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应用题审题教学的一些体会

时间:2022-07-21 03:20:15

初中数学应用题审题教学的一些体会

摘要:数学是科学探索的路途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是经过长时间抽象研究之后得出的一些方法和理论,人们利用数学对客观世界进行定量与把握。应用题的解题在初中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十分重要,学生通过审题才能明白题目的意思,才能从正确的角度去思考,进而才能解决问题。应用题作为每年中考的必考题型,内容涉及人口、土地以及工商等各个方面。应用题的教学已经成为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一大重点、难点,是数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就初中数学应用题的审题教学进行了一些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应用题;审题教学

数学是自然科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是学生走向科学殿堂、去探寻自然奥妙的敲门砖。对于初中学生甚至高中学生而言,学好数学是学习物理和化学等理科科目的基础和关键所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题教学,是培养学生、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也是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同时也是初中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

随着学生知识的积累与智力的发展,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也转变为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综合、归纳的能力,学生的素质能否得到良好的发展,受到了教师的重视。初中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如何学习数学、挖掘他们发散思维、逻辑思维潜能的有效途径和重要的方法。

一、简述初中学生培养良好审题能力的重要性

应用题是涉及生活时间和生产最为直接的问题题型,它本身通常取自生活生产实践,许多丰富的生活与生产知识都蕴含其中。学生通过灵活运用已经学习和积累下来的相关知识,根据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进行解答。在解题的过程中使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也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生活生产方面的知识,从中收获益。

解答应用题一般分为审题、分析题、解题三个步骤。其中审题是解答应用题中最初的步骤,也是很重要的步骤之一。解答任何一道应用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读懂题意、理解题意,从已知条件中分析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以及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分析各种量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列出方程组,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解题体系和清晰的思维模式。

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能够从文字中感应到这道题具体讲的是什么事,事情是怎么进行发展变化的,结合自己的实践经历或者是教师提供的一些素材,明白题目的意义,然后通过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跳出纯数字游戏一样的说教形式。

二、应用题审题教学中有效提高审题效率的策略

1.通过画图、列表等方式将应用题转化成语言文字,使得学生更清楚地理解题意

初中数学应用题的特点是题目篇幅长、涉及范围广、信息量大等,其中一些已知和未知的关系都需要学生自己去深入分析挖掘。通常,学生在看一道应用题的时候可以将已知条件逐一罗列出来,对可用的信息加以说明,通过删除一些不必要的信息干扰,简化出问题的实质。例如对下面的例题简化之后,形成的:今年5、6月份,我国北部地区出现了沙尘天气,据相关人士指出,这是不做好防护措施造成的,特别是北京,风沙和暴雨结合,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破坏植被的后果。生态环境的保护迫在眉睫,北京某地区原有植被面积65万公顷,到2000年底得时候植被面积减少了20%,当地政府决定从2001年开始大力加强植被保护,计划在两年内使得植被面积增加到70.8万公顷。(1)2000年底植被面积为多少万公顷?(2)2001年开始,植被的年增长率为多少?学生提取相关信息,列表出来,从而整体把握问题实质。

2.将生产生活常识融入数学教学当中,加强学生审题能力,培养他们建模能力

知识来源于生活,每一道数学应用题的背景都是以现实生活为依托,因此在应用题中,实际生活中的专业术语、新名词等普遍存在。可能一些学生是刚刚开始接触这些新名词,在概念上不是很了解,此时教师可以通过类比的方法,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常识等,加深对其认识,同时做好记录,不断积累这些新术语,对以后的做题有帮助。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容易混淆的术语进行解释,严格区别它们的概念实质和使用范围。例如:某电器商城销售一种冰箱,2月份每台的毛利润是售出价的30%(毛利润=售出价-买入价)。3月份该商城在买入价不变的情况下,每台售出价调低10%。结果销售台数比2月份增加130%,问3月份的毛利润总额比2月份是增加还是减少?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将此道应用题中的重要术语罗列出来就是:每台售出价、每台买入价、销售台数、毛利润总额。学生可以建立表格,从而可以一目了然的理解题目。

数学应用能力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建模能力,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才能整体把握问题实质,增强应用题能力解析。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会学生如何分析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再与教师共同探索出最终结果。

3.加强小组讨论交流,结合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学校在搞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校操场、篮球场、食堂等面积及使用粉刷颜料等情况为例子,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编写应用题,教师对其进行审核,全班共同探讨研究,在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加强其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师和学生都应该不断关注身边事物的发展,从生活中寻找到适合编题的材料,加强实践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结语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实,在初中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必须由始至终地注重学生解应用题的审题能力的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审题思路和技巧之后,在看似繁复错杂的应用题前就能得心应手,他们解答应用题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及其他方面的学习素质就会得到不断地增强,教师的教学质量也就相应的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曾庆可.中学数学教育中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探讨[D]. 华中师范大学,2004.

[2]郭金枝.初中数学教学中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D].南京范大学,2004.

[3]岳敏.初中数学应用问题解题障碍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

[4]李军,王禄华.浅析初中数学中应用题的教学方法[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6).

[5]吴永晋.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J].学生之友:初中版(下),2011(02).

(作者单位 河北省迁西县尹庄乡尹庄中学)

上一篇:基于空间邻接关系及模糊数学原理的遥感影像分... 下一篇:架起“爱”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