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职教师发展的思考

时间:2022-07-21 12:40:43

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职教师发展的思考

摘 要:针对当前高职教师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就系统设计教师发展制度、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愿望、提供教师发展经费保障等解决问题的对策作出了思考。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高职院校一体化教学师资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编号:2011JGB222;主持人:韦富基)成果之一。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高职;教师发展

作者简介:黎凤环(1965-),女,广西柳州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师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5-0074-02

一、高职教师发展的内涵

高职教师是我国高校教师群体的重要组织成部分。高校教师发展理论对高职教师发展的研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关于高校教师发展,国内外学者们有不同的解释。其中,狭窄的理解认为,高校教师发展就是促进教师在教学能力和水平上的提高,这种解释,将教师发展的活动看作是教师独立于自身所在机构、组织的一种个体行为,缺乏对高校教师个体的内在和全面的关注。随着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对高校教师要求的提高及终身教育理念的不断普及和深入,学者们更倾向于认为高校教师发展应是全面、系统和综合的活动和过程,[1]高校教师发展应围绕个人发展、专业发展、组织发展和教学发展等四个方面的目标进行。

(一)个人发展

教师首先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教师只有对个人发展有清醒的认识和谋划,具备发展自我的基本素养,才有可能获得成功的职业人生。因此高职教师发展要关注教师个人发展。促进教师个人发展活动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引导教师规划职业生涯。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使教师产生成长的紧迫感,并且这种紧迫感可转化为教师不断进取的动力,进而推动教师的发展;二是维护教师健康。学校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如不断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缓解生活压力;定期组织教师体检,预防和及时治疗身体疾病;给教师提供治疗性和支持性的咨询,降低心理疾病出现的概率等等,提高教师的健康水平;三是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学校通过引导教师建立共同的核心价值理念、树立民主平等的意识,帮助教师掌握人际交往的策略,提高教师的人际交往水平和有效化解人际的矛盾和冲突的能力,促进教师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

(二)专业发展

高职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必须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基础。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其专业思想成熟、专业知识丰富、专业技能娴熟、专业情感健全的过程。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一是参加课程学习和学历、学位提升,不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修养;二是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了解本专业领域最新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增进与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开阔眼界,激发创新思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三是参加实践锻炼、技能训练,深入行业企业开展调研、业务实践、参与技术攻关和社会服务、参加技能训练,熟悉并掌握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的经验与知识、最新技术和管理信息,提高自身技术应用和技能水平。

(三)组织发展

组织是教师工作的主要场所,是教师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组织发展水平对教师成长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高职院校应加自身建设,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促进的教师成长。一方面,学校要基予自身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目标,培育优秀的学校文化,因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是在学校文化的影响下得到发展的;另一方面,要重视建设和谐的教师团队,良好的教师团队能使教师能共享智慧、协同发展并得归属感;同时,学校应不断提高管理效能,高效的组织管理能给教师创造出自由轻松的工作环境,是教师能专心投入到各项学习工作活动中。

(四)教学发展

教学是教师的中心工作,教学发展是教师发展的核心,学校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多种方式和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学质量提高。首先,应加强高职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的系统学习培训,强化教师对高职教育的特征和规律的认识,尤其是对教育的对象、专业、课程与教学过程特征的认识,提高教学水平和课堂控制能力;其次,开展课程设计。教师通过开展课程设计,经历从实践(企业实践)—理论(教育理论)—实践(教学实践)的过程,始终保持与企业最新职业情境的紧密接触,对职教理论最新发展的跟踪学习,对教学实践最新改革不断反思,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2]再次,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将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教学质量提高的目标要求设立为教学研究或教学改革项目,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研究。还可通过组织教学观摩、开展教学竞赛,教学质量等级评定等等,促进广大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此外,实施发展性教学评价,通过平等互动的评价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切实发挥教学评价“以评促改”、“以评促教”的作用。

二、高职教师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对教师发展认识不够、重视不足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比较短暂,对高职教师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比较有限,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现实中教师发展工作缺乏理论指导,对教师发展的认识比较狭隘,往往将教师发展等同于教师培训和进修,没有关注到教师个体内在的和全面的需要,工作重点更多的放在并直接影响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提升的活动,而一些促进教师健康、营造良好工作氛围等从长期来看直接或间接影响教师成长活动则易被忽视或受到限制。

另一方面是对教师发展重视不够,突出表现在学校没有专门的教师发展工作机构和专业化的工作人员,一些高职院校虽在人事处里设有师资科,但配置的人员较少,他们大都忙于处理教师管理的日常行政事务,缺乏从事高职教师发展工作的专业基础,也缺乏对高职教师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研究,难以有效地开展教师发展工作。

(二)教师发展制度缺乏系统设计

当前,从国家到学校在教师发展方面都不同程度的制定有一些制度、政策,但由于认识上的局限及制度设计上的原因,存在着现有的制度体系中,一些制度政策与教师发展需要偏离,一些好的发展项目因缺乏政策和制度的保障难以有效的实施,甚至一些政策制度阻碍了教师的发展等问题。例如,目前高职院校大都缺乏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制度,致使部分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合理的安排,现有的教师考核评价评定办法(如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和工资、奖金制度设计不能很好的激励教师产生不断发展自我的愿望;一些院校由于经费紧张,难以真正落实教师培训和进修的政策;一些学校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教师承担过多的教学任务,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教科研和培训进修活动等等,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势必会阻碍教师的发展。

上一篇: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线性代数课程教学 下一篇:高职生求职规划问题归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