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浙江生源市场变化与高职院校招生前景

时间:2022-07-20 12:04:17

分析浙江生源市场变化与高职院校招生前景

论文关键词:生源市场高职院校;招生;就业导向;浙江省

论文摘要:近年来,浙江省高职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其招生规模也逐年增长。随着普通本科教育持续扩招及未来生源总量的下降,高职院校生源必然出现紧缺。为继续推动浙江省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政府应加强引导,努力营造良好的高职招生环境;高职院校自身也要加强内涵建设,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特色吸引生源,同时做好招生宣传工作。

近年来,浙江省的高职教育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到2006年,全省共有高职院校45年(含筹建),高职在校生22万人,2006年全省高职院校共招生9.3万人,占全省普通高校招生总数的46%。十多年来,高职教育已经为浙江省输送了数十万在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技能人才,为浙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浙江省生源市场变化对高职院校招生的影响

(一)近几年浙江省高职院校招生状况

近年来,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也逐年增长。由于生源充足及在经济、社会、环境、区位等方面的优势,省内各高职院校的招生呈现出繁荣景象。浙江省高职院校招生主要面向两类考生: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三校生”(中专、职高、技校毕业生)。2006年浙江省高职院校共招生9.3万人,占全省普通高校招生总数的46% ,广大考生报考踊跃,第一志愿率高,各高职院校招生计划完成普遍较好。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杭职院)为例:近几年招生人数逐年增加(详见图1),到2006年招生人数已经达到3390人,其中普高毕业生2358人(包括文科360人,理科1773人,艺术类225人〕。第一志愿录取率达到100%,录取分数线也逐年提高(详见图2、图3),2006年杭职院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34分,比省文科第五批底线高26分,理科分数线为383分,比省理科第五批底线高出37分;在省第五批录取分数线以上的考生中,文科有584名第一志愿报考杭职院(招生计划360人),理科有2605名考生第一志愿报考杭职院(招生计划1773人)。报考数大大超过招生计划数,生源充足。

2006年杭职院招生情况,是近年来浙江省高职院校招生状况的缩影。但随着省内“两高”毕业生生源数量的下降和新建高职院校的增加、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职院校之间生源竞争的局面迟早会到来。

(二)近年来浙江省生源市场变化分析

虽然,近年来浙江省高职生源充足,但是随着本科高校的继续扩招及未来生源总体数量的下降,必将造成高职院校生源的紧缺;根据教育部关于2006年“三校生’,升人高职院校的计划数不超过中职毕业生总数5%的规定,如果未来几年内继续保持这个比例,那么高职院校的生源势必偏重于普通高中毕业生,这将会引起高职生源构成的重大变化。

1.高职院校招生重心己经向普高毕业生转移

在浙江省高职院校招生主要面向的两类考生中,普高毕业生文化基础相对扎实,而动手能力相对薄弱;“三校生”则相反。随着教育部关于2006年“三校生”升人高职院校的计划不超过中职毕业生总数5%的规定,高职院校招生的重心势必将向普高毕业生转移。而普高毕业生和“三校生”在文化知识、学习能力、技术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因此不能对这两类学生一概而论。生源市场的这种变化,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以适应这种变化。

2.高职院校未来5年内的生源总量呈下降趋势 浙江省高职院校招生生源市场的变化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由于近儿年来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职院校的认可度加强,表现在报考高职的考生逐年增多,以及各校录取分数线逐年提高。因此,近年来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无论从分数、素质、学风等各方面,比以前都有了一定的改善。这种趋势在未来两年内还会继续保持。生源素质的整体提升为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实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生源总量即将进人负增长阶段。未来两年内,浙江省的生源总量还能基本保持在近30万左右,但是到2009年、2010年,高中毕业生人数每年都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如图4)。生源数量的下降,将会对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产生重大影响。

