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西部的梦想与现实

时间:2022-07-21 04:28:44

新农村建设西部的梦想与现实

新农村建设对于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来说,有着更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时代紧迫感。如何发挥农民的创新精神?政府的作用是什么?西部地区应当如何开展新农村建设?西部人亟待破题。

新农村,新起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新概念,“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短短二十个字,是对新农村的全景式描述,也是我们建设新农村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充分体现了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路。

著名农业专家温铁军认为: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的含义和内涵。“新”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新”在改变以往简单加快城市化的倾向,更加关注城乡之间良性互动。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城市化阶段,有了城市对农村、工业对农业反哺的条件,为农村实现和谐社会,实现生态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同时,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为城市繁荣进步带来了动力。

其二,“新”在农村的发展体现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重点放在了农村社会相关制度建设上。农村社会事业是农村发展最薄弱的环节,长期以来,由于单纯注重农业生产,忽视对农村社会文化和农民福利事业的投入,许多农村家庭因病致贫、因学致贫,养老、五保户救助,残疾人的问题等,都需要依靠逐步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来解决。

其三,“新”在农村人义、自然环境耳目一新。新农村应该拥有田园风光,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是自然、人文环境优良、令人耳目一新的良好生态型社会。

当前,我国农村表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和鲜明的区域差异,这使得西部新农村建设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紧迫感。

建设新农村,西部的必然选择

目前,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效,在城市工业文明辐射下,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开始全面加速向现代工业社会转轨。在东部沿海地区,二元经济体制已经取得很大突破,相当一部分沿海地区农村率先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在建设新农村的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经验。

而西部地区则完全是另外一种状态:这里集中了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以及大面积的戈壁沙漠和红土熔岩,很多地方山高沟深,土地贫瘠,农村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业生态环境非常脆弱。

西部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比较缓慢,特别是农业和农村经济落后,基本上仍处于传统农业阶段,有些地方甚至仍停留在比较原始的农耕阶段,农民为温饱而奔忙,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加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大多数地区还是“靠天吃饭”。

西部地区人口的主体仍然是农业人口,由于受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社会成员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文盲、半文盲人口占较大部分,现代化的劳动技能掌握得也相对较少。劳动者文化素质的提高有赖于教育,教育的发展又有赖于经济的发展,经济不发达,教育投入不足,就不可能造就高素质的农村劳动者队伍。同样,没有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又成了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瓶颈。

西部农村各类市场要素发育明显滞后,不仅为农业发展提供科技、信息服务等各类支持很少,服务的水平也很低,农业产业化发展仅在部分地区刚刚起步。

由于丁业发展起步比较晚,缺少具有规模的工业基地,同时,还由于受人口分布不平衡和地域条件的影响,使得西部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城镇体系发育不完善,城市功能相对较弱。

用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解决“三农”问题,相对于西部地区的实际未免过于遥远和虚幻。那种用转移农民、消灭农村来改变农村的面貌,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在西部效果并不明显。

建设新农村,是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唯一选择。首要的任务是提高西部农村聚居化水平,以改造、建设农村生产和生活的基础设施为基本目标,以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建设项目为载体,以新村建设为内容而开展新农村建设。通过增加国家对农村水、电、路以及教育、卫生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投入,降低由于居住过度分散造成的生活生产上的高昂成本,提高农民的相对收入。

这是西部经济发展难以逾越的阶段。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是无法相互替代的。

农民是“主角”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经,就成了媒体的热门话题。西部地区各级政府也纷纷出台了自己的新农村建设规划,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

然而,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世纪工程,在“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中,既无明确细化的标准,目前也没有来得及出台具体的配套措施。

与媒体和政府的“热”相比,农民并没有表现出政府所期望的那种热情,更多的是冷静、观望。

在西部,农民盼望尽快增加收入,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切实把村民自治制度落到实处。然而,农民们心里更多的还是怕:怕各种单位打着新农村建设的旗号,伸手向农民敛财,增加农民的负担;怕各级政府不尊重农民的意愿,强迫命令;怕各级政府不尊重西部的实际和客观规律的要求,瞎指挥,穷折腾。

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农业的主人也是农民,在西部,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依旧很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涉及西部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伟大事业,其最终目的就是要使农民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家园。让农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引导农民通过投身新农村建设,提高素质、转变观念、走向富裕,共享现代文明的成果。

如果说“新农村建设”是一台好戏、大戏的话,那么,农民才是这台大戏的“主角”。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终还是要靠农民自己来建设。这一点,在西部显得尤为重要。

西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有组织的农民共同参与。

建设新农村必须要把培育新农民摆在首位。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要通过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活跃农村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完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等措施,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政府要做个“好导演”

农民的“主角”作用发挥得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引导。党和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准确进行角色定位,当好导演。

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考虑的是农民的真实需求,重点要解决的不是政府给农民什么,而是农民需要什么的问题。新农村究竟该怎样建设,没有现成的模式

