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史学研究综述

时间:2022-07-19 03:26:21

心理史学研究综述

[摘 要]心理史学是历史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它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等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为研究依据,不仅开拓了史学研究的领域,而且转变了史学研究的思维,因而得以畅行于20世纪的史坛。然而心理史学绝非完美无瑕,具有理论应用的局限、史料搜集的不足等缺点,以致为部分史学家所质疑。本文试图梳理心理史学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论述其近百年的发展状况,以重新评估其史学价值。

[关键词]心理史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

[中图分类号]K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7-6241(2013)06-0064-07

心理史学①形成于何时?有的学者认为它是“古老而又年青”的,“说其古老是因为历史学家很早以来就开始了对历史心理的不自觉探索,说其年青是因为人们自觉地对历史心理进行研究或自觉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历史则刚刚起步不久”。②笔者认为该学者的观点是有道理的,任何一门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必有其渊源和确立的起点,只是渊源的追溯难免有些主观臆断,但学科确立的起点则是明晰而又确凿的。本文所论述的心理史学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确立而形成的。下面笔者将从心理史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展开论述,以期对其史学价值作出评估。

一、心理史学的相关理论

心理史学的相关理论,笔者认为应包含四项内容:定义、产生背景和原因、发展历程(国外)、学科缺陷及展望。

(一)定义

关于心理史学的定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种说法。1.新学科说。《童年历史·心理历史学》季刊的创办人利奥伊德·德谟斯指出:“心理历史学(即心理史学)是研究历史动机的一门独立的学科。”③张广智也认为心理史学是历史学与心理学的嫁接而产生的一门新学科,它借助与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来探索人类过去的种种行为,进而更全面与更深刻地阐明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④2.史学流派或分支学科说。罗凤礼认为心理史学是现代西方史学的一个流派或分支学科,是由心理学同历史学相交叉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跨学科的学术研究。而且,他进一步强调说:“心理史学指自觉应用现代西方心理学理论来解释历史现象和历史进程的史学。”⑤3.史学研究方法说。美国的埃里克森认为:“从根本上讲,心理史学就是用精神分析学说和历史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生活的。”⑥张帅也指出心理史学是将历史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是按照现代西方史学研究方法划分出来并利用现代西方心理学理论、方法、手段对各种历史现象进行分析研究的一种新史学方法。①综合三种解说,笔者可以将心理史学的定义归纳为:心理史学是历史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倡导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探索人的历史动机的一门科学。

(二)产生背景及原因

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动荡不安,在经历了数次经济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后,社会阶层发生变化,普通民众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扮]了日益重要的角色。在这样的背景下,史学界也从传统史学、实证主义史学向现代新史学过渡,即从传统的政治军事史转为对社会文化史的研究,倡导整体的历史、全面的历史,因此由关注精英人物转变为考察普通民众的历史成为这次史学转型的突出特点。同时,新史学也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运用前人未曾注意到的史料,应用了新的理论和方法,促进历史研究的深入发展,从而为心理史学的兴起提供了难得的时代背景。

就史学本身而言,也需要对人心理的关注。人类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研究历史绝不能忽视人类行为的动因,即不仅要知晓“是什么”,更要探索“为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问题就是一个心理问题。正如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所说的:“历史事实在本质上是心理上的事实。”②由此可知,我们在考察历史事件的参与者时,不仅要了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时代背景,而且需要考察人物在时代背景之下的心理发展历程,包括人的社会动机、社会需要和社会情感等方面。因此,史学需要重视人的心理状况,毕竟任何历史都是人的历史。奥地利精神分析学的先驱弗洛伊德曾对个人做出这样的解说:

在人类历史上的某些时候,疯子、能见到幻想的人,预言者,神经官能症患者和精神错乱者,曾经起过重大作用……对他们的以及后来的时代产生过无法估量的影响,他们发动过重要的文化运动,作出了巨大的发现……使他们具有力量,拖着其他人跟在他们后面,并战胜了世界的抵抗。生命的河流可以因一个人的性格而改道。③

由材料可知,个人心理的历史进程对于时代的巨大影响,这也是史学研究应重视人的心理的原因所在。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流行是心理史学方法兴起的直接原因”。精神分析学说是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在对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治疗过程中归纳出的一种医学理论。之后,该理论逐步发展并渗透到社会各学科领域,“最终成为当今西方世界最为流行的学说之一”。④在历史学方面,史学家对人们行为的意图和动机的考察始终占重要地位。就这一点而言,精神分析学说与其他解释并无区别,但精神分析学说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可以透过有意识意图的欺人外表找到行为的真正原因”,⑤而且,心理史学“在揭示非理性的思想和行为中显示了较大的作用”。⑥这对于历史研究者来说无疑具有诱惑力。可以说精神分析学说为心理史学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史学家可以借用精神分析学说来研究历史人物的心理意识状态,挖掘其行动背后的潜藏动机,借以了解历史现象或事件的来龙去脉,因而促进了心理史学的产生与发展。⑦