(3).国外教育培训机构加入竞争、分流生源

随着我国加人WTO,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市场已经引起国外教育机构的广泛关注,大批培养、培训课程进入我国,与国内高职教育展开竞争、抢夺生源的局面已经形成。国外教育机构通过与国内高职院校、教育培训机构合作办学或提供课程等方式,参与到我国高职教育、培训中来。国外课程内容新颖、特色鲜明、周期短、重视能力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学习者的肯定,也吸引了一部分高职生源。随着对外交流的深人,此趋势还将进一步扩大。

(二)生源市场变化对高职招生的影响

目前,高职招生在本、专科之后末批进行,无法和普通本、专科院校公平竞争,生源市场的变化首先会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的招生。分析生源市场变化情况,它对浙江高职教育的影响主要有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7年和2008年,生源数量尚比较充足,普高毕业生数与今年基本保持在同一数自区间,减幅不夭。在目’前高考录取率尚有上升空间的情况下,未来两年的生源从总体上说,仍然是充足的;预计在未来两年内,浙江省高职院校的招生形势会继续保持近几年的繁荣景象。

第二阶段,从2009年开始,生源数量会有明显的下降。预计2009年普高毕业生数量比2008年将下降3万人左右。按照普高与中职校招生规模保持在川的比例推算,那么中职校的毕业生也将减少3万人左右。根据目前的招生情况,本、专科院校的招生数量将趋于基本稳定或略有增长,加上本、专科院校在高职院校的前面批次招生,因此生源总量的减少不会直接对本、专科院校的招生构成威胁,它的危害将直接体现在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上。2006年各普通高校在浙江省共招生录取24.7万名新生,高考录取率达到71%,而到2010年浙江省的普高毕业生总数预计为24.6万左右,再加上一部分参加高考的三校生及其他考生,很难满足在末批招生的高职院校的录取要求。到时,生源竞争的残酷会逐渐显现出来。

二、浙江省高职院校招生的优势因索分析

影响高职生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生源总量、政府导向、学校声誉等。在社会生源总量确定的情况下,今后各高职院校在招生中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学校品牌、办学理念、专业设置、师资队伍、毕业生就业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招生形势。

(一)培养模式紧扣市场需求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教学要紧密围绕社会和企业需求。高职院校应该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设置专业,开设课程。要围绕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培育优质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经济战略重点,着力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对那些社会需求小、就业率低的专业,要及时调整乃至淘汰。只有这样,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才能被社会所认可和接受。这样的高职院校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形成良性发展。

(二)师资力量强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对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高职院校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除在所从事的学科中有一定的理论、学术水平外,还应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及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要成为既懂理论又会实践的“双师型”教师。目前高职院校的大部分专业教师在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学科上的理论水平尚可,但是在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方面则相对缺乏,巫待提高。现在的考生及家长都非常谨慎,他们在报考前往往会对学校作比较深人的了解,学校良好的师资队伍往往是吸引他们报考的重要条件。

(三)毕业生技能熟、就业好

高职院校与普通本、专科院校最大区别在于:普通本、专科院校注重理论学习,而高职院校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培养方向。一个培养研究型人才,另一个培养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掌握企业、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努力实现与就业的无缝对接。职业教育即是就业教育,学生选择高职院校就是为了能学到技术,可以找到较理想的工作,因而毕业生技能熟、就业好的高职院校将能吸引更多的考生。

(四)地处中心城市

在浙江省前几年的高职招生工作中,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杭州、宁波、温州等中心城市的高职院校,往往成为考生报考的焦点。考生们虽然不愿意出省读高职,但对报考省内中心城市的高职院校却趋之若鹜。今后这种情况会越来越明显。地处中心城市的高职院校对考生和家长而言,毕业后留在那里工作及其他发展的机会比较多,而且生活习惯与自己家乡相差不大,交通方便,各种花费比出省读书要合算。所以从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看,中心城市对考生的吸引力将继续存在,因此地处中心城市的高职院校必然会在招生中占有优势。

