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电安全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时间:2022-07-19 07:15:27

煤矿机电安全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摘要:煤矿机电设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技术的不断进步

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复杂和先进,在给煤矿的生产工作带来极大效率和效益的同时也给煤矿的生产安全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当前煤矿的机电管理工作存在很多不科学的地方制约着煤矿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提高国内煤矿生产方面的安全管理水平,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煤矿机电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了解决煤矿机电管理问题的对策,以期对以后的煤矿机电管理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煤矿机电 安全管理 对策

0 引言

由于煤矿的生产系统和环境相对复杂,加上巷道狭窄以及地面的辅助生产比较多,如果防范不当就会容易发生机电事故。通过分析近几年全国重大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来看,在导致各种事故发生的原因中几点事故位列第四位,并且由于管理漏洞导致的事故占90%以上。煤矿机电事故是制约煤矿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而且必须引起重视的因素,如果忽略它,会造成人员的伤亡、设备的伤害,还可能造成煤矿煤尘、瓦斯爆炸,甚至采区乃至整个矿井也会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这不仅仅是经济和人员的伤亡,更是威胁构建和谐社会的隐性因素。如何预防煤矿机电设备事故的发生,是煤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针对管理对象的不同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以及预防措施,以控制事故的危险源,并且通过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消除并减少事故以降低事故的损失,这就是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务。近几年,机电事故的危险性随着煤矿生产水平的不断深入以及生产条件越来越复杂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1]。规避危险源,实现煤矿安全发展目标,必须从基础工作抓起,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责任制,在这种体制与新的用工体制之下采用具有执行力的安全管理方法,尤其加强机电安全管理,吸取机电事故发生的教训,对煤矿安全尤其是机电安全的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1 在我国造成煤矿机电管理问题的因素

1.1 煤矿本身就属高危行业,而设备往往又存在许多隐患。安全问题岌岌可危。如设备杂、旧、老、带病运转,安全设施、保护装置不全,与《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要求相差甚远。提升系统缺少缓冲装置和托罐装置,电控系统、制动系统保护不全。井筒装备锈蚀严重,未能定期防腐。有的矿井为了赶产,不能保证主副井2h的停产检修时间,绞车的实际提升负荷超过设计提升能力。一些固定设备的电压表、电流表、压力表、真空表、安全阀工作人员往往忽略未按规定定期校验。井下电气设备在使用时有的没有按规定做电气试验,有的马虎做了实验只是为了应付并不做详细记录和研究。有的甚至为了省钱而忽视安全的重要性,如井下局部接地极及连线的材质、工艺不符合要求、使用铜、铝、铁丝代替保险丝。各种保护措施缺乏,如漏电保护、煤电钻综合保护、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输送机保护等等。各种安全隐患现象屡见不鲜。

1.2 机电专业技术发展迅速,专业人才的缺失导致新技术无法及时应用或应用了无法合理维护保养。现代化的矿井机电运输系统属于技术密集型,它不但综合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产品,同时结构的复杂性随着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变得也越来越复杂。由于煤矿具有环境差、风险大的特点,属于高危艰苦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对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技术熟练工缺乏吸引力。如:前几年很多煤矿招不到相对专业的毕业生而造成了现有的技术工人文化程度较低,并且不爱钻研专业技术,虽然近几年招到很多专业技术的毕业生,但是由于从业时间相对较短技术还不够成熟,这都是造成矿井机电队伍素质低的原因。由于队伍的整体素质相对较差,导致很多新设备和新技术不敢用,如果用了只能依靠厂家维修,由于延长了事故处理的时间从而降低了矿井的生产效率。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目前煤矿使用的机电产品种类越来越多,技术含量越来越复杂,既有引进的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化提升设备、采煤机械设备,也有PLC(电力线通信)控制技术、变频控制技术。因此,目前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人才以及现有人员的素质较低。

1.3 机电专业在岗人员的素质比较低,机电设备安全生产的意识淡薄,而且从事矿井的机电人员更新周期短,速度快,队伍缺乏稳定性。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煤矿是高危、艰苦行业、环境差、风险大,而薪金待遇方面并不是特别好。所以导致很多矿井的机电人员跳槽,而企业只能继续新招工人,在短期内很难找到优秀的机电人员,而大部分都是农民工。可想而知,相对于懂机电的且爱钻研的专业人员农民工显然水平很低。他们大多数都是年龄比较大的,且大部分时段是打工人员,都是在体力方面做出贡献的。文化素质和敬业精神相对较差。所以大部分这样的工作者就导致了机电工作人员的素质非常低,所以一旦设备损坏的话他们只能通过找厂家来维修的办法,这样就会给矿井的生产效率造成很低的水平,后劲十分不足。