(三)发展历程(国外)⑧

长期以来,心理史学的确立公认为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息息相关,它同精神分析学说一起在诞生地受到冷遇,却在美国找到了生根的土壤。正如弗洛伊德在《自传》中讲到:“我在欧洲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在受人轻视,可是到了美国,那里的名流却要始终与我平等相待”,“对这个新世界的短暂访问,使我深深地受到鼓舞,信心倍增”。①之后,心理史学连同其理论基础——精神分析学说一起传到美国,从而揭开了心理史学在美国迅速发展的序幕,以至于心理史学“几乎成为美国的特有现象”。下面笔者将详细论述这一历程。

弗洛伊德在治疗神经症的过程中创立了精神分析学说的庞大理论体系,并对该体系中的“俄狄浦斯情结”(注:男孩恋母忌父的心理)极为关注,认为其“意义远远超出了临床治疗的范围”,能“解释许多现实中和历史上的现象和问题”,于是他“不满足于将之仅仅应用于医学,势必会涉足其他人文领域和社会科学,而精神分析学与一般正统心理学之间的差异及自身的特点也决定了它对历史学更具亲和力”。②1910年,他发表了《列奥纳多·达·芬奇:一个童年的记忆》(以下简称“达·芬奇的记忆”),他在文中论证了达·芬奇的性格和艺术天赋与其童年的经历和心理有关,由于早年有母无父的影响,塑造了他的“俄狄浦斯情结”,成年后则]变为一种内心的冲动,并积极转化为“一种普遍的求知”。该文首次将精神分析学说的理论用于历史人物的研究,企图论证其理论的适用度,这篇论文标志着心理史学的初创。一方面,弗氏的这次尝试是失败的,原因“不仅在于史料文本的解读的失误,还在于他的精神分析学说泛性论倾向,忽视了社会环境因素对人的行为所起的重大作用”。③但另一方面,弗氏的尝试也是有益的,毕竟使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待问题,“给予具有长期探索历史人物心理传统但苦无科学理论工具的史学界以极大的启发”,④自此之后,“运用精神分析学说的理论与方法对历史人物进行心理分析式的品评成为历史研究新的热点”。⑤

1909年,弗洛伊德到美国讲学,宣传他的精神分析学说,反响巨大。次年出版的“达·芬奇的记忆”一文,也被认为是“心理史学赖以发展的基石和典范”。⑥于是,心理史学在美国得以传播。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美国心理史学研究在学术组织、研究力量、专业刊物等方面的发展使其构成一个新的史学流派。其主要成果有:1913年P·史密斯在《美国心理学杂志》上发表《以精神分析学观点看路德的早期发展》,这是历史学家在心理史学方面的首次尝试;1922年,巴恩斯在《论新史学》中指出:历史研究“需要增添精神分析心理学因为这门科学深刻地说明了行为的不自觉动机……这是理解任何个人行为、内幕根源所必需的”;⑦1935年,威廉·兰格的以心理分析解释19世纪末帝国主义对外扩张动力的专著《帝国主义外交》出版。显然,从一开始美国的心理史学就走在了欧洲的前面。

二战之后,心理史学在美国形成一种史学思潮。后来,由于精神分析史学家的努力,心理史学在当代西方史学界占了一席之地,并在一段时间里被认可为担负起革新史学的重任。1957年底,新任美国历史协会主席的威廉·兰格在就职]说中,作了《下一个任务》的报告,以对精神分析理论应用的裹足不前为例,对史学界在学习其他学科成果上的保守性表示忧虑,呼吁历史学家将精神分析学说等理论引入史学研究,以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并乐观地相信:“精神分析及其后来的发展变化”是实现史学研究向深度开拓的有力工具。同时他还指出,历史学家还具有精神分析师所没有的优势:可以观察历史人物的整个生涯,从而“能够评论重大势力的作用。”⑧

1958年,美国精神分析专家埃里克森出版了《青年路德:对精神分析与历史学的研究》(以下简称“青年路德”),被公认为是心理史学的代表作,无论在理论的成熟性,还是论证的严密性方面都有很大提高,标志着心理史学的真正形成。作为第二代精神分析理论家的埃里克森发展了弗洛伊德的本能主义理念,创立了以“自我认同”为核心的,将人的生命周期分为八个阶段的人格发展渐成说,并指出青春期(12~18岁)的“自我认同”和可能出现的“认同危机”无论对于个人抑或对于社会都具有最为重要的意义。①“青年路德”一书就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完成的。较之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的贡献在于:

