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对待学生质疑的策略研究

时间:2022-07-19 11:47:59

如何正确对待学生质疑的策略研究

摘 要:质疑是学生进步的前提,如何正确对待学生的质疑,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肯定,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 二、鼓励反思,将偏差问题引向深入阅读; 三、激励想象,将阅读拓展延伸。质疑能力对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高学生读书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阅读教学 质疑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质疑是对话的重要构成。一切探究皆从问题开始,阅读创新其实可以把精力放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上,其中包括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现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某种程度上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可贵。只有让学生大胆质疑,学生才会逐步学会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另外,在新教材容量加大、课时偏紧的情况下,让学生质疑还具有突出意义。应试压力未减,各门课程负担都重,指望学生有一定量的课外阅读不太现实。如果课上教师再篇篇不松、处处不放、面面俱到地讲析,学生哪有时间读书?这时,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大胆质疑,然后根据学生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案(与文本基本内容联系紧密、有探究价值、能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趣味中心的问题可深入讨论),不失为及时反馈,减少教学盲目性的一种方法。

在进行鲁迅的《故乡》一文教学时,学生的一次大胆质疑令我记忆犹新,更让我认真反思应该如何对待学生提出的出人意料的问题。鲁迅的文章,内容丰富而深刻,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有强烈的时代烙印。历年以来分析闰土的形象意义耗时长,效率低。在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观念下我突发奇想,将语文综合实践、口语交际和人物分析交融在一起,我安排了一次记者采访。当扮演记者的学生(我班思维最活跃的)向扮演闰土的同学连续提出几个问题后,突然追问:“闰土,既然你家那么穷,为什么还要生那么多孩子?”问题一提出,“闰土”满脸通红,一时语塞;在座学生一片哗然,我大脑一热,因为这样的问题一直没有人提起。我迅速结束采访,打断了两人的对话。课下还批评了“记者”,说他无理取闹。我清晰的记得当时那学生委屈的样子。他说,这问题很有价值,而且他提供给我好多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说的理直气壮。

学生稚气中含有理性的设想让我反思自己的行为,打断学生采访的做法真是简单粗暴,我想,课上让学生大胆质疑,必然会出现偏差,关键是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的质疑!

我的观点是“欢迎出错!”既然错误是认识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为什么我们不能以宽大的胸怀、平常的心态欢迎它?“错误是成功的父亲,也是真理的父亲。”正确的认识正是在克服错误之后产生的。错误既已发生,正确还会远吗?何况许多看似错误的问题,往往闪烁着独特思想的光辉。最值得担心的倒是学生“没问题”或者讲假话!当然,如果教师被偏差问题牵着鼻子乱转,搞漫淡式讨论,这是不可取的。满腔热情、慎重对待学生质疑中的偏差,就需要教师有敏锐的感觉,看到学生质疑偏差背后更多更深的思维背景 (这需要教师备课时更深入地研究学生、研究教材),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区别轻重缓急,巧妙地引导学生自我甄别、筛选、整合,自己纠正偏差。有的是依据不足,可以叫学生说说怎么会提出这个问题,讲出问题生成的根由;有的是表达错误,可以让学生换换表述方式,把问题讲得更全面更清楚;有的是认识偏差,可以鼓励学生说出真实想法,再适当讨论,让学生自我教育……

就以“闰土家那么穷,为什么还要生那么多孩子?”为例,只要教师引导得当,还是可以把这个带有偏差的问题转化成有价值的话题继续探究:

一、充分肯定,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

学生能提出“闰土,既然你家那么穷,为什么还要生那么多孩子?”之类的问题,说明他们具有大胆而丰富的想象和想象能力。我们太缺少这种想象力,也太需要这种想象力了。他们由自己幸福的生活推及闰土,由自己生活的时代想象着闰土的生存时代。我们应当肯定他们健康而又正直的情怀:他们已被文本感动,他们批判着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审视着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他们想象着当时国家政策不够完善…面对学生问题中的亮点,哪怕是一星半点的思想灵光,我们都应当十分珍视,舍得表扬,帮助巩固、放大。教师在任何时候都要把保护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放在首位,养成尽量从正面及时细致发现学生独特思维的习惯,这样,学生也就能始终敢想、敢讲,真正做到个性化阅读。

二、鼓励反思,将偏差问题引向深入阅读

提出“闰土家那么穷,为什么还要生那么多孩子?”,可能是因为学生在用今天的眼光看待文本中的世界。这其实很正常,阅读就是调动已有经验去认识文本中的未知天地。但学生的认知出现了盲区:①对闰土所处时代背景认知不足――那是一个封建的社会;②对闰土性格认知不足――闰土的精神觉悟有多少?兵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让这些盲区亮起来,这不正需要引导学生继续阅读吗?如果引导学生反思“新时代的闰土”之类问题,再继续看书,学生一定会对闰土及其所处的社会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激励想象,将阅读拓展延伸

围绕“新时代的闰土会是怎样的生活,他还生那么多孩子吗”这一问题的讨论,正是激励他们继续想象的动力。教师此时正好可以顺水推舟、趁热打铁,鼓励学生课后虚构故事,如补写闰土的结局,把阅读《故乡》获得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强化、放大。只等千姿百态、千奇百怪的想象作文诞生,再对比阅读《分马》,讨论“翻了身的农民又会怎样,他们的所思所想”之类问题,学生定会有一番更深刻的思考,阅读定会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

对待学生的质疑,解疑是关键。教师既不能象我上面所述一棍子打死,也不能“虚晃一枪“,在教学中撇开学生质疑问题不管,形成“你质你的疑,我讲我的课”质疑与教学分家的情况,这样不但使质疑失去了意义,而且时间一长,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就会大大削弱,更谈不上质疑问难主动探究能力的提高了。但同时,也要防止一节课老师总跟着学生一个个大小问题跑,教材内容东一块、西一块。

质疑能力对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高学生读书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要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读过一遍,再读第二遍,第三遍,自己提出问题来自己解答,是有效办法。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根本没有机会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谈不上去根据自己实际的学习需要解决问题了。因此,质疑能力的培养,是引导学生学会深层次地读书,是为了真正培养起学生“自能读书”的阅读能力,是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具体实践活动。学生的质疑能力是需要下功夫培养的。我们要鼓励学生对学习中不懂的问题要大胆提问,跨出由不敢质疑到敢质疑的第一步。其次是教学生会质疑。 教师首先可以现身说法,即教学生在何处质疑,从哪些方面质疑,怎样思考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这种以课文为例,为学生做示范的方法,既直观又易学。 其次教师要训练学生质疑的方法。可以在提出重点问题进行解题、重点词句进行训练和重点内容理解时,选择时机引导学生理解所提问题与教学内容的关系,明白问题提出的依据及为什么要这么提。其目的是增强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培养提问能力。可以巧妙地把老师怎样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重、难点理解的需要、提出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提示传递给学生。其目的是教给学生提问方法。可以有意识地安排一些训练学生提问能力的教学实践活动。无论是课前预习性质疑、课中深入学习性质疑还是课后回顾延伸性质疑。对学生的质疑坚持做到提倡、鼓励和引导,对学生所提问题的准确性、思考价值、难易程度和思维方式、角度等给予适度的评价与指导。

上一篇:探析初中政史开卷考试 下一篇:项目教学法的制约与教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