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聚焦 等

时间:2022-07-19 05:40:46

政策聚焦 等

政策聚焦

陈至立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发表重要讲话

在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之后,今年7月份,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在上海举行,本届大会以"大学创新与服务"为主题,在座的中外大学校长,新朋老友欢聚一堂,共同交流世界各国大学的成功办学经验,探讨新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谋划面向新时代的行动策略。陈至立对2006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在上海隆重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陈至立说,创新,是近代大学与生俱来的职能。本届论坛的主题"大学的创新与服务",既是老话题,也是新话题。或者说,老话题蕴涵着新思想。她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内涵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地健康发展;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制度、体制和机制。

陈至立强调说,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大学是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肩负着不可替代的历史责任。大学要构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体系,成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大学要成为知识创新的策源地,为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大学作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弘扬者和推动者,要与社会建立更为广泛和紧密的联系,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大学还必须顺应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在更迅速的技术创新、更快捷的知识流动和更激烈的人才竞争中,主动进行自身的变革,增强对社会的服务能力和影响力。

她还说,大学在发展的过程中,要矢志不渝地坚持以下几条:一是教书育人。要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人生理想,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中国有句古话: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因此,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是办学的真谛;二是追求真理。大学要有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骨气和勇气。要发扬学术民主,鼓励师生敢于挑战权威和传统观念,为实现创新而勇往直前;三是要严谨治学。一个大学良好的学风是其宝贵财富。要用严谨治学的学风熏陶师生,使他们具有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自觉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四是要团结协作。团结协作精神是大学海纳百川广阔胸怀的反映,也是吸引人才、凝聚人才,产生高水平成果的必要条件。团结协作精神应体现在校内,也应体现在校外合作上。五是要与时俱进。学校要准确把握学科发展和创新的方向,鼓励自由探索,永远站在时代的前列。

院校新闻

“南京大学-中国医药城研发中心”落户泰州

近日,"南京大学-中国医药城研发中心"落户泰州医药高新技术园区,这是泰州市政府和南京大学全面合作迈出重要一步。此次市政府与南京大学共建的"南京大学-中国医药城研发中心"项目,涉及研发、人才培训、会展、招商等六个合作领域。中心主要从事生物技术及生物制品高新技术项目的研究和生产,同时建立培训基地,培训国内急需的医药人才。中心还将招引国际性、地区性和国内生命科学与生物医药科研方面的高端会议定期在我市召开,发挥南京大学的品牌优势,吸引和推荐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和项目在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进行研究、孵化、创业和成果转化。研究中成药生产制造技术并制定中药标准也是中心的重要职责。据了解,在"南京大学-中国医药城研发中心"项目落户后,还将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中药有效活性成分筛选、哈佛大学蛋白质制剂、美国遗传公司人源化克隆抗体、瑞士诺华公司国际代谢疾病治疗新药中试基地等8个项目来园区研发和转化。

上海交大新型节能环保公交车研制成功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冯正进、陈杰等科研人员,经过11年的协作攻关,潜心研制成功液压混合动力城市公交车,日前通过科技鉴定。经测试表明,液压混合动力城市公交车同比节油率达30%以上,减少尾气排放大于50%。目前,我国现役的城市公交车约35万辆,并以每年5万辆的速度递增。由于公交车燃料紧张、价格上涨、环保指标提高等因素影响,节能、环保型公交车已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液压混合动力城市公交车,是一种环保节能型城市公交车。它是在燃油或燃气发动机为动力的公交车基础上,增加一套液压辅助动力系统,使之成为液压混合动力公交车。液压混合动力城市公交车经国家机动车检测中心检测,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陈杰博士说,美国福特公司开发的液压混合动力车节能率为30%,价格为10万美元左右,投资回收期10年。而我国的液压混合动力公交车节能率可达30%以上,价格7.5万元人民币,投资回收期一年。

扬州大学培育的第二代"克隆羊"怀孕

日前,由扬州大学主持攻关的克隆羊技术再次取得新突破--在国内率先培育出带有人体基因的第二代克隆羊中有一只已怀有身孕。也证实了我国克隆羊实现了从无性繁殖到有性繁殖的飞跃。克隆羊第一代和第二代的区别在于:第一代克隆羊是利用转基因山羊胎儿的体细胞克隆出来的,这与根据成年羊体细胞克隆出来的克隆羊多利不同(我国克隆山羊的成功率是克隆羊多利的10到20倍)。扬大培育的第二代克隆羊,与第一代克隆羊及多利又都不同。它是把普通山羊的细胞移植到第一代克隆羊身上转基因,这在国内还是首次。目前4只二代克隆羊包括那只已经怀孕的,技术人员均已检测到人体"乳铁蛋白"这种基因。如果完全成功,由克隆山羊乳汁提炼出来的乳铁蛋白,可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品生产。据悉,第二代克隆羊技术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比如培育优良畜种和生产实验动物;生产转基因动物;生产人胚胎干细胞用于细胞和组织替代疗法;复制濒危动物物种,保存和传播动物物

