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和提高学生上体育课兴趣的途径与方法

时间:2022-07-19 11:29:59

培养和提高学生上体育课兴趣的途径与方法

目前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开展形式和课程的内容设计都不尽相同,但就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如何从学生心理方面出发调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何把体育课上得既生动活泼又在传授体育知识的同时,使身体得到锻炼,品德教育也应该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渗透进去,使一堂体育课在欢声笑语中结束,这方面是体育工作者值得重视和探讨的一个课题。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方式方法很多,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从教学的直观性、科学性、趣味性和可接受性等几个方面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和着眼点,探讨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方面的问题。

一规范教师的仪表言行

体育课上教师的装束、言谈举止、教态、眼神以及上课时的精神面貌等方面,对学生的心理诸方面都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健壮的体态、饱满的热情都会直接给学生带来英俊、健美的感觉。再加上标准而有吸引力的示范动作,生动、简洁、宏亮的语言讲解,很大程度上会使学生精神振奋,很容易聚精会神的倾听老师的讲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会得到初步的调动,结合教师的自信、炯炯的目光、沉稳而潇洒的教态,在教学过程中又能恰到好处的博引相关学科的知识,无疑会激起学生探求体育知识的愿望,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体育课的课堂教学,直观性特别强,学生直接知觉和感觉的对象主要就是教师,教师的综合素质及表现,无形中就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升华。经过长期的日积月累的体育课教学,会使学生从知觉到心里产生由欣赏到羡慕,由羡慕到向往,由向往到追求直至实践的一系列的心理过程。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学生学习主动与否,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学生学的行为直接反应教师教的行为。教师在课堂上以讲解和示范及纠正错误动作为主,过分依赖教材复制式,只注重将专业知识和技能用机械的教育方式进行灌输,没有实现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转变,教学内容拘泥教材、僵化陈旧,与实践脱离,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难怪学生在课堂上只是“机器人”般的听而不愿意动手动脑。因此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三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或许是因为在应试教育的高压态势下,初、高中阶段学习压力过大,过于紧张,一考入大学以后,部分学生“玩”的心态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加之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自我要求标准不高,对考入农业院校有抵触情绪,不愿学,不想学,被逼着学的现象广泛存在于学习中,学习没有目标,缺乏动力。因此,教师的能动性会逐渐约束和影响学生的心理变化,主动和学生交流,和他们交朋友,长时间的接触,逐渐会改变和完善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他们重新回到正确的学习生活的轨迹上来,慢慢的积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样,无形中就会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四博引相关学科知识

目前由于科学技术迅速的发展,现代科技的新成果被广泛的运用到体育领域后,不仅使竞技体育的成绩提高很快,而且使人们在美的追求方面也逐渐的体育化。诸如在人群当中穿一件时髦的运动衣或是一双考究的运动鞋,不仅从心理上感觉自信和美,从外观上也给人们一种健康向上的美感。由此可见,体育理念正从各个方面日益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重视和热爱体育。主要原因就是体育越来越被人们从心理上更加的了解,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了解了它的科学性,了解了通过科学的锻炼方法,很大程度上能提高生活质量,延年益寿。那么,作为学校体育,如何在体育教学中突出体育的科学性、跟上时代的步伐,使我们的体育课教学在科学性方面进一步升华,这不仅只是关系到教学效果的提高,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对上述问题有了正确的认识,在教学实践中就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用相关学科的一些理论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精辟阐述。如在乒乓球教学中,协调的动作示范给学生一种美感的视觉享受,同样对比不正确的技术动作,让学生非常直观的看到差距,同时心里会产生强烈的模仿正确的技术动作、防止做出错误动作的心理欲望,向大家介绍乒乓球运动的特点,以及经常从事乒乓球运动的益处,对眼睛、四肢的协调和灵活性、大脑的反应速度和瞬时的反应能力,都有极大的帮助和益处,同时也增强了学习技术的兴趣,再讲解一些关于人体力学和美学的相关知识,例如对男同学可以介绍一些健美方面的相关知识,对女生可以介绍一些艺术体操和舞蹈等项目的美感方面的知识,为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一种理想中的美感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使他们努力朝着心目中健壮的体魄和娇美的体型去主动的努力,自觉的去锻炼和训练,再结合相应的科学的运动方法和训练技巧,使学生茅塞顿开,不但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起到了提高教学效果的积极作用,更不能忽视,通过引证有关学科的理论,使学生逐渐的认识到体育是一门综合性科学,这比起单纯的说教,体育是一门科学性很强并牵连很多门学科的空洞道理更具有说服力。据此,我们在各个项目的教学中都能恰到好处的引用有关学科的科学知识和原理,不但能起到从心理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作用,也会使教学效果显增,同时也向不了解、不理解体育是综合科学的学生进行了宣传和教育。从长远看将会逐渐从根本上扭转那种把体育工作者看成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无知邪说,所以我们不能忽视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的多种作用,在这里主要是针对部分学生在入学前由于种种原因,认为体育课没什么学问,体育课就是玩儿的课,给个球就行了这些心理因素出发,在体育课的教学别注意科学性的教学。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及方法,经过一段体育课的教学后,从心理上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逐渐由不感兴趣到开始感兴趣,最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五拓展体育教学的艺术性

