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变文里“都”的语法化与主观化分析

时间:2022-07-20 04:14:56

敦煌变文里“都”的语法化与主观化分析

【摘 要】副词在中古时期,异常活跃。本文将以“都”为例,分析敦煌变文里“都”的语法化与主观化。变文是唐五代的“俗书”,里面含有大量的口语,以变文为蓝本,有利于揭示中古时期汉语口语的特点。变文里“都”有实词和虚词两种用法,“都”在语法化的过程中,渐渐开始带有说话人的主观意识,主观化逐渐凸显。变文里“都”的两种现象都有体现。

【关键词】变文;都;语法化;主观化

在敦煌石室里发现的唐五代的俗文学写卷,称之为“变文”。变文产生的时期属于中古汉语时期,这一阶段的汉语语法不断演变发展,有的语法现象逐渐稳定下来,使用至今,如代词的使用等;有的处于继续演变的过程中,如“都”的语法化与主观化。变文在语言上的特点就是更接近当时的口语,是研究唐五代语言以及中古汉语史的宝贵材料。本文拟以变文中含有“都”字的语句为材料,分析变文里“都”的使用情况。例句全部来自王重民,王庆菽等合编的《敦煌变文集》和潘重规编撰的《敦煌变文集新书》,下文不再标注例句来源。

吕叔湘(1980)《现代汉语八百词》里将副词“都”分为三个义项:(1)表示总括全部。除问话以外,所总括的对象必须放在“都”前。也可以说“全部”,总括的意思更明显;(2)甚至。“都”轻读;(3)已经。句末常用“了”。这就是所谓的表示范围副词的“都1”,表示语气的“都2”,表示时间的“都3”。

变文里的“都”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词“都”,表示城邑,以及由城邑演变出来的“总计”义;一类是副词“都”。副词“都”又可再分为表示总括范围的“都1”,表示强调语气的“都2”,含有“都2”的句子往往带有说话人的主观性。

一、实词“都”及其演变过程

“都”是一个形声字。《说文解字・邑部》:“有先君之旧宗庙曰“都”,其本义当是“有先君宗庙的城邑”。例如:

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都”进一步引申为首都、大都市,民众聚集之处。后来,“都”又用作动词,开始有聚集义,所以《广雅・释诂三》解释为:“都,聚也。”例如:

卑也者,道之室,王者之器也,而水以为都居。(《管子・水地》)

集聚的意思,也就意味着“总起来”,因此“都”很自然地获得了“总,总共”的动词义。《汉书・西域传》:“都护之起,自吉置矣。”颜师古注:“都犹总也,言总护南北之道。”

在变文里,“都”表示实词义的句子有不少,分别举例如下:

(一)用作名词的“都”,表示“都邑,集市”的意思

(1)白庄曰:交我将你,况甚处卖得你?远公曰:若要卖贱奴之时,但将往东[都]卖得。白庄闻语,懔然大怒:这下等,心里不改间无。

(2)子胥问船人曰:吴国如何可投得?船人曰:子至吴国,入于[都]市,泥涂其面,披发獐狂,东西驰走,大哭三声。子胥曰:此法幸愿解之。

(二)用作动词的“都”,表示“总共,共计”的意思

(3)香饭琼浆[都]一钵,愿母今朝吃一匙

(4)又汉者名一切恶不善济(法)。才升果位。计数即尘沙莫及,[都]标即二万八千。

“总括”义的动词“都”字使用时通常含有对涉及对象进行总括的意义,如例(3),总括香饭与琼浆。由于“总括”义的动词“都”一般位于动词之前,且含有对涉及对象进行总括的意义,这一特殊的句法位置和词法意义,使“总括”义的“都”由动词虚化为副词。

二、虚词“都”

通过上文分析,我们知道副词“都”的形成,在句法上是由于紧邻句法环境的作用,在语义上则是由于词义的泛化――“都”的具体词义的进一步抽象化和扩大化,以及部分实义义素的脱落和适用范围的扩大――而形成的。

根据目前搜集到的语料,“都”出现在否定句里的频率比较高,而否定句是“都”主观化的原因之一。因为比起肯定式来,否定式更能体现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否定结构通常就是信息焦点所在,也是表述重点所在,所以主观化最有可能发生在否定结构前面。但并不是变文里所有的否定句里的“都”均表示主观强调义,有的还是表示范围的副词,只是前面的NP部分被省略或隐含了。

(一)表示范围的副词“都1”

(1)遂骂燕子:你甚顽愚,些些小事,何得纷纭!直欲危他性命,作得如许不仁。两个[都]无所识,宜吾不以同群。

(2)大王见太子愁不乐,更添百般细乐,万种音声,令遣宫内,为欢太子,太子[都]不入耳,再处分车匿,来晨被朱鬃白马,却往南门观看。

(3)大业鸿名[都]未成,衣单难可说。

(4)监官遂唤童子问曰:“何故不听打鼓?”童子答曰:“某乙此鼓切不可打,若打者必有不祥之事。”问曰:“有何不祥?”答曰:“若打一下,诸坊布鼓自鸣;若打两下,江河腾沸;若打三下,天地昏暗。”於是打其三声,天地昏暗,[都]无所见。太子遂乃潜身走出城外。

(5)太子见已,莫辩圣凡,令遣画匿问之,此者是何人也?画匿奉命,直见老翁,是何人在此而立?数伴叫问,[都]没应挨,推筑再三,方始回答。

(6)罗卜三周礼毕,遂即投佛出家,丞(承)宿习因,闻法证〔得阿罗〕汉果,即以道眼访觅慈亲,六道生死,[都]不见母。目连从〔定起含〕悲,谘白世尊,「慈母何方受于快乐?