种资源以及生产价值很高的药品和保健品。

北京交通大学为青藏铁路安装"顺风耳"和"千里眼"

青藏铁路建设面临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这项被国际社会称为"可与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如何建设?建设后如何运营管理?这需要在建设初期就进行运能资源配置及运营时运输组织和经营管理的研究。这项任务落在了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杨浩教授及其团队肩上。从2002年8月到2003年10月间,杨浩教授带领团队在尚处建设初期的青藏铁路沿线考察调研,分析了高寒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对青藏铁路建设和运营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掌握青藏铁路客货流结构、特征、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多种方法,预测出青藏铁路未来年度(至2020年)的客货运量,揭示出客货运量的季节变化及其时空分布特征;较系统地对青藏线的整个运营管理、运输组织进行了前期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今天,青藏铁路采用的就是这一项目确定的开行方案。

2004-2005年,钟章队教授和他的团队在青藏线测试段开展了许多创新性工作,成功实施GSM-R青藏铁路试验段项目,使整个青藏铁路的通信工程得以在此基础上全线铺开,使青藏铁路成为中国乃至亚洲第一条使用GSM-R通信信号一体化综合平台的铁路。如果说,GSM-R是青藏铁路这条高原神龙的顺风耳,那么GPS定位技术的运用,无疑给它安上了千里眼。因为青藏铁路的特殊性,要求在列车控制方面,地面设备越少越好,以防止在高海拔区的不稳定带来控制误差。同时,也尽可能减少地面硬件设施的人力维护工作。采纳GPS的信号系统和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对列车的控制和管理,就是基于此考虑的。

截至2006年6月,北京交通大学共承担青藏铁路项目近40项,合同金额达2800余万元。涉及青藏铁路众多重要建设项目如信息化、高原冻土施工及生态保护、青藏线无线移动通信及测控技术、高原铁路运营组织等,取得了服务青藏铁路的多项科研成果。

科技视野

国防科工委委属高校产业改制研讨会议隆重召开(附照片)

7月19日~21日,国防科工委委属高校产业改制研讨会议在秦皇岛召开。会议由国防科工委体改司主办,北京北航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承办。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国防科工委体改司、人教司、财务司、经济协调司有关领导;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国资委统计评价局、北京市校办产业管理中心的有关领导和嘉宾;委属高校有关领导;委属高校产业主管部门、资产公司、产业集团及大学科技园主要负责人。会议由国防科工委体改司事业改革指导处刘建新处长主持。

国防科工委体改司沙南生副司长、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李建聪副主任、国资委统计评价局统计评价处戚广慧副处长应邀出席会议并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沙南生副司长的讲话主要从以企业和科研院所为主体,发挥高校产业的基础骨干和主导作用;建立健全公司制度;规范科技企业的经济行为三个方面阐述了当前高校产业的工作重点,并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要求。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也在开幕式作了校办产业规范化建设工作汇报。

会议期间,各高校分别介绍了本校校办产业的基本情况和规范化建设工作的进展情况;校企规范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下一阶段校企改制工作的计划和思路。与会代表还就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特别是高校资产公司的组建运营、经营性资产的管理、科技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人员安置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中兴新世纪会计师事务所、德鸿律师事务所应邀作了业务咨询,对改制流程和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了解答。

各位代表一致认为,国防科工委召开此次会议非常及时,会议为各高校相互介绍产业工作经验,共商产业发展大计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对委属高校贯彻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精神,促进委属高校校办产业规范化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各高校将在科工委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按照教育部有关指导文件,结合委属高校的产业特点,积极推动各校校办科技产业的规范化建设工作。本次会议共收到交流材料23篇,内容广泛,紧密结合产业工作实际,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会议最后讨论并形成了《国防科工委委属高校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建议》。

此次会议进一步增进了各高校产业之间、高校产业与上级主管部门之间的相互了解。通过研讨,进一步明确了今后高校产业工作的重点,理清了工作思路,为按照教育部要求顺利完成校办产业规范化建设工作奠定了基础。(特约记者:潘卫民)

一句话新闻:

1. 从中国矿业大学获悉,国内第一台煤矿搜救机器人由该校可靠性与救灾机器人研究所研制成功,葛世荣教授领导的课题组日前在该校展示了机器人的道路试验结果。

2. 东北农业大学成功培育出冬小麦"东农024",该品系的育成彻底打破了黑龙江不能种植冬小麦的禁锢,填补了能在黑龙江这种高寒地区安全越冬的冬小麦的空白,也揭开了黑龙江冬小麦育种的新篇章。