教学的艺术性,是从心理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行之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得当会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魅力又有生气。在教学中,田径中跑的教学课,学生不感兴趣,教师在适当时机运用接力跑或是追逐跑等形式来为本次课的任务的完成作为一种手段,会收到很好的效果。青年好胜心理强,带有竞争性质的内容,易引起心理上的兴趣,这样从教学艺术、教学方法角度考虑处理好课堂上手段的安排,即可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又使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教师可结合教材的特点,采用各种方式从学生的心理上调动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诸如上健美操课时,可展示形体优美的图片及影像资料等,无疑会对学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使学生从心理上自然的产生羡慕,向往和追求之念,若教师再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做精辟准确的介绍,会使学生情趣盎然,兴趣和积极性会得到进一步的调动和升华。

六适度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教学趣味性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引用过去所发生的某些生动有趣的事迹,借以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趣味性的目的,同时也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巧妙的渗透进去。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单元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讲述一些国内外勇攀世界体育高峰的优秀运动队或运动员生动感人的先进事迹,不但会使学生从心理上产生崇拜、振奋之感,而且会激发学生产生练就健美体魄的决心,学习兴趣会油然而增。

如在排球课教学中引用我国女排在争取五连冠中的英雄壮举,在健美课中,引用举重运动员在2008年奥运会上为国增光,在勇夺金牌时那种力拔山河的英雄气质,在体操课的教学中引述那融汇音乐、舞蹈、造型于一体的体操运动员的飒爽英姿,飞腾在各种器械上的动人场面等等,不仅会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更主要的是激起了学生从心里上的崇拜之感和学习情趣的高涨,并生动形象的对学生进行了品德教育。

七注重体育课教学的可接受性

学生的体质、素质、志趣、爱好、接受能力、理解能力都各不相同,千差万别。教师如何根据这些方面的差异对待,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课堂教学获得一定的知识和学到相应的基本技术,并得到较为合适的运动量,这是教育者较难做到,但又应必须做到的事情。否则,会产生基础好的学生感到不满足,吃不饱,兴趣不高,基础差的学生身体受不了,丧失兴趣。因此,要上好一堂体育课,教师首先要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的安排好每一次课的具体内容、手段、数量、次数、运动强度以及密度等。使学生上完一堂课都感觉有点儿愉快的累和满足,欢声笑语的离去。

总之,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领导者,还应该努力成为一位艺术大师。要巧妙、恰到好处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从心理上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调动起来,并应做到因人而异的掌握与安排好每次课的运动量、运动强度、密度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一堂课中既学到了知识、技术的同时,身体得到了锻炼,体质逐渐的增强。并以各种方式通过各种渠道巧妙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等方面的品德教育,为我国早日实现体育强国,进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培养出体魄健壮、思想高尚、有文化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陶国富.大学生心理学[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

[3]杨宁宏.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青海教育,2004(1).

[4]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明宇.论调动大学生体育课的心理积极性[J].中国现代教育,2004.

上一篇:方太“云魔方”引领欧式油烟机进化 下一篇:标准混乱,物联网只能为互联网做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