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时间:2022-07-19 04:52:07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摘 要】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要特别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鼓励他们寻找和运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这也就表明,落实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地位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 主体性

《新课标》指出:初中学生阅读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能浅显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多种有益感悟;作品中所塑造的经典形象,能谈谈自己的看法。可见,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成为阅读的主人,尤为重要。为此,如何在阅读中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呢?笔者认为:

一、培养兴趣,明确阅读对象,明确教师角色

培养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有了兴趣,才能身心愉悦地、自觉地去阅读,才能走进文本,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正是这个道理。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明确阅读对象。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明确是学生读,然后再教会学生怎么读。因为阅读是通过学生与作者的对话达到自我的体验和自我与作者的融合,最终学到知识并让精神得到升华,使自己的精神得到美的感受、得到升华。《新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这几者之间的对话关系的中心、主体应该是学生。是学生个体作为阅读主体与文本作者心灵的对话。因此《新课程标准》又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明确教师的角色。教师要明确在阅读教学中教什么、如何教。阅读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指导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让学生感知、理解、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夯实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塑造良好的阅读品质,掌握适用的阅读方法。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利用讲台,让他们成为对话与交流的中心。通过这种课堂伤的对话和交流,让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获得个性的阅读体验。

二、教师通过一些课外阅读拓展,培养学生的阅读主动性

初中生的自学能力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层次与水平,此时,教师应当注重发挥学生课前预习的作用,前延教学关口,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教学成效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依据某教育杂志社的调查结果,仍然有35-45%的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这与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对学生的预习活动提出具体要求,尤其是要求学生养成课前必须预习的习惯,并拟定预习重点,提高预习针对性。其次,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科学预习方法的指导。部分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虽然有预习的积极性,但是方法不够科学,也制约了预习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强化科学预习方法指导。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推广的“读、思、记”三步预习法是一种非常成功的预习方法,学生通过对教材的深入阅读了解内容,通过深入思考探究问题,并进行练习,检测学习成效。另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将预习过程中需要帮助的内容摘记下来,为探究教学奠定基础。通常情况下,阅读水平较强,语文较好的学生,他们的学习经验往往都不是仅仅局限于课内的阅读,他们大多数受益于课外阅读,采用不同的教学环境,用“新”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加以充分的利用。为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不仅可以以新的教学内容作为吸引的本体,还可以以“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器具来刺激学生感观。我们可以以现下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较多的课外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方式为例。从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两种新鲜的教学组织形式会在学生接触到的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么为长时间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教师会从这种不同于固定教室教学的环境中提取有利于组织教学秩序和教学内容吸收的各种因素来给学生造成视觉和听觉冲击。

三、把时间还给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在阅读教学中更要保证学生的主动性。要扩大学生的参与度,争取在课堂上人人动脑,动手,动口,时时以学生为中心,把更多的活动时间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是主角,教师大谈特谈自己的解题思路和阅读感受,往往忽视了学生,学生没有自己的解题思路,只能顺着教师思路去读文章。学生的读书时间少,独立思考少,参与少,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所以笔者在课堂上努力改变这种现象,彻底转变观念,自觉地实现角色转换,给学生以充分的活动时间,把课堂的讲台让给学生,学生来充当小老师,把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学生共同探讨,而教师主要体现“导”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教师可以问学生,相反学生也可以提出疑问,老师回答,同学之间可以互相问答,相互讨论,共同学习,使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获得灵感,使现代文阅读的做题方法得到优化。

上一篇:浅论文化站如何开展“送戏下乡”活动 下一篇: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