1.抛弃了片面强调童年经历重要性的弗氏教条(即断言5岁以前的经历就奠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基调),从而使心理史学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必须追溯童年的束缚,拓展了选用史料的范围;

2.他认为自我认同感的形成要依靠“人在社会中的经济机会、可实现的理想和实用的技术”,克服了心理因素决定论的错误,而将个人的心理同社会环境联系起来,进一步深化了精神分析的社会性;

3.他指出一个人的自我发展与心理和社会过程都有关,认为:“不能将个人同社会变化分割开来,不能把个人生命中的同一性同历史发展的现代危机分裂开来,因为这两方面是相互制约的,而且是真正彼此联系着的。”②

从而极大地纠正了心理因素的弊端,提高了精神分析学说在史学研究中的适用性,并为后来学者提供了研究模版。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兰格的号召,并在埃里克森的带动下,以及同期一系列心理史学论著的问世,③“标志着心理史学在美国的崛起和确立”。④此后,美国心理史学迅速成长,进一步发展成为当时最活跃的学科,甚至被当时的学者称之为“新心理史学”。作为基本形成体系的“新心理史学”包括四项内容:

1.个人传记,如弗洛伊德的“达·芬奇的记忆”、埃里克森的“青年路德”和《甘地的真谛:富有战斗性的非暴力主义的起源》等。

2.家庭史,它基于历史人物个体相联系,又与集体心理相沟通,其关注点在于对历史儿童的心理分析,因此又被称为“儿童史”,如阿里埃斯《家庭生活的社会史》、劳埃德·德莫斯《童年历史》、彼得·洛温伯格《纳粹青年的追随者的心理历史渊源》(以下简称“纳粹青年”),尤其是“纳粹青年”一书,作者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依据丰富的史料,力戒主观臆断,讲究事实证据,“这或许是发展心理史学的一条坦途”。⑤

3.集体心理史,是二战后兴起的心理史学新领域。研究对象有群体狂热、民族仇恨和群众对法西斯政权的支持等问题,如H.阿连德《极权主义的起源》等。

4.社会与历史的重大问题,诺曼·布朗《生与死——历史中的精神分析含义》、斯坦利·埃尔金斯《黑奴制——一个美国制度与理智中的问题》等。

另外,据统计,1965—1969年间有关心理史学的博士论文有12篇,到1975—1979年间则为65篇,增长率为400%。而在大体同时期的10年内,整个历史学科的博士论文数量仅增14%(从1968年754篇到1978年862篇)。⑥1972年,美国历史协会成立了一个下属组织“历史学应用心理学小组”,该组织的《心理史学评论》成为心理史学的正式刊物;1973年,《心理史学杂志》创刊,其他登载心理史学文章的刊物有数十种,一些著名的历史刊物如《美国历史评论》《现代史杂志》《跨学科史学杂志》《历史学家》等甚至还出版了心理史专刊。到70年代末,已有30所院校开设了心理史学专业课程,有的还招收这一方向的研究生,以培养心理史学专业人才。总之,用英国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的话说,“70年代后,心理史学成为一种时髦”。⑦在几乎所有论述当代西方史学思潮的著作中,心理史学成为不可缺少的章节。“心理史学已经成为一个羽翼丰满的史学分支学科”。⑧

(四)学科缺陷及展望

虽然心理史学一度繁荣并产生巨大影响,但其作为一个历史学科所表现出的缺陷,也为史学家所质疑。其不足有三个方面。

1.缺乏科学性的史料。心理史学基本上是建立在精神分析学说的基础上,该学说用于医学临床治疗当然无可厚非,但用于史学研究却显得不够完善。弗洛伊德注重对婴幼儿时期考察,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时期最为重要,但无论是婴幼儿,抑或是青少年时期,都缺乏相关史料对研究的支撑,结果形成一种怪圈:“关于早年成长的假设是由成年后的行为和事件来推]的,然后又被用来解释成年后的行为和事件。”①包括埃里克森,甚至也认为“必须接受‘半是传说半是历史’的历史”的观点,则直接与历史学的治学原则相违背。

2.心理因素决定论。早期心理史学认为人成长初期的性格对人一生的决定性影响,从而忽视了成年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对人的心理的塑造。