可循。

西部地区的实际,决定了西部的新农村建设可能更多的还是要从整治村容村貌,美化居住环境,改造、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人手。

规划先行已成为各地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

新农村建设必须科学规划,确立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既要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考虑城市化的进程和发展布局,实现城乡统一规划,又要站在农村人文自然环境和农村历史文化底蕴的角度,尊重农村的实际和特点,展现农村的田园风光,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既要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符合群众的愿望,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又要不增加乡村债务,不增加农民负担。既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推进,又要不急于求成、大干快上。让农民从看得见的实惠中受到触动,自觉投身于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的美好蓝图能否变成现实,还在于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是否符合农村的实际。

作为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绝不能被片面地理解成“建新村”,它不是简单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不能超越政府的财力而制定过高的目标。坚持科学切入、精心组织、以点带面、有序推进、务求实效,根据自身财力制定长期的规划,摆脱“工程性”、“运动式”的短期行为模式。

“新农村”在本质上还是农村,是“种田人”生产、生活的地方,是农民自己的家园。要建设好新农村,就应该以农民为本,研究农民的现实需要,立足当地的具体条件,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要坚决防止一些地方政府和领导不能正确理解中央政策的实质而出现新一轮的增加农民负担,新一轮的损害农民权益,新一轮的大量占地,新一轮的重复建设,新一轮的形象工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不是对城市的“克隆”,它包含了对农村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尊重,对自然生态的尊重。这就要求政府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更多地进行调查研究,与城市建设相区别,体现农村的特色,保留农村的历史文脉,保持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不搞千村一面。那种想当然地把农村“城市化”,把城市建设模式照搬到农村的做法,最终只会伤害农村相对洁净的自然环境和人义生态,使农村丧失了特色,付出不必要的代价,也从某种意义上斩断了延续千百年的传统。

西部农村经济相对脆弱,农民尤其经不起折腾,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认识上一旦出现偏差,不但会耽误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还会损害农民的切身利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和西部地区。

西部人进行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新农村建设在西部亟待破题

新农村建设一个最重要的依据就是我国已进入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阶段。根据国际通用的评判标准看,我国人均CDP已超过1000美元,农业与非农产业的产值结构之比大约为15:85,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就业结构之比大约为50:50,城镇化水平为40%。这四项指标表明,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要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首先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政策和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工业反哺农业的支持机制,增加农业投入,政府新增财力大幅度向“三农”倾斜,逐步建立起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其次要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形成城市对农村发展的带动机制,为农民进城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实现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三是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制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让公共财政的阳光照耀到广大农村。

可喜的是,从今年起,国家已把建设资金的投入更多地转向农村,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并明确提出资金重点投向西部。但我们不能苛求中央财政包办农村各项建设的资金投入,地方财政同样应负起责任,对多数仍属于吃饭财政的西部地区而言,很难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业,建设新农村,西部地区财力所能提供的少得可怜的资金,无异于杯水车薪。西部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将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西部人必须研究制定出适合西部地区条件的工业反哺农业的长效机制。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刺激农民消费,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下大力气拓宽农民增收的外部空间。但是,西部地区农民增收的空间还有多大?

新农村建设不但要为农民提供有意义、有体面和有尊严的生活,杜绝奢华的消费行为,减少在诸如建房、穿衣、购买耐用消费品等方面的炫耀性及竞争性消费,还要在他们中间形成提倡节俭、反对铺张浪费的良好风尚,尤其反对以金钱来衡量人生价值的生活方式,要扩大村庄内的公共交往,让村庄成为村民自己生活的舞台,让村民在自己生活的舞台上表演生活中的悲喜剧,并体味人生的价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就是将村庄建设成为一个文化生产场所,从而提高村民的福利感受。

中央提出“多子、少取、放活”的方针,而且要在多子上下工夫。“多予”的实质就是要改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资源配置与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不利地位,加大公共财政的支农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

多予、少取、放活,成为制定农业政策的一条主思路。

当今,西部农村的组织化程度无疑是很低的。在目前状况下,新农村建设更多的可能还是要从农村基础设施人手,虽然这会给农村创造一部分就业机会,增加一部分农民的收入,但农民参与的程度整体上依然是有限的。

多予当然好,但国家现有的财力能否满足西部所需,“多予”政策能否达到应有的效果?

面对松散无组织的农民,当国家的财政资金投向农村时,很难保证这些资金真正花到农民身上,一些系统和单位必然会从中瓜分本应是农民的钱。而 “少取”则意味着真正减轻了农民负担,给了农民休养生息的机会。只有通过“放活”,让农村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经济组织充分发育后,“多予”政策才会拥有载体,资金的投入也才能有的放矢。

我国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即使是经济发达地区也不能例外。面对“贫血”程度严重且范围极为广泛的西部农村,想在短期内出成果、见实效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有文章可做,但是方向不对,文章就会做错。

上一篇:高科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 下一篇:中产阶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