(7)仆射乃于大中十年六月六日,亲统甲兵,诣彼击逐伐除。不经旬日中间,即至纳职城。贼等不虞汉兵忽到,[都]无准备之心。

以上例句,“都”均对所指称的对象进行量化,是范围副词。

例(1)中,“都”指向前面的NP部分,总括“两个”;例(2)中的“都”总括前面部分“百般细乐,万种音声”;例(3)“都”总括“大业”与“鸿名”;例(1)到例(3)里的“都”,其前都有指向对象,例(4)到例(7)句子里的“都”,前面没有出现NP部分,但是可以根据上下文补充出来。例(4)可以补全“天地都无所见”;例(5)补全为“老翁都没应挨”;例(6)补全为“目连六道生死都不见母”;例(7)补全为“贼等都无准备之心”。

在否定句,当量化对象NP出现于“都”前时,尽管“都”有时也会呈现出一定的主观情态义,但还属于范围副词。随着否定句中量化对象NP频繁地隐含于深层,“都”的全称量化功能就开始逐渐退化,而主观性情态功能则相应地得到了加强,于是加强否定的语气副词“都”也就渐渐形成了,尽管在开始阶段,这些“都”还多少带有一点全称量化义的痕迹。

(二)表示语气的副词“都2”

(8)汝母在生之日,[都]无一片善心,终朝杀害生灵,每日期(欺)凌三宝。自作自受,非天与人。今既堕在阿鼻受苦,何时得出。

例(8)中“都”既可以前指“汝母”,也可以前指“在生之日”,造成歧义。根据对该文的理解,我们倾向于后一种选择,即“活着的所有日子里都没有一片善心”,但是该句的“都”开始出现了表示主观化的语气,含有一种批评指责的语义在里面。

下面的例句里“都”已经变为表示强调的副词,不再表示范围。

(9)太子吟咏已了,更乃愁忧,嗟叹我辈凡夫,如何免得此事。闷心数四,忧苦再三,即便还宫,[都]无喜色。

(10)老人道:吾今桑榆已逼,钟漏将穷。眼暗[都]不识人,耳聋不闻音响。

(11)其时张令妻入,正拜堂次,使者高声作色:咄!这府君!因何取他生人妇为妻,太使极怒,令我取你头来![都]不容岳神分疏,拔剑上殿,便拟斩岳神。岳神见使者上殿,忙惧不已,莫知为计,劣时便走。

(12)神人每至三更,取内人来于观内寝,恰至天明,却送归宫。日来月往,已经半年,美人昏似醉,[都]不觉知。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除了例(10)中的“都”前有可以指向的NP,其他例句“都”前均无NP,但可以根据上下文补出来。而且“都”前的NP部分不再是双项NP,更多的是单项NP。“都”表示总括时,量化的对象总是大于或等于二的,但在表示强调语气时,量化的对象,就目前搜集的语料来看,都是单项式的。显然,这里的“都”表示量化的程度很低了,主要是用来表示说话人的一种语气。

引起“都”主观化的触发机制是什么呢? 我们认为,说话人在表达一个客观现象时,一般总会带有一定的主观评价。这种主观性通常是包含在客观表述里的,但是,当说话人为了凸出或强调某种情感,或者为了满足某种语用需要时,其隐含的主观性因素就会被突现出来。所以,“都”表示主观性的隐含用法就在这样的句式里逐渐凸显出来了。

总之,导致“都”主观化的动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从句法形式看,那就是NP的省略或隐含,从表达功用看,那就是主观性的加强――说话人在进行否定性量化时,总会或多或少地带上自己的主观评价色彩,于是,随着否定句中量化对象的缺失,语气副词“都”就在否定词语前正式形成了。

加强语气的主观化“都”一旦形成后,并不一定非得用在否定结构前。事实上,在一些NP隐含的句子中,非否定结构前的“都”也可以表示主观情态。根据后来出现的语料,语气副词“都”可以出现在陈述句中,例如:

(13)玉日夜涕泣,都忘寝食。(《唐宋传奇・蒋防・霍小玉传》)

这个“都”虽然不同于强化否定的语气副词但由于在特定语境中主观性情感的强化,其主要功能也已不在全称量化,而在于强调语气。所谓“都忘寝食”,就相当于或者说接近于“甚至忘记了睡觉吃饭”。

通过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表示总括全量的范围副词“都1”与强调主观情态的语气副词“都2”之间存在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之上演变出来的。

三、结论

在变文里,“都”既有实词“城邑”、“总计”的用法,也有用作副词,表示范围和语气。根据搜集的语料比例来看,“都”用作副词的频率更高,符合语法化趋势。此外,范围副词“都1”和语气副词“都2”之间关系紧密,“都”在全称量化的同时,开始带有说话人的主观看法,并逐渐演变出只表示强调语气,不表示范围的用法,主观化程度加深。

现代汉语里关于“都”的研究很多,但是很少有人从历时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主要是因为对“都”的性质难以判定,我认为,与其困于“都”的划分,不如在具体的句子里观察“都”的使用情况,从而得出更有力的结论。本文选取中古时期的变文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得出自己的一些看法,至于连续性的历时研究,还有待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王重民,王庆菽.敦煌变文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2]潘重规.敦煌变文集新书[M].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研究所,1984.

[3]张谊生.副词“都”的语法化与主观化――兼论“都”的表达功用和内部分类[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1).

[4]高育花,祖生利.中古汉语副词“都”的用法及语义指向初探[J].西北师大学报,1999(6).

[5]高育花.中古汉语副词语义指向分析[J].古汉语研究,2001(2).

上一篇:对会计公允价值计量的思考 下一篇:浅谈财务信息对股票收益率解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