3.其他弊端。一些心理史学传记过于关切历史人物的精神病史却并未说明其伟大之处;有些作者为掩饰其“混乱、矛盾及对心理学掌握上的欠缺,而大量堆砌心理分析术语”,令读者望而生畏。更有甚者,部分所谓的分析文章由于沉溺于生理解剖学用语而“近于色情文字”,“轻浮可厌”。正如美国学者大卫·斯坦纳德所言:“有可能是最好的心理史学也仍然是糟糕的历史学。”②

针对心理史学的不足,笔者提出以下改良措施:

1.相互印证的史学研究方法,研究者不仅要考察当事人对童年及青少年时期的回忆,而且要关注他的亲朋好友对他的追忆,再结合后人对当事人的述评,我们可以理清当事人的早年成长轨迹,为研究人的早年性格的初步形成提供坚实的史料支撑;

2.性格决定论与环境决定论的取舍,“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的早年成长毕竟对人性格的塑造有重大影响,但成年后,随着阅历的增加、学识的提高、环境的突变,也会在人生轨迹上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所以将二者结合起来,才是研究历史人物的正确方法;

3.在坚持史学原则和规范的前提下,加强对学生心理学知识的培训,使其将两门科学融会贯通,用通俗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二、心理史学的研究实践(国内)

当代史学的显著特点是“历史不再被看成是僵死的事实的堆积,史学也不再是零散的史料的排列,因为治史者能够把历史看成是由活生生的人所造成的”。③可见,国内学者对心理史学也给予极大的关注。该节,笔者主要论述心理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上半叶和80年代以后。④

(一)20世纪上半叶

中国对于西方心理史学的研究起于译介工作。1916年留美的何炳松归国,着手翻译了鲁滨逊的《新史学》,于1924年由商务印书馆推出,成为“吾国史学界所译有关西洋史学理论及方法论之第一部著作,历史意义至为重大”。⑤鲁滨逊在书中主张历史学家要使历史成为科学,不仅要依靠自然科学,也应依靠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特别批评了心理学与历史学不能“结盟”的陋见。在现代西方史学史上,鲁滨逊也许是最早认识到历史学要与心理学“结盟”的历史学家了。1933年,董之学翻译了鲁滨逊的弟子巴恩斯的文章《心理学与史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中译本。巴恩斯在书中综合论述了历史学与地理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关系,主张应重视历史学与心理学的结合。他甚至预言:“吾人相信一百年后,弗洛伊德与其信徒所创出之心理系统,将被视为史家之一种工具,史家之欲成功,则必须利用之。”⑥蔡斯于30年代翻译了弗洛伊德在美国的]讲集《精神分析的起源和发展》,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教育杂志》上发表,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另外,高觉敷也翻译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由商务印书馆于1930年出版。

西方心理史学的传入,对国内学者也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我国最早提倡通过分析社会心理来研究历史变迁的学者是梁启超。他于1918年冬至1920年春,游学欧洲,归国后于1921年在南开大学讲授中国历史研究法,指出:“吾以为历史之一大秘密,乃在一个人之个性何以能扩充为一时代一集团之共性?与夫一时代一集团之共性何以能寄现于一个人之个性?申言之,则有所谓民族心理或社会心理者,其物实为个人心理之扩大化合品,而复借个人之行动以为之表现。”①在梁启超看来,探求历史的因果关系,尤其是个人的心理,需要研究该时代的社会心理状况,同时,这种社会心理的特点又会在个人心理上表现出来,两者相互依存。先辈史家也在20世纪20年代的作品《史学要论》中,倡导史学的研究应借助包括心理学在内的其他诸多学科的成果。对西方心理学说做出积极回应的著作是朱光潜的《变态心理学派别》,此书于1930年由开明书店出版,他本人也成为“第一个给中国读者介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②中国学者。

总之,此时中国对于西方心理史学的研究还处于译介阶段,虽有史学家借用心理史学的理论从事历史研究,但似乎还不成气候。

(二)20世纪80年代以后

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美国心理史学的传播,特别是“弗洛伊德”热潮的掀起,这给中国史学与心理学的结合提供了契机,心理史学的研究趋势重新形成。

这一时期的翻译著作有美国学者黧黑的《心理学史:心理学思想的主要趋势》、美国心理史学家劳埃德·德摩斯的《人格与心理潜影》。德摩斯在书中声言:“犹如19世纪末叶社会学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一样,心理历史学(即心理史学)迟早必定会从历史学中分离出来,组建自己独立的学术研究体系。”③该书充分显示了新一代心理史学家对这门学科发展前景的乐观态度。与之相对应,该时期,也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美国学者大卫·斯坦纳德《退缩的历史——论弗洛伊德及心理史学的破产》,④是一本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史学进行尖锐批评的作品。法国学者C·克莱芒、P·布诺德和L·赛弗合著的《马克思主义对心理分析学说的批评》,(金初高从俄译本转译)该书是现当代法国马克思主义思想界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进行严肃的学术批判而作出的一份学术总结。