三、浙江省高职教育继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思考

(一)政府要营造良好的高职招生环境

高职院校的发展、高职生源的稳定离不开政府部门(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引导。浙江省近年来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是与政府对高职教育的重视分不开的。然而随着社会生源总量的下降,浙江省将高职放在末批(第五批)招生的政策将会影响高职招生计划的完成。建议教育行政部门考虑将高职的第五批招生和大专的第四批招生合在一起,组成第四批“高职高专批”招生。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报考,也可以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开展多次补报,平衡计划实施,使考生能有更多机会进人自己所喜欢的学校,也能使高职院校和大专院校形成良性竞争,从而更好更快的发展,这一点可以借鉴外省的先进经验。

(二)高职院校要切实加强内涵建设

1.提高教学质量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步转型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一些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和职业的兴起,必然会对高职教育的质量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为此,应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从转变观念人手,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确保高职教育质量,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加强学生实践技能培养,使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达到双赢,这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要想生存,就必须切实提高自身的教育质量。

2.坚持就业导向、拓宽办学领域是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

综合前文所述,生源总量减少在两年后将成为必然的趋势。面对现实,高职院校应该坚持就业导向,积极探索新的办学模式,拓宽办学领域,这是社会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1)探索多种食作办学形式

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各种合作办学形式:一是与企业合作办学。‘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采取“订单式”培养方式,企业参与到教学中来,学生也可以到企业中实习,有条件的还可以尝试“半工半读”。这种办学模式较好地体现了就业导向。二是与其他院校合作办学。根据学校自身的特色安排教学,集合院校之间的强势教育资源,学生在两个学校各学习一段时间,学校之间互认对方学分、课程。三是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与国外院校合作办学,使学生在国内学习一段时间后,再进人国外合作院校学习。拓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可以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吸引更多不同层次的学生报考。

(2)整合社会资源,拓展培训领域

虽然当前生源总量有下降的趋势,但是社会上的高技能劳动者比例还很小,大部分还都是没有专业技能的普通劳动者。政府要想将这部分劳动力转化为建立在高素质、高技能基础上的优势人力资源,就必须对其进行教育和培训。这对高职院校来说是一个契机。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多种教育形式和手段,如业余班、函授班、网络远程教育班、技能培训班、岗前岗后培i)”班等,参与对这部分劳动者进行教育和培训的工作。从目前浙江省技能型人才队伍现状来看,不仅数量不足,而且结构层次不够合理,高级技能型人才比例明显偏低。浙江省现有1300多万职工中,具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约为300万人左右,其中中级工占30%左右,高级工以上仅占10%左右。这已经成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瓶颈。有条件的高职院校还可以尝试向农村延伸。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以迎接几年后来自生源市场的挑战。

(三)加强招生宣传是搞好高职招生的前提

在信息社会,加强招生宣传工作,让社会、学生及家长进一步了解自己’,赢得各方面对学校的认可,对于高职院校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首先,要到企业去调研,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也让企业了解学校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特色,征求企业对学校办学的建议,欢迎企业到学校招聘所需的人才,邀请企业中有经验的工程师到学校来给学生上课。其次,到各普高、中职校去宣传,通过讲座、咨询会等形式,让毕业生们了解高职院校的招生政策、学校概况、办学特色与优势、就业情况等,吸引他们报考。第三,到社会上去宣传,利用网络、报刊、电视等媒体,并通过开宣讲会、成果展览等形式,扩大高职院校的影响。学生及家长在选择高职院校时,会选择自己比较了解、比较熟悉的院校,因而,宣传到位的高职院校在招生中会占有优势。同时,在宣传中要注重真实,提倡诚信,不应随便许诺。

随着社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化,高职教育生源竞争的局面一定会到来,各高职院校要从提高自身教育质量、打造品牌做起,全方位地发展,赢得社会认可,以便在未来生源竞争中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为浙江、为杭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向更高层次攀登,做出自己的贡献。

上一篇:论生态河道系统整治与建设研究——以浙江历史... 下一篇:除险加固工程地质勘察的一般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