国外科技进展:

1.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在8月18日出版的《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发表文章,声称在理论上发现了激光与原子反应的一种新的效应。"与经过小的管口会加速的水不同,聚焦光束中靠近中间的光子具有较少的动量。"文章的作者,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物理学助理教授Kurt Gibble说。他在这篇理论文章中分析了原子吸收一个光子后的速度变化,得到了让人惊讶的效应:较窄激光光束中的光子传递给原子的动量比较粗激光光束小。

2. 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月球之谜的可能答案:为什么月球的背面在其赤道附近凸起?自从数学家拉普拉斯在1799年指出这个问题后,这个奇怪的形状一直在困惑着科学家。对这个"化石凸起"的可能解释是,月球的轨道也许在其历史早期与现在的不同,那时月球的岩浆海洋正在固化。但是这个过程的模型至今未能给出与月球精确尺度相符的结果。Ian Garrick-Bethell和同事表示,月球的形状能够用在其形成后的1亿年后,其轨道是椭圆形的来解释。文章作者的模型缩小了具体轨道的可能选择,其中一个与水星的类似。Kimmo Innanen 撰写的一篇相关的研究评述描述了研究人员在地球和月球轨道的重力场三体问题上作的努力。

学术会议在线

2006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已拉开帷幕

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主办,专为全国博士生提供的一个高起点、大范围、多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以博士生自主开展学术交流和研究活动为主,同时,积极发挥导师和著名专家的指导作用,帮助博士生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提高创新能力。

2003年10月,首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在清华大学召开。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周其凤和副主任王亚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周炳琨出席了论坛开幕式,吴启迪副部长作了重要讲话。来自全国各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的300余名博士生参加了首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分9个学科领域进行了学术交流。

2004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河海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8所高校分学科领域承办。全国2500名博士生分别参加了在以上高校举办的论坛。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赵沁平、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李军分别出席了在有关高校举办的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开幕式。

2005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由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天津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山东大学、军事科学院等单位分学科领域承办。

2006年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总共委托13个单位分学科领域(或主题)承办2006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中国学术会议在线对本届论坛进行全程媒体支持。

第36届世界空间科学大会隆重召开

第36届COSPAR全会于2006年7月16到22日在北京的友谊宾馆及北京理工大学召开。这是第一次在中国召开的国际空间盛会。 COSPAR全称为Committee on Space Research,是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ICSU,简称国科联)下属的一级国际学术组织,它主办的全会是国际上在空间科学领域最有影响的综合性国际学术会议,与IAF(国际宇航联)大会、世界数学家大会等齐名,每两年举办一次。历届COSPAR大会的主题都是“探讨空间科学与技术各领域的最新发展,交流空间科学与技术的最新成果,为空间科学与技术的国际间合作提供帮助。”中国国家主席在大会开幕之际将发来贺信。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了开幕式,并发表讲话。

在7月17日-7月22日6天的时间里,根据学科领域和热点科学问题分类,学术交流将分多个分会场并行举行。其中最多的一天将有27个分会场同时并行举行交流研讨活动。学科领域包括利用卫星对地观测的气象和气候的空间研究;日月系统、行星和太阳系中的小物体的空间研究;地球和行星的高层大气;太阳系空间等离子体;空间天体物理研究;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物理基础;卫星动力学技术;科学气球的有关技术问题;对环境可能造成破坏的空间活动;辐射带标准模式;空间天气;行星际防护;人才与能力建设;科普教育等。

此外,会议还安排了多场高水平的、综合叉学科学术报告,他们是:《SWIFT探测项目的新成果-伽马射线爆的起源》、《中国载人飞船的科学活动》、《Cassini探测项目的新成果》、《火星探测项目的新成果-水和有机物的探查》、和《研究空间自然灾害的新成果》。为了扩大大会的影响,大会委员会还特别组织了以三场青年学生为听众的中文科普报告,它们是《中国航天员专场报告――航天员的衣食住行》、《美国星尘计划探测结果》和《中国的月球探测项目》。会议期间应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之邀,12个国家和地区的空间机构负责人还将举行对所有参会代表开放的圆桌会谈。本次大会圆桌会谈的主题是:深空探测领域里的国际合作问题。各空间机构的负责人将对太阳系深空探测活动的相互协调与联合、国际协调机制的建立与运行等进行深入的探讨。相信通过这次圆桌会谈,能够加快各国呼吁已久的新的深空探测国际协调机制的产生。

上一篇:从北京沙尘暴谈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恢复建设 下一篇:高校与企业在科技“喜宴”上“攀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