这一时期的心理史学研究,除了引介西方著作外,我国学者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应用心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从事史学研究的阶段。这些文章著作与论文涉及方面广、包含内容多。有介绍心理史学在中国的传播状况的,如张广智《心理史学在东西方的双向互动与回响》(《学术月刊》2002年第12期)、邹兆辰《近年来我国心理史学发展趋势》(《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4期)、宋学勤《心理史学的发展与当代中国史研究的深化》(《河北月刊》2008年第4期)、鹿春艳《浅谈心理史学在中国的发展》(《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08年第11期)等;有应用心理史学理论方法研究群体心理的,如谢天佑《专制主义统治下的臣民心理》、朱宇《近代国人反洋教心理分析》(《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陈国成《19世纪买办投资中国工商业的心理史分析》(《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8期)、谭浩《甲午战后晚晴国民心态研究》(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0年)等;有应用心理史学理论方法研究个体心理的,如赵良《天子的隐秘——七位中国帝王的心理传记》、杨玮《杜佑史学思想形成的社会心理意识探析》(《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刘杏梅《从心理史学的视角解读陈平》(《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陈岭、汪巧慧:《明宪宗“恋母心理”与万贵妃擅宠》(《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有扩大心理学应用范围的,如刘兵《试论科学史研究中的心理史学方法》(《哈尔滨师专学报》1995年第2期)、王静《党史研究应借鉴心理史学的研究方法》(《党史研究与教学》2001年第1期)、薛伟强《心理史学与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学》2008年第5期)等。

总之,心理史学在中国的传播包含两个阶段两层内容:20世纪上半叶的以翻译介绍为主,应用理论进行研究为辅;到80年代之后,则表现为译介工作与实践研究并行。以心理史学的研究理路为代表,中国逐步开始注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从而促进了史学传统的更新与改革。

为什么要进行心理史学的研究工作?心理史学家指出:“历史事实,是由于个人的心理景象流射出来支配个人的行动而产生的。这种历史事件是一个人孩子时代受到各种压抑而形成的种种心理变态的综合表现,是个人没有得到满足的无意识的欲望和心愿的表达。因而,每个人心中无法观察的、隐而不现的动机和内驱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①由此可见,进行心理史学的研究工作就是要探索人们的行动产生的历史事件背后流露出的目的性,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揭示历史的真相,进而实现史学研究从简单事实的叙述到根本原因的探析的转型。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为代表的心理史学理论与方法,为史学家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与研究理路。尽管心理史学还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但这是难免的——没有一门学科可以保证在理论创立与实践应用过程中做到十全十美。

德国历史学家斯宾格勒曾预言:“19世纪是自然科学的世纪,而20世纪则属于心理学的世纪。”表明心理史学在当代史学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②而同国度的H.R.特雷弗-罗珀却提醒道:“在人文科学的研究上,一个新的错误往往比一个古老的真理来得更有生命力,而拿一个有成果的错误和一个没有成果的准确性相比也是如此。”③心理史学正是在这种赞誉与质疑声中走过了百年,回望百年历程,或成或败,莫衷一是。埃里克森曾讲到人的成长容易发生在“自我认同危机”出现的时候。在此笔者不妨借此话语,改变后表述为:学科的成熟也应发生在“认同危机”出现之时。总之,心理史学的研究范式是正确的理论用错了地方,还是史学革新的重要工具?还有待于学者们进一步的研究思考。

【作者简介】王亮,男,1984年生,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历史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文化史。

白移,男,1972年生,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历史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国家与社会变迁。

Review of Psychohistory

Abstract: Based on Freud's psychoanalysis and other psychological theories, Psychohistory, as the combination of history and psychology, has not only enlarged the field of history study, but also changed the way of thinking on history study. Therefore, it has been popular in the 20th history study field. However, the drawbacks of psychohistory, such as the limitation of theoretical application, the insufficiency of historical data collection and so on, make it questionable to some historians. The thesis attempts to sort relativ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sychohistory and discuss its development in nearly one hundred years in order to reevaluation the value of psychohistory.

Key Words: Psychohistory, Freud, Psychoanalysis

上一篇:高职体育课程互动式教学的实施方法 下一篇:当代中国的“唐吉诃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