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小组建设

时间:2022-07-20 01:18:22

新课程下的小组建设

国家教育部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说明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逐渐成为新课程教学实践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实现新课堂合作学习的高效,关键在于实现小组学习的高效。因此,建设、培训好小组,也就把握住了新课堂的灵魂。

一、合理构建学习小组

1.科学划分小组

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有的甚至流于形式,出现为小组学习而小组学习的现象,耗费了有效的教与学的时间,导致学习效能低下。课堂上常见的现象有,教师先布置一些学习任务,然后简单地让前后桌组成小组进行讨论,这样的学习场面看起来很热闹,但是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合作意识的养成并没有多大的促进作用,结果就导致小组学习流于形式,学习效率低下。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对合作学习理论缺乏深刻理解,没有进行科学的分组。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以自身的经验为基础,在新的任务和情景中主动构建的过程。由于经历的不同,有的深刻,有的浅薄,有的正确,有的错误等等,这就需要群体之间的合作学习。因此要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必须将学生合理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有多种分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实践摸索,证明六人小组优于四人小组,学生能有更多的力量和主意去完成任务,有利于学生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小组成员的组成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这样既可以增加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同时又有利于开展小组间的竞赛。即在学生分组时,教师应考虑到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智力发展水平、学习成绩、有无领导能力、男女搭配、人缘、新生老生和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尽量做到公平和平均,以6人为一组来安排学生的座位。这种异质就近组合的合作学习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的分组讨论,“组内异质”能够为小组之间相互帮助提供较大的可能,“组间同质”又可以为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样就实现了人力资源的最佳组合。

一般情况下,教学中的小组学习活动是随机、分散的,而异质就近组合的合作学习则是在共同学习目标下进行的有一定凝聚力的学习活动。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我又有针对性地交换了一下小组的成员,也是考虑到以上各种因素,为的是更好地进行小组建设。

2.明确组员职责

划分好小组之后,制定小组制度,每个组里有正副组长,组员按照学习、纪律等层次编号为1、2、3、、、6,每组1与6、2与5、3与4号结为搭档,在学习、纪律等方面共同进步。既然是搭档,那他们就是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对子。在练字和默写时,对子的作用就可以充分地发挥出来,可以一个报,一个默,或者相互批改书写情况,相互监督,不用老师一个个进行批阅和审核了,将主动权和行使权交给对子就可以了,因为他们可能做的比老师更好。对小组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可有效避免个别学生游离于小组活动之外,提高了整个小组的积极性。也只有对小组进行科学的分工,让每个组员都负有责任和使命,才会使小组中的每个人感受到一种归属感,才会使人人都有为小组学习和组间竞争出力的责任感,才会不断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使小组更好地去完成更多的任务。

二、小组和小组长的培训

传统课堂转变成为新课堂,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使得学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为了使学生尽快地适应和运用新课堂模式,小组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小组培训就是使所有的学生熟悉并掌握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和基本要求。如预习时有记录,尤其是疑问必须有标记;听课过程中的疑难、重点和订正均使用红笔;将典型的错题整理在错题本上以便及时复习;小组讨论的时候要位置更紧凑、声音要适中;展示时的声音要洪亮,肢体语言要丰富,并用红笔画出关键词。

在每个小组中,小组长都是一位可以称得上是“能说会道”的名副其实的小老师,这位小老师的性格比较开朗,在班上的人缘较好,成绩也是名列前茅。为了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加有效,教师应培养小组长的管理能力。即教师应帮助小组长树立威性,使他们像真正的老师一样,让他们在班上其他所有“普通群众”面前有威严、有权利、有责任,使“普通群众”一切听从指挥。另外,正组长和副组长各坐在小组的对立两边,相互监督各个成员。他们的具体职责也不一样,正组长主要负责成绩的提高,副组长则主要负责纪律的管理,恪尽职守。

此外,教师还应定期召开组长培训会,让组长把在小组遇到的问题说出来,大家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把小组好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各小组相互借鉴,共同提高。教师也可介绍一些好的方法,让组长根据自己组的具体情况加以运用,从而达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在教学中,教师只要充分相信学生,接纳学生的想法和见解,不断改变自己的学生观和教育观,积极吸收新的教育理念,使课堂成为学生交流学习、发挥才智的舞台,课堂教学就会因学生的参与而精彩,教师就会因精彩的课堂而自豪!

(责编 张翼翔)

上一篇:新课标下的课堂读写听说训练 下一篇: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备课环节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