久的历史。北宋年间就已产生。1980年,在临夏县南龙发掘出一座金代砖墓,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墓内出土了大量的砖雕作品,其中的“龙腾图”、“仕女图”、“飞天”等,虽然雕刻技艺不如当代精细,但所刻的人物、动物、花卉等图案,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造诣。至明代,临夏砖雕艺术已经成熟。

临夏砖雕分“捏活”和“刻活”两种。捏活是先将配制好的粘土泥坯用手工或模具捏制、压制成各种图案,然后入窑烧成花砖,图案多为龙凤狮虎和花卉虫鸟等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刻活”则是在烧好的青砖上用刻刀雕刻。

临夏砖雕以刻工精细、技法多样、构图新颖生动而见长。所刻的人物、动物、花卉各具特色。临夏砖雕还讲究和主体建筑风格统一和谐,常常因物设图,从内容到形式都与建筑物浑然一体。

近几十年,临夏砖雕广泛吸收其他姊妹艺术的精华,一般喜欢采用高浮雕的手法,使砖雕艺术呈现出一片魂丽多彩的景象。

热贡艺术

诞生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区州首府所在地同仁县的年都乎、郭麻日、尕赛日、脱加和上下五屯五个村落的民间艺术,也称“五屯艺术”,藏语叫作热贡(同仁)艺术。它集绘画、图案、木刻、雕塑、堆绣和建筑装饰等多种艺术之大成。

民间艺术家们用自制的颜料和独特的风格,在小小村落里制作了大量的绘画和雕塑作品。这些绘画作品以壁画为主,以唐卡为辅。它的技法特点是工笔重彩,色块填勾,略加晕染,设色匀净,线条流畅;主题突出,构图完美,装饰性强;而使用金粉、朱砂和石膏的技巧尤为突出。热贡画勾勒脸部五官的顺序是先画眉眼、鼻子,后及脸部轮廓。这种画法虽然跟西洋画先在整体落墨后在局部着笔不同,但是其五官比例却十分准确,能画得眉目传神,光彩照人。

热贡雕塑以泥塑为主,造型同样准确生动而富于装饰性。它的图案部分更是丰富多彩、别具一格。表现在寺院建筑上,从墙裙、藻井、横梁、柱头直到塑绘人物服饰、背景等,无不鲜艳夺目、金碧辉煌。

热贡艺术大约兴起于14世纪初叶。从来的藏族画师和从中原及滨海来的汉族移民,在同一个时期内把画艺带到了这里。热贡的艺人,主要也是明代从南方迁来屯垦的汉民与当地藏民联姻的后裔。几百年来,热贡艺人足迹遍及国内外,在中外寺院及民间绘雕了大量艺术珍品,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同时,在长年累月外出作画和雕塑的过程中,他们广泛接触了绘塑艺术、甘孜木刻佛画、敦煌艺术、尼泊尔建筑和印度佛塑等各种艺术珍品,并从中汲取了营养,逐步形成了佛教艺苑中这个具有青海地区特点和藏族民间特色的流派。

青海民间刺绣

青海各民族的刺绣艺术。

青海刺绣花样繁多,应用广泛。大体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实用类。主要有鞋、袜子、腰带、辫筒、枕头等,这是刺绣的主体;二是观赏类。主要有前褡、衣领、衣袖、荷包、口袋片、日罩等;三是礼仪类。主要有钱包、笔包、兜肚、烟袋、裤带、寿帐、挽联、字画等;四是宗教类。用刺绣塑造佛像和装饰寺庙殿堂。许多绣品既是实用品,又是装饰品。

青海各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刺绣风格。从图案的内容上看,大都反映出人民的和生活习俗,蕴集着古老的文化内涵。藏族、蒙古族、土族由于信仰佛教,他们的刺绣多以八宝图案、吉祥如意、光圈云气为主体,也有几何、花卉、动物图案。其特点是装饰性强,而且巧妙地组合成相互缠绕、相互纽套的协调图案,反映出团结友爱、互不分离的民族特性。回族、撒拉族、东乡族以花卉图案为主,动物图案用的比较少。

青海汉族博引各民族之长,几何、花卉、动物、人物都采用,绣得华丽丰繁。从全省范围看,草原牧民的刺绣以夸张的造型、庄重的色彩、强烈的对比、粗犷的线条、质朴的情感,展现出豪放民族的气质。从事农业的各民族,其刺绣不但种类繁多,而且构图饱满、形象生动、浑厚朴实,并以做工精细而著称。

青海民间刺绣,深深植根于各族人民的生活土壤中,时至今日,在许多地区,男女老少从头到脚,从用具到住室皆用刺绣来装点,显示了各族人民特别是各族妇女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追求。

青海藏族妇女辫饰

青海藏族妇女头上的各种装饰工艺品。

藏族妇女以长发为美,她们把满头的乌发梳成辫子,上面缀以众多饰物,如刺绣辫筒、银碗、银牌、珊瑚、玛瑙、珍珠、螺钿、象牙、松耳石、银币等。青海地域辽阔,又形成了地区性的辫饰风格。居住在庄窠的“戒娃家”(从事农业的藏族)妇女们将自己的秀发梳成两条辫子,装入精心绣制的宽3寸、长约3尺的辫筒,辫筒上有绣花纹、银碗、银牌、珊瑚、玛瑙、银币,成对地佩戴在身后。有些地方的妇女身后腰带下佩戴两条辫饰带,长及脚根,带片上缀满成排的珊瑚、玛瑙,与上半部的辫筒连为一体,摇曳在身后,光彩晶莹,美不胜收。居住在祁连山端的“花列”藏族,妇女辫饰尤为特殊。她们的辫筒佩戴在身前,而身后和两侧却背着一副用皮革和布制作的缀满了贝壳、银牌、珊瑚的叫作“哈热”的三片辫饰。它的厚重和古朴如同铠甲,佩戴在身上华丽而庄重。青海湖周围的藏族妇女辫饰又是一番风采。她们将秀发编成上百条细密的小辫,辫梢连接在一块横在腰间5寸宽、1尺多长的被称为“凑金”的饰带上,饰带上缀有银碗和密集的珊瑚串以及各式花纹。有的地区,藏女们将发辫连接在与人等高等宽的饰带片上。偌大的饰带片缀满了大小不同的“引敦”(即银碗),少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每逢喜庆佳日,妇女们背着这架很有分量的“引敦”,走在草原上,远远看去如座座雪峰,闪闪发光。

辫饰上各种饰物的排列、缀饰都有习俗惯例,并跟紧密联系。制作和选择辫饰很有讲究,根据年龄的不同、地区的不同,各自形成了完整的传承仪式和排列规范,其习俗沿用至今。不论是辫筒上的刺绣,还是银碗、银牌上的浮雕,其内容都很丰富,形式多样。图案花纹主要有八宝、百结、花卉、动物、云纹、水纹、回纹、等。随着历史的发展,辫饰已由原始的护发、装饰演变为礼仪习俗。姑娘出嫁要举行“戴头”仪式,亲人们郑重地将辫饰佩戴在新娘的发辫上,所以佩戴辫饰也是已婚妇女的象征。

在青海有这样一种说法:“藏家的财产在妇女身上。”一副辫饰,用的尽是价格昂贵、做工精细的高级装饰品。具有爱美之心的藏家妇女,为了得到称心的辫饰,常常是倾囊求购,在所不辞。

上一篇:天柱山,跟着药农去采药 下一篇:“塞外第一楼”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