1.4 机电设备的综合管理和监督不到位。一些矿井的机电设备管理比较马虎,比如安装时错误,检修时不到位,更新报废不够及时;各种问题如技术管理的手段比较滞后的,管理的制度不够严格,一些设备的资料和档案不全等却没有监督人员监督补救。还有对机电设备的管理呈现不平衡性,如仅仅重视一些固定设备的管理,而一些流动的设备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事故发生的几率严重增加,这也显示出监督管理人员和监督制度的重要性,所以对于一些设备的管理和监督要做到严格、到位。

2 煤矿机电管理对策分析

2.1 坚持安全生产的第一要义,首先各层领导必须达成一致,坚持“安全生产第一”不动摇。“安全生产第一”并不是忽略经济效益与经济利益,而是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提高效率追求最大利益。要强调安全,突出安全,使安全成为生产的基础。其次各层领导要协调其他一切生产部门,要把安全生产当作一项重大任务来抓,让安全生产的口号深入各个阶层工作人员的脑中,把安全生产落到实处。同时要加大安全监察力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2 积极引进、采用、推广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如优先使用大功率采掘机械、绞车变频调速装置、斜巷行人行车综合监测保护装置、轨道运输监测监控系统、胶带运输监测监控系统、变电所监测监控系统、钢丝绳张力自动平衡装置等先进技术和装备。特别是创造条件使用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抛弃旧有的大量投入人员、点多面广、效率低下的人海战术,采用先进管理方法和技艺流程,合理控制作业点和作业面个数,以减少事故发生的机率,真正达到矿井安全、高产、高效的生产。

2.3 吸引高水平和掌握专业煤矿机电的高素质人才,加强煤矿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提高煤矿机电专业从业人员的薪金待遇。不仅可以推广新技术,新工艺,而且可以为其他基层员工提供指导,增强员工队伍凝聚力。煤矿员工是煤矿工作的直接执行者和推动者,所以煤矿企业、单位必须积极地加强对煤矿员工的教育和培训,企业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教育和培训:第一,加强安全意识教育,使员工对安全生产和自身安全引起足够的重视,学会应对事故的保护措施;第二,提高煤矿员工技术能力,以确保其自身的技能能够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第三,强化煤矿员工的责任概念,以规范自身行为安全生产。

2.4 采用标准化的管理加强矿井质量,提高效率[2]。一是严格、完善各种矿井必须执行的制度。如防爆设备入井检验制度、设备定期检查制度、各种安全装置定期试验制度和停电检修挂牌制度等等。二是严格设备管理使用维修。对设备的管理、使用、维修,要实行严格的责任制。细化到、具体到哪一个人,哪一件设备等。并且实行上下班交接制,对大型设备要有运行、保养、维修记录。三是对于煤矿机电运输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加强管理,加强对设备运行状况的观察研究和维修检查的动态管理,明确各项工作管理人员的责任人,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建立奖励和惩罚制度,对于违反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员工适当做出惩处,将各项制度和工作落实到实处。

3 结论

总之,煤炭生产机电安全管理是一项人性化、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机电管理其实就是管理好“人”和“物”的问题,提高人员素质,加强机电设备管理是煤炭企业促进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3]。因此,各个煤矿在确保机电安全以及人员安全的前提下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为了有效地提高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的水平,就必须不断推进技术创新以提高生产力,同时树立科学的机电安全管理理念并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这就需要我们机电管理工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创新以及装备水平,将工作重点放到提高安全性的高效生产上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机电事故,降低事故损失,真正提高企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董平.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经济研究导刊,2012,01:37-38.

[2]赵鸿鸣.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减少煤矿机电事故[J].科学之友,2011,12:123-124.

[3]李树晶.浅析如何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J].科学管理,2011,

49-53.

上一篇:锰矿安全管理对煤矿安全管理的借鉴 下一篇:试析高速公路资产运营与财务效益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