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新模式探讨

时间:2022-07-21 02:55:32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新模式探讨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形势下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现状,指出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英语教学新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育 英语教学 应用型人才

当今世界是一个飞速发展的世界,随着国与国之间交流的加深,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交流和吸收世界一切文明成果,扩大国际的交往和合作,学习和掌握英语等外语对中国人来说就显得格外重要。特别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对外交往迅速扩大,对外语和外语人才的需要更加突出。在这样的形势之下,英语教学就显得尤其重要。

可是,作为职业大学的英语教师,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却发现高职高专学生的公共英语课效果常常不尽如人意。改进外语教学方法和提高外语教学水平,成为外语教学人员的一个重要使命和首要任务。

一、我国高职高专外语教学现状

我国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相对起步较晚,虽然说在各个教育阶段都开设了英语课程,高职高专的学生也都经历了八年到十年的英语学习,然而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却普遍存在着基本功底薄弱,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没有学习内动力的情况。学生不能较熟练地阅读外文原版报刊书籍,尤其是听不懂、讲不出,与外国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有很大的困难,这些都说明我国的外语教学效果不理想,并不能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和扩大对外交往的需要。

二、《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2000年教育部颁布实施《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简为《基本要求》),这是我国第一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指导性文件。其中明确提出“高职英语教学应‘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但打好基础要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强调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并重;强调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实际从事涉外交际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并重。

《基本要求》具有高职高专教育特色,并充分体现了大学外语改革方向的崭新的教学理念,为我们的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三、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特点与难点回顾

(一)高职高专英语教材

目前各地所使用的高职高专英语教材大部分都是对本科或中专教材在内容上做一个增加或者减少,这些教材过分强调了知识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对于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内容相对偏少。没有真正反映出《基本要求》中所要求的“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而且各门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内容自成体系,缺乏内容沟通衔接,各地高职高专英语教材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地使用的高职英语教材各不相同,各成体系,导致各地外语教学发展不平衡。

虽然说,近几年来,我们高职高专的教育工作者编写了很多优秀的教材如:《新世纪高职高专英语》、《新编实用英语》、《希望英语》、《新视野英语教程》、《新世纪实用英语》、《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高职高专英语》、《高职高专英语系列教材》等,但目前尚没有一套完整的符合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使用的英语教材。

(二)现阶段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模式

现阶段,我国高职高专英语课堂上最常见的方法就是讲解法,讲解法是指教师运用说明、分析、论证的方法详细解释基本概念和原理,以讲清教材内容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教师运用清晰准确的语言和确凿、精选的实例,简要而深刻地阐明概念的涵义或原理的精神实质。

换一句话说,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并不是课堂上的主体。

这样的教学模式通常是:讲授新课――回答问题――练习――复习,这样一成不变的教学步骤,常常导致课堂气氛单调枯燥,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总是被动学习的状态。

另外,上课的班级并没有按照学生状况进行分级或分班教学,不论学生情况如何,都是材,统一授课,统一进度。因此,在同一个班级,常常发现基础好的学生觉得没有得到提高,出现“吃不饱”的情况,而基础差的学生又跟不上老师的进度,出现“吃不下”的情况。

(三)高职高专学生特点

自1999年全面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学生人数也是不断增加,高职高专学生的生源相对要复杂得多,有高中毕业生和中职、中专、技校毕业生等等。

总体上看,高职高专的学生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文化基础薄弱:由于高职高专学生入学时,分数较低,因此,学生普遍的情况都是文化基础比较薄弱。

二、学习缺乏动力,对于未来比较迷茫,自信心严重不足:从笔者在几年的教学经验中看,高职高专的学生普遍都存在着自信心不足的情况,他们对于自己的能力缺少最起码的信心。这可能是由于学生以前的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造成的。

三、英语基础普遍比较薄弱:虽然高职高专的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但普遍都存在着英语基础薄弱、缺乏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等情况,因此对英语课程兴趣不高,信心不足。

(四)高职高专师资力量

目前,高职高专师资队伍结构正处于发展以及逐步壮大的阶段,据调查,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的比例已达5:31:46:18。高级职称中,中青年教师占很大比例,其中45岁以下教授已占教授总数的40%。可见,高职高专教师队伍发展迅速。但是,教师的业务水平以及教学能力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调查显示:工科院校中,教师人文知识贫乏,艺术修养不高;文科院校中,教师科技常识匮乏,对现代科技发展状况了解较少,计算机应用和信息处理能力不强。另外,师资队伍中的“年龄断层”现象仍然存在,学校内真正称得上学术带头人的教师年龄大多在55岁以上,新生代教授、副教授中拔尖人才不多、还不足以担负起学术带头人的重任。并且,由于扩招导致学生人数剧增,而师资力量不能随之同步增加,这样一来,教师所担任的教学任务过于繁重,无暇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自然无法改善并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这样势必影响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质量。

四、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新模式探讨

(一)高职高专英语教材建设

1.加强高职高专英语教材建设和完善。教材建设要以“应用”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为目标。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和社会的需要编写教材,着眼于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交际能力的培养。

2.将传统的纸质教材和多媒体教学媒介相结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以及网络已经和我们生活密不可分。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做到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使教学内容图文并茂,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形式灵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地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以学生为主体对英语教学新模式

1.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由于高职高专学生入校时的英语水平各不相同,并且水平相同的两个同学的学习目标也有差异。因此,在新生入校时,可以对学生进行基本的英语水平测试,并且对学生的英语学习目标做调查。按照这两个数据对学生的英语课进行分层分班教学。按照学生大体的水平分层,将讲英语授课班级分为三个层次,对于不同层次的班级教授不同的教学内容,并且到期中考核时也按照不同分级来考核。在学期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步调整班级。但是,为了便于学校管理,在相对一段时间内,必须保证班级的稳定性,学生不能随意调动,但每到期中或期末,可以根据学生情况作出调整。

2.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而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注重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对教师所授课内容的反馈。教学方法也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多变,如:情景短剧、主题辩论、演讲、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对话、生活感悟交流等等,以增强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并提高他们对英语语言的体会和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网络资源的利用

在互联网如此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同样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这个资源。不仅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到所需要的课外资源,还可以在网上和学生交流,并且在线辅导答疑。

(三)增强师资力量的建设与完善

1.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培养高素质的骨干教师。随着高职高专改革的深入发展,英语教师的知识水平也急需提高。学校应积极开展教学研讨,增强教学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选拔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骨干教师,建设一个有利于教师成长的良好氛围,创造让教师积极提高自己的环境。

2.创造优秀的科研教师队伍。学校应鼓励教师从事科研活动,增强学术交流,并给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机会,为培养优秀的科研教师队伍创造条件。教学和科学研究是不相分离的,教师在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之余,还应积极参加科研活动,从而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3.完善教师队伍的培养与评定。高职高专教师的知识具有相对特殊性,但现阶段,这种“特殊性”与现在教育界对教师资格的评审标准存在一定距离,从而影响了高职高专教师的资格认定,因此,应该创造适合高职高专学校教师的资格评审标准,促进师资力量建设。

4.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现阶段,多数高职院校都聘请了兼职教师。但对于兼职教师缺乏比较完善的管理,导致兼职教师队伍水平不齐,不稳定,从而影响学校正常教学。因此,应该建立完善的兼职老师管理,从而充分发挥兼职老师应有的作用,促进高职高专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1.

[2]许芳梅.上海市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现状分析.教育发展研究,2004/12.

[3]朱山军.对高职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职教论坛,2005.1.

[4]黄梅芳.浅谈高校外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职业圈,2007.12.

[5]闫秀平等.论大学教师文化素质的提高.中国高教研究,2000年第4期.

[6]吴兴伟.高职高专教师基本素质状况及对策研究.辽宁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

上一篇:音长在英汉语音中的表现及功能差异 下一篇:奇妙